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著名的苏州杀降事件,在当下多人看来是李鸿章不容太平军降将,恐其生变,才在诱降后背信弃义,将“八王”斩杀。

任何历史事件的起因都并非只有一个,李鸿章杀降事件也如此。在李鸿章的奏折中,我们能见到他对此次杀降的解释为“去势”,即恐八王降后生变,影响战争大局。

其实这种观察相对片面,如果从多方资料来总结的话,我们能发现苏州“八王”的死是另有因果,而且是“必死”无疑,李鸿章在其中扮演的不过是一个顺势而为的将领罢了,杀与不杀在他来说,意义并不大。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这件事情的经过。

1863年的春天是湘淮军与太平军战场的转折点,曾国藩抓到了太平军的一位密探,从中得到洪秀全写给李秀成的调兵情报。

得到此消息的曾国藩喜出望外,急忙联系李鸿章,让其调兵先发制人,以逸待劳,阻击太平军主力。

李鸿章得到此消息后在僵持已久的战局中抢占先机,打的太平军主力节节败退,相继攻下常熟、太仓、昆山、吴江、江阴等地。

李鸿章为两个人背信弃义,在苏州“杀降”数万人!枭雄之举

这一消息为荡平太平军立了大功,因为的太平军主力人数众多,主要分布在苏州和南京两地,其余小城相互倚靠,以曾国藩和李鸿章的兵力,要么主力围南京,要么逐步攻占江苏其余城池。

无论走哪一路,在兵法上都是有纰漏的,毕竟太平军的整个布局能相互策应,如主攻一方,则必有援军,所以一直分散僵持不动。

得到情报的李鸿章在“常胜军”的帮助下,打破僵局,一路旗开得胜,准备进攻苏州;而曾国藩也命令曾国荃进军南京。

苏州太平军在外围数十次小仗,被打的节节败退(有书中说是太平军苏州城守将谭绍光浴血奋战,打退官兵进攻,这个说法稍有偏颇),实则官军胜多,太平军胜少,结果是李秀成和谭绍光被打到退守苏州城内。

守城,这让战局又陷入僵持阶段。李鸿章的淮军有一大特点,人数虽少,但敢杀敢拼,属于“精兵”,而常胜军人数更少更精。在对方死守城池的局势下,李鸿章的淮军又陷入被动。

攻城需要填海战术,这对李鸿章来说是无法接受的。自己兵少将稀,恨不得当宝贝一样捧在手里,偶尔还要从老师曾国藩的牙缝里扣点肉吃,怎么舍得用来当炮灰?

尤其,李鸿章进城的密探得知,苏州城内有太平军二十万,其中精锐十多万。二十万守城,就需四十万强攻,李鸿章舔手指头数数,这创办淮军才两年,人数还不够攻城的领头,所以作罢强攻之心,改为智取。

用何招数智取?

诱降!

当然,诱降并不是在任何时间点都算良策,如无充足条件,此计也必定无效。

诱降,讲究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此时太平军虽人数众多,已是强弩之末,失败只是时间问题。而且太平军多有败绩,退守苏州,虽有二十万人,却人心不齐。

尤其主帅谭绍光人缘极差,与守城的“四王”“四将”共八人均有不合。行军打仗,军心生异是大忌,苏州二十万兵力,“八王”占十之七八;城门六个,“八王”守其四。

把九个人放在一个窝儿,这等天时是等都等不来的良机。

地利:苏州地势平坦,有陆有水。李鸿章的淮军能水陆并进,三面围攻,孤立苏州。

人和:李鸿章手下一员猛将程学启,是昔日太平军降将,其手下郑国魁与八王中的郜云官相识,这层关系就是根搭桥的线。

李鸿章为两个人背信弃义,在苏州“杀降”数万人!枭雄之举

李鸿章此时是以逸待劳,虽然忌惮二十万大军不敢攻城,却也因这二十万大军可围城。即便除去平民,这二十万人的粮草也不够维持多久,只待围城之后,孤立苏州,便可在数月内耗尽其粮草,逼其出城。

苦耗是下策,上策乃攻心。程学启虽是武将,但颇具谋略,他以自身的这层关系向李鸿章提议劝降八王,言曰:只要做出合围之势,待上数日,就可攻其心计。

苏州城被围,守将最担心的就是粮草问题,如无粮草,必不能久撑。李秀成与谭绍光誓死守卫苏州,但是手下八王却各怀鬼胎,不愿赴死,也在苦寻出路。

李鸿章让程学启主持“劝降”工作,他先让郑国魁往城内送信,告知八王投降之待遇,后又告其条件,只要献上李秀成谭绍光两位主帅的头颅,便可加官进爵。

八王的代表是郜云官,郜云官并不信任劝降一事,毕竟时机尚早,还未陷入绝境。如淮军出尔反尔,那城门大开之后,则会沦为鱼肉。

让事情出现转机的是常胜军头子“戈登”,戈登是英国人,外国人重视契约精神,愿意为此事担保。

郜云官等人不少跟洋人打交道,对其信守承诺之举深信不疑,但对于斩杀李秀成一事,八王是宁死不做。因李秀成对下属不薄,郜云官等人不忍将其杀害,只愿对积怨已久的谭绍光下手。

郜云官等人在苏州大营斩杀了谭绍光,把头颅送往程学启处,而李秀成一早就查觉到叛乱的苗头,偷偷溜出城了。

12月4日,淮军拿下苏州,不费一兵一卒。

拿下苏州之后,自然要处理八王的问题。在李鸿章心中,八王是死是活不重要,因为此时江苏这盘棋已经活了,只要通知曾国荃全力攻打南京就好了,太平军必败。

但是为何杀呢?

