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題材舞劇創作有很高的“藝術臺階”。創作者一是要敢於應對挑戰,持之以恆地深入生活,下大功夫解決生活真實和藝術真實的二重關口,二是要善於應對挑戰,懂得如何藝術地回應時代命題。

2019年10月,上海歌舞團的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作爲中國藝術節開幕式演出呈現在觀衆面前。持久的掌聲和喝彩,讓劇場裏湧動着強烈的藝術共鳴,熟悉故事的白髮觀衆熱淚盈眶,90後甚至00後的年輕人也久久不願離場。這種近年來舞劇演出少見的盛況,彰顯着人們對舞劇新作的熱情,並對當代中國舞劇藝術成績給出一份獨特的說明。

  英雄英姿綻放光芒

英雄主義,無疑是近年來當代舞劇的創作主旋律。《永不消逝的電波》是一部充滿英雄主義審美力量的新作。它取材於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的上海灘頭,生動塑造了一箇中共地下諜報員面對腥風血雨的無畏形象。特務們破門而入的生死關頭,他鎮定自若坐在發報機前,發出了最後一份絕密軍事情報。電波里傳出了那句至今震撼人心的電文:永別了,同志們,我愛你們!信仰之熊熊火炬,照徹黎明前的至暗時刻;英雄之偉岸英姿,綻放在當代舞劇藝術空間。

好像不約而同似的,獲得第十一屆中國舞蹈荷花獎舞劇獎的作品中,《大禹》展現的是上古神話中的治水英雄,《草原英雄小姐妹》表現的是當代少年英雄,《花木蘭》刻畫的是享譽世界的古代巾幗英雄,《井岡·井岡》謳歌的是革命歷史時期的紅軍英雄。向英雄主義致敬,爲崇高精神寫生,是近年來很多舞劇新作在題材選擇和藝術表達上的共同追求。

值得點讚的是,英雄主義的呼喚,與鮮活舞劇人物形象並行不悖。近年來舞劇新作中的英雄,絕不是假大空的貼片符號,而多有動人的情感觀照。舞劇《岳飛》裏,戰爭場面支撐起動作藝術天地,然而編織起人物豐滿形象的,卻是英雄勝利歸家後爲母親洗腳的感人細節。《大禹》治水,家喻戶曉,創作者以大禹深切思念妻子卻三過家門而不得入的情感衝突構成主體架構,讓細膩情感刻畫成爲感染當代觀衆的有力手段。近年來以青藏鐵路爲題材背景,連續有3部舞劇問世。國家大劇院和北京歌舞劇院聯合推出的《天路》,將雪域高原的宏大敘事和開拓者個人之命運抉擇結合起來,顯得格外醒目。這些新作均呈現出共同的藝術特徵——呼喚英雄主義又不滿足於表面化敘述,讓藝術筆觸深入古往今來英雄情懷,又將壯懷激烈揭示得細緻入微、合情合理,讓崇高散發出耀眼的人性光芒。

  傳統文化當代表達

精心耕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沃土,培育滿載中國文化自信的舞劇藝術符號,成爲不少舞劇新作的重要目標。中國歌劇舞劇院連續推出了《孔子》《關公》《趙氏孤兒》《昭君出塞》《李白》等系列歷史人物作品,濃墨重彩。《孔子》在全國巡演,所到之處掀起了傳統文化熱潮。穿漢服,看《孔子》,幾近變成時尚。當《孔子》2019年12月首次在莫斯科上演時,中國孔子歷經困窘理想不滅的故事,讓俄羅斯觀衆感動不已,收穫滿滿好評。重慶歌舞團推出的《杜甫》,使用大量中國元素爲觀衆呈現視覺盛宴。中央民族歌舞團創作演出的《倉央嘉措》,將悲劇性命運中一個傳統人物豐滿細膩的情感表達得絲絲入扣,觸動無數當代觀衆之心。廣西南寧市歌舞劇院的《劉三姐》,提取傳統彩調戲和電影老故事的精彩片段,用獨特舞蹈藝術手法給予新鮮表達,贏得觀衆稱奇點贊。

