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唯真旗下豪华游轮喜悦号明年撤离中国市场的消息,让“中国大妈”吃垮邮轮的质疑愈演愈烈。

问题是,中国大妈虽然能吃个不停,但她们真能吃垮这艘全球最豪华的邮轮吗?“中国大妈吃垮邮轮”背后,邮轮度假在中国是一门怎样的生意呢?

喜悦号邮轮为何撤离中国?

高速增长的中国邮轮游客流量在2017年被按下了“暂停键”,这一年,中国邮轮旅客仅增长8%。更坏的消息是,全球最豪华的邮轮之一——喜悦号将于2019年离开中国。

对于这艘斥资数亿美元、为中国人量身打造的喜悦号离开中国市场,有网友爆料称,中国大妈们将这艘豪华邮轮吃垮了。据悉,该船运行期间,糟吃糟喝浪费粮食的现象确实令人心塞。

这艘为中国人量身打造的豪华邮轮,不仅船身体现出了浓浓的中国风,就连船上的美食,很多都是偏中式烧法,比如,在船上可以吃到豆浆油条和麻辣烫。

虽然诺唯真方面称,喜悦号撤离中国是整体战略规划调整,但据在该船待过的游客称,在喜悦号超级邮轮上,各种精致美食、饮料、冰淇淋……24小时任吃任饮。面对一流厨师打造的一流美食,有游客表示,“吃货一天回本”。虽然船上到处贴着“勤拿少取、节约食物、文明用餐、礼貌相让”的告示牌,但“餐厅里几乎每一个人都急吼吼地攫取着一盘又一盘的菜肴、水果……非要把自己肚子撑到饱为止。”

对于“中国大妈吃垮豪华邮轮”的说辞,诺唯真方面表示,免费餐厅食物占据运营成本的比例很小,喜悦号2018年二季度食物成本占总运营成本的6.3%。

既然吃垮一说纯属无稽之谈,那喜悦号为何要撤离中国市场呢?事实胜于雄辩,中国邮轮消费市场在性感的背后,盈利弱的问题也十分突出。诺唯真CEO弗兰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喜悦号转航,主要原因在于更加看重欧美游客船上的二次消费能力,这一点是中国游客所不具备的。

邮轮巨头还在加码中国市场

说起在邮轮上的二次消费,这个真不能怪大妈们。毕竟,中国人和西方人对邮轮旅游的认知,是有着文化差异的。

对很多中国人来说,对邮轮的认识,可能始于《泰坦尼克号》和《海上钢琴师》。对于邮轮度假来说,这绝不是一个吃吃喝喝睡大觉的世界。

从西方邮轮文化的起源来看,探索精神的驱动和海洋地缘的优势,是邮轮文化形成并发展为重要社交场合的根本要素。在这一套文化体系中,《泰坦尼克号》为我们呈现了一整套严格的邮轮礼仪。

在中国,一方面邮