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改革开放40年来,河北人民艰苦奋斗、追梦圆梦,凝聚形成了全省上下干事创业的激情;40年来,燕赵儿女艰苦创业、砥砺前行,取得了河北改革发展的重大成就。

今天,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河北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走好“加快转型、绿色发展、跨越提升”新路,开启了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新征程。

“网信河北”融媒体平台推出“改革冀语·河北新路”系列报道,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这一历史节点上,和大家一同见证河北的新时代、新作为和新篇章。今日,与您分享第七篇,河北民营经济昂首迈向新时代。

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

是改革开放成就的一个鲜活例证,

是40年河北经济发展中一段激扬的乐章。

从小打小闹的贸易为主

到涉足发展实体产业,

从拼低成本到搏高技术

……

激荡40年,

河北民营经济从小到大,

正在昂首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

6月25日上午,省委、省政府在石家庄召开全省民营经济发展大会。

打破思想禁锢,

从偷偷干到光明正大地干。

从禁止到允许再到鼓励,

河北省放开搞活个体经济的政策大门越开越大,

创业者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成为河北省经济中最有活力的市场主体。

1979年,

河北省开始开放集贸市场,

明确指出发展个体工商业势在必行;

1980年,

省政府提出要恢复和发展个体经济;

1984年,

正式将社队企业更名为乡镇企业,

提出了“集体、个体一起上,

四个轮子一起转”的方针,

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

……

玉锋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员工在淀粉车间巡检。

1978年至1988年十年间,

河北省个体工商户达到87万户,

居全国第三位,

从业人员201万人,

注册资金猛增到25亿元,

产值和营业额达到87亿元,

私营企业达1051户,

居全国第二位。

11月15日,工人在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一家家具生产企业的车间内工作。

“南有义乌,北有三条。”

在那个开始合法追求财富的时代大潮中,

河北激流勇进,

石家庄新华集贸中心、青年街、南三条等

“批量生产”万元户的

河北省最早的批发市场,

在全国也是赫赫有名,

其中当时的南三条仅次于义乌位列全国第二。

南三条主干道上,主题商城错落有致地排列。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2002年民营经济在全省国民经济中

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一”;

2008年,成为名副其实的“半壁江山”;

2014年,民营经济的占比上升到“三分天下有其二”。

截至2017年底,

全省民营经济市场主体、私营企业

分别达458.36万户和113.2万户。

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完成24406.4亿元,

占全省GDP比重67.9%,

对全省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加突出。

2017年6月9日,产自河北保定的150辆长城牌汽车在吉林长春“装箱”,将经由满洲里口岸发往俄罗斯。

打破玻璃门,

从贸易为主进军实体产业、公共事业。

2005年“非公经济36条”出台,

长期以来禁止非公资本涉及的

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

社会事业、金融服务业、国防科技工业,

向民营经济敞开了大门。

一颗种子从发芽、成长到参天大树,

需要合适的土壤温度,

充足的阳光雨露,

更需要精心的呵护。

河北御捷车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深入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非禁即入”“非禁即准”。

2016年至今,

全省取消、停征、免征43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

取消减免10项政府性基金,

出台49项降费政策,

减免税费近千亿元,

进一步清理了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

体制性、障碍性壁垒。

今年2月22日,

春节后上班第一天,

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双创双服”活动动员部署大会,

吹响了大力优化营商环境,

着力服务实体经济的冲锋号。

省、市、县三级四大班子领导和有关部门开展“一对一”服务,

全力帮扶全省10000多家重点企业做大做强。

沙河市一家民营玻璃生产企业的自动化浮法玻璃生产线在运转生产。

四十年来,

一扇扇“玻璃门”被打破,

一扇扇“弹簧门”被推开,

河北省民营经济逐渐从小打小闹的贸易走出来,

进军并深耕实体产业和公共事业。

今年6月,

2017年度河北省民营企业百强评选结果出炉,

民营经济呈现“两实”新态势:

一是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企业达到73家,

比例超过七成。

二是上榜百强企业营业收入总额15574.84亿元,

户均达到155.7亿元,

实力大幅跃升。

河北省民营经济稳步发展。

从拼低成本到搏高技术,

民营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

奋进新时代,

党的十九大以来,

河北省民营经济又踏上了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今年6月,

河北省出台《关于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见》,

为民营企业转型发展提供量身制定方案:

对民营企业,

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倍增计划,

抓好苗圃、雏鹰、小巨人和上市四大工程给予全方位保姆式服务。

鼓励民营企业引才,

全职引入国内和发达国家院士,

一次性补贴科研经费1000万元,

补助安家费200万元

……

河北圣和农业机械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在装配旋耕机刀轴。

新时代全面建设

经济强省、美丽河北,

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

转型升级生力军。

潮起海天阔,

扬帆正当时,

河北民营经济昂首前行!

(来源:网信河北综合河北新闻网、长城网、新华网、中新网等)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