實踐證明,沒有文化自信,不可能寫出有骨氣、有個性、有神采的作品。歷史萬千,以心觀之;萬千風雲,以智定之。創作者只有秉持文化自信,才能撥開歷史題材的繁華外表,創作出富有當代氣質的藝術符號。我曾隨上海歌舞團創演的舞劇《朱䴉》赴日本首演,親眼看到日本政府官員觀演時的聚精會神,看到平民觀衆的眼含熱淚,深切體會到大自然中一種飛鳥如何在歷史文化浸潤下提煉上升爲藝術符號。

  創新創造仍需努力

近年來舞劇新作的舞臺,激盪着一股藝術創新的春天氣息,讓人賞心悅目。新穎的舞蹈語彙、舞臺空間結構、動作形態和動律處理,創造着當代中國舞劇的現代審美經驗。

資深創作者楊麗萍攜帶新作《春之祭》遠赴英國愛丁堡國際藝術節演出,對這個已經被歐美藝術家表現過無數次的題目給出了全新的中國解釋,獨到的現代藝術之美贏得世界各國觀衆的熱烈喝彩。當上海芭蕾舞團的《哈姆雷特》讓劇中主人公反覆出現在舞臺一角,定定地向前方恆久守望時,那個“生或死”的問題直抵藝術中心。創新性的舞蹈語言,來自創作者對於人類心靈的深刻體驗,來自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執着追問,從心理空間出發,蛻變出不一般的動作、不一般的舞劇空間結構。

創新的力量,更多來自青年舞劇編導的成長。周莉亞、韓真、王舸等編導的名字已經進入很多舞劇創作資助者的眼界。中國舞協的“青年舞蹈人才培育計劃”、國家大劇院舉辦的“中國舞蹈十二天”等全新平臺,更在這方面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聘請不同藝術門類、擁有成功經驗的導師給予年輕舞劇編導創作全程指導,並提供國際交流的機會,全方位培養舞蹈新人,有力推動了舞劇新作的問世。已經有豐富國際合作經驗的王亞彬推出的《青衣》,在現代舞領域頗有名氣的謝欣和黎星推出的《舞蹈plus》,以及《涼亭·我和媽媽》《MO魔道》等劇目,展現了年輕人對肢體表演和舞蹈內涵的全新探索。突破常規的編舞理念,舞臺空間的巧妙安排,心理時空的獨特運用,形成了當代舞劇創作的新鮮美學創造。

然而,當前舞劇創作仍舊面臨挑戰,主要是現實題材作品佔比不高,尚缺乏被廣泛認可的高峯之作。其實,近年來中國舞劇也有現實題材作品不斷問世,比如廣東歌舞劇院的《騎樓晚風》、上海歌舞團的《一起跳舞吧》、中央芭蕾舞團的《敦煌》等。但是,現實題材作品必須有真實可感的個性人物,令人信服的戲劇衝突,以及現實生活細節把握之上的精神觀照。以此觀之,有的舞劇過多強調純粹抒情段落,阻斷了劇情,淹沒了人物,有的舞劇平淡無奇,失去藝術靈性光輝。

現實題材舞劇創作有很高的“藝術臺階”。創作者一是要敢於應對挑戰,持之以恆地深入生活,下大功夫解決生活真實和藝術真實的二重關口,提煉和塑造典型,揭示歷史發展本質;二是要善於應對挑戰,懂得如何藝術地回應時代命題,通過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文藝作品,書寫和記錄人民的偉大實踐,彰顯信仰之美、崇高之美。

據統計,1949年以來,中國至少誕生了800多部舞劇,可謂蔚爲大觀。可以說,中國當代舞劇藝術創作之路,志在世界舞劇藝術之林,前方仍舊山高路遠,要堅信無限旖旎風光,就在巍然高峯。

相關推薦
  • 聽歌劇賞樂器跳舞蹈,上海歌劇院全方位“陪你藝起宅”
  • 當代年輕人,已經成爲發展傳統文化的主力軍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