这一次,玺鉴的文化之旅

带大家走进了“木心美术馆”

相遇艺术大师陈丹青

玺鉴文化之旅 在

木心美术馆

木心美术馆作为乌镇的文化艺术圣地,玺鉴科技金融平台的艺术爱好者们一直心存向往,因此我们特邀旅加艺术家梁进青老师亲自带队,走进木心美术馆,读他读过的书,看他的画。品味木心美术馆2016特展,聆听“莎士比亚戏文朗诵会”,来一场玺鉴文化艺术之旅。

玺鉴文化之旅 在

玺鉴文化之旅 在

玺鉴文化之旅 在

在木心的点点滴滴

此次活动,又恰逢乌镇戏剧节,国内外大咖云集,让人惊喜不断。而这其中最让人期待的便是木心美术馆2016年度“莎士比亚与汤显祖”特展以及由著名演员濮存昕动议、构想、组团,并亲自策划历时半年的开幕大戏“莎士比亚戏文朗诵会”了

21日下午,乌镇细雨绵绵,木心美术馆朦朦胧胧像是浮在水面上一般。陈丹青作为美术馆馆长专程赶来,一副小方黑框眼镜,极有个性,估计是定做的。

玺鉴文化之旅 在

濮存昕老师则特别系上一条金色的印着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领带,他也是小编的偶像。本人气质儒雅肤色白皙,给人的感觉非常亲切。

玺鉴文化之旅 在

濮叔回忆起当知青的那些时光,返程需要调函,他站在政委门口挣扎了一个晚上,却始终没有勇气敲门。

—莎士比亚与汤显祖特展部分展品—

玺鉴文化之旅 在

玺鉴文化之旅 在

玺鉴文化之旅 在

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的古董戏服

上面这几件是借自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的古董戏服,分别由《奥赛罗》与《威尼斯商人》的剧中人穿著,1953年至1985年陆续出现在伦敦舞台,演出后,入库珍藏。展品运到时,皇莎剧团特请专职服装师薇薇安女士前来乌镇停留三天,将每件戏服按照舞台要求穿上模型。

玺鉴文化之旅 在

玺鉴文化之旅 在

张充和女士饰演《牡丹亭》杜丽娘时所穿绣鞋,苏州昆曲博物馆提供。

张充和(1914-2015),苏州教育家张武龄第四女,擅书法昆曲。

—明清及民国汤显祖原版文物系列—

玺鉴文化之旅 在

玺鉴文化之旅 在

玺鉴文化之旅 在

民国年间,世界书局、商务印书馆、扫叶山房、上海杂志公司、建成教育用品供应社、上海有正书局,分别于1925至1947年出版汤显祖《牡丹亭》、《燕子笺》、《汤显祖与还魂记》(《燕子笺》是明末戏曲家阮大铖作品,《汤显祖与还魂记》是民国学者吴重翰研究汤显祖的著作)、《汤显祖尺牍》。1949年后,文学古籍刊行出版社、中华书局,分别于1954至1962年出版《牡丹亭》、《红泉问草问荆邮草》、《南柯记》、《邯郸记》、《汤显祖集》。

木心先生曾说,如果有一天,他老得不能再老,只好派人去请神甫来。他会请神甫为他读一段莎士比亚的诗剧,因为即使博学如他,“随便哪一段,他都不能说已经看过了的。”

时至今日,在桨声舟影的水乡古镇,演员们用东方的语言,为来宾们演绎了莎士比亚笔下的人性、道德、爱情与命运。

玺鉴文化之旅 在

玺鉴文化之旅 在

无论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距离设置了多少难解的问题,但莎士比亚提供了我们每个人无限包容的可能性。

玺鉴文化之旅 在

夜深,我们一行人还有幸参与了濮存昕与陈丹青老师的“莎士比亚与汤显祖”专题对话。濮存昕老师告诉我们,他与莎士比亚的作品很早就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把自己最好的时光都奉献给了剧中的角色。既然有各种各样的莎士比亚作品一直到今天都在全世界不断上演,这恰恰证明了莎士比亚属于所有人。

玺鉴文化之旅 在

此次玺鉴文化之旅能够圆满落幕

感谢木心美术馆的大力支持

也很感谢一直以来陪伴玺鉴成长的你们

玺鉴科技金融一路走来,不忘初衷

在带给各位高收益的同时

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形式

让更多的人接触艺术,了解艺术

感受艺术的独特魅力

来年桂花飘香时,我还想在乌镇遇见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