原因全在这个程学启。程学启颇好智谋,不爱读书,也不爱耕田劳动,他就喜欢一件事儿,就是行侠仗义,一听说太平军要推翻清政府,以为是一件有“侠义”的事情,便从军了。程学启是一名将才,在军中屡立战功,很快独当一面。

几年前曾国藩攻打安庆,程学启与叶芸来驻守安庆城。曾国藩军事不利,也想通过诱降一招来策反程学启,程学启并未答应,但是叶芸来察觉到程学启与曾国藩有联络,于是下令捉拿程学启。

程学启走投无路,只得投奔曾国藩,但是真正让程学启死心塌地为湘军卖命的是叶芸来在程学启跑后,杀了程学启的妻儿,而且程学启的妻子乃是叶芸来的妻妹,这让程学启对太平天国的态度来了一个大反转,从先前的行侠仗义到后来“立誓灭贼”,这其中的心酸只有他一人知道吧。

程学启所说的“灭贼”就是“灭”跟叶芸来一样的太平军将领的命,所以对八王的命,他势在必得。

程学启为何要着诱杀八王?为何不等围困太平军到粮草不济时等其主动投降呢?

这里面其实有两点原因。

第一点,程学启此人侠义心肠,虽立誓铲除太平天国,却从不对无辜兄弟下手。程学启为曾国藩破安庆后,曾国荃要杀守城兵将以绝后患,程学启冒死相拦,他以为只要铲除叶芸来等主将就好,其余人员可解甲归田。

所以此次对苏州也是一样,如等太平军消耗殆尽,淮军攻城免不了大量杀戮,而且杀戮过后,主帅等依旧会投降,双方损失惨重却达不到目的,这不是程学启想要的结果。

第二点,诱降讲究时机,因此时苏州城兵力尚不虚弱,如八王投降的话,二十万兵力一定会让李鸿章担心,即便他们像羊一样归顺,可还有着虎的实力,怎么能安睡呢?

但如在诱降时拿出解散太平军的条件,那八王一定会不同意,毕竟这是八王最后的底牌,交出去连反手的余地都没有。所以程学启再和李鸿章研究诱降一事时,就已经笃定要以此计铲除八王。先留八王的兵权诱降,然后以八王心术不正的原因斩杀,再解散太平军,这样一举两得。

即报仇,又不枉侠义心肠。

对李鸿章来说,只要进了拿下苏州城,解散太平军就算达到目的。至于八王杀或不杀,在投降之后是没有区别的,但是有备无患,既然程学启说八王心术不正,李鸿章自然是相信手下这名功臣的。

所以二人很快就下定计策,以款待八王之名设了“鸿门宴”,八人到后,一声枪响,就被隐藏好的士兵包围,然后连同八人手下一千多名亲随,一同斩杀。

最后,程学启为防止二十万大军被“天京”人控制,便带领一拨人去苏州城,遇见南京口音者便杀,不分好坏良莠,最后足足斩杀了数万人。这使得其余十几万大军都得以安全的解甲归田。

李鸿章为两个人背信弃义,在苏州“杀降”数万人!枭雄之举

有人说这次杀降是李鸿章以及清军残忍。不否认,从人道主义上说斩杀数万降军败将确实不合规矩。但从整体战局出发,这数万人则是未来湘淮军的隐患,杀之以绝后患。

试想,如围困苏州,拖到城中粮草殆尽,太平军主帅一定会组织一场大反扑,最最后的挣扎,到那时死伤绝不止数万,而且死伤也绝非只有太平军,甚至还包括自己的淮军,从自身的角度来说,并不划算。

如不杀降,李鸿章也并无影响。只要控制好八王,解散太平军,八王也只得乖乖的听着。至于奏折中说八人日后生变,不过是托词而已,如无兵权,降将如何生变?

至于杀八王,全是看程学启而已,程学启是李鸿章手下一员猛将,战功无数。但是,程学启是从曾国藩手里借来的,李鸿章爱才不想还,所以极力笼络程学启。

李鸿章爱才没的说,他想扩充淮军势力,所以能征善战的猛将必不可少。次年曾国藩裁军,李鸿章跟着“幸灾乐祸”,一直夸曾国藩裁军裁的好,实则背后从被裁的十几万人中招揽了不少人才。

以八王降将之命,换程学启一人之忠心,这算盘李鸿章算的过来。

八王的死,实则是程学启的主谋,因程学启对太平军将领仇恨难以附加。而李鸿章则顺水推舟招揽人才,毕竟胜局已定,未来和平时期更需人才来稳固自己淮军的地位。于公于私,李鸿章苏州杀降都是一条正确的路。虽然在是非情理上为世人所不容,但古来成大事者,有几人规矩呢?

这件事传到曾国藩耳朵里,崇尚理学和道义的曾国藩并没辱骂李鸿章不守规矩,反而大声叫好。

“此间近事,唯李少荃在苏州杀降王八人最快人意”

可能大家又忽略一件事,那就是这次诱降还有担保人,还是个重视契约的外国人——常胜军的头子戈登。

李鸿章这一杀降,难道不是坑了戈登吗?

杀降之后,戈登确实气的拔出手枪到处找李鸿章,但是李鸿章早就藏了起来,等戈登火消了才出来。

难道为杀降而得罪常胜军也是为了收买程学启的人心吗?

当然不是,这里边可有李鸿章自己的打算。只要苏州一降,那天下局势就明朗许多,此时常胜军的位置就非常尴尬了,极有可能从助手,变成掣肘。

李鸿章的谋划中,此时已经过了河,那桥上的木板(常胜军),也该一块一块儿的慢慢抽走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