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个明智的家长消费者?

很多家长对玲琅满目的儿童玩具、早教机构以及各种儿童在线教育产品的消费都会出现“选择困难综合征”,但是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不知道怎么鉴别商家广告中出现的益智研究实验数据,哪些是靠谱的,哪些是忽悠的伪科学——也就是早教消费的坑在哪里。就算是懂得儿童发展心理学基础知识的人,有些也会不小心犯下常识性错误。而普通的广大家长,更多时候只能凭着自己的感觉和别人的推荐(口碑)去选择是否消费某个产品。那么,面对众多的早教产品和服务,家长应该如何做出科学明智的决策,才能真正让自己花在孩子早期教育开发上的每一分钱,对孩子都是尽量安全且有效的呢?

如何做一个明智的家长消费者?

下面,贝贝妈妈就从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规范研究方法和对其的通俗解释,这两个角度,来帮助家长们梳理一下慷慨解囊前必要的思考方法吧!

如何做一个明智的家长消费者?

一、学界的依据(基本概念和方法)

1信度和效度

l 信度:实验的测量工具在不同时间和不同观察者之间能得出一致性结果。

通俗说,就是不管何时、谁来做这个实验,都能得到同样的结论。如果A教授做的实验,由B教授同样地去做,结果大为不同,则说明实验的信度出了问题。如果A教授今年和去年做了一个同样的实验,结果大为不同,也是信度的问题。

l 效度:实验的测量工具能精确反映想要测量的东西。

通俗说,就是获得的数据,能有效说明想要解决的问题,而不是张冠李戴。比如实验要测量儿童的智商,实际结果是测量了儿童的学业,那就出现了实验的效度问题。

如何做一个明智的家长消费者?

2常用的研究设计:

相关设计、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自然实验(准实验)。

3发展研究设计:

横断设计、纵向设计、序列设计、微观发生设计。

如何做一个明智的家长消费者?

以上各种方法都有其各自的优点和缺陷,其中,序列设计是横断设计和纵向设计的结合加强版。有兴趣的家长可以自行上网搜索上诉每个方法的详细资料进行初步了解,暂时没有兴趣的家长可以跳过学界的这些方法论,直接阅读下面的通俗解释。

如何做一个明智的家长消费者?

二、通俗的解释(消费决策中常见的“坑”)

如果家长感觉上述专业思考晦涩难懂,那么可以通过对其通俗化的解释和转化,来进行消费决策思考。

如何做一个明智的家长消费者?

1媒体报道了某个著名的实验,但是学界并未发表。

这个实验可能比较受关注,但是学界可能认为不重要或不值得发表。

2媒体报道了某个学界发表的著名的实验,但是媒体误解甚至歪曲了实验结论。

比如有个发表在权威的《发展心理学》期刊上的文章,被媒体报道时用了这样的标题——《幼儿园对儿童有害》。媒体在全文中从头到尾都没提到该研究者的结论:低质量的幼儿园对某些学龄前儿童的社交能力和智力发展有害;但那些收到良好照料的儿童,幼儿园并无不良影响。

家长对那些标题惊悚或明显缺乏尝试的媒体报道,都应该保持怀疑的态度。这种怀疑并非一律不要相信它,而是要经过上述科学方法的拷问而作出自己的判断。

3某个结论发表在权威期刊上,但是随后又被发表的其它新实验证明了该结论的不足或问题。

这在学界是并不少见的事情,一个学科的进步往往是建立在不断对已发表研究成果的超越和批评上的。

如何做一个明智的家长消费者?

三、结论(避免不慎坠坑的方法)

1消费前,家长可以对广告中介绍的儿童实验,问问诸如下列的问题:

数据是如何搜集的?研究是如何设计的?研究是否进行了随机分组?业内权威专家评估并在权威期刊发表了该结论吗?发表的结论有被新的权威实验修正了吗?……

2父母应花些时间去阅读和评价那些与为人父母有关的研究报告。

3父母甚至可以通过信件、电子邮件或电话与文章的作者交流你想到的一些问题和对文章的质疑。

总之,做父母不需要培训和上岗证,但是做个好父母却是非常需要学习的。

更多育儿知识请参考《懂儿方知如何爱——贝贝妈妈育儿经》人民卫生出版社如何做一个明智的家长消费者?

如何做一个明智的家长消费者?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懂儿方知如何爱"育儿科普团队温馨提示家长:

懂才是爱-When parents know, children grow.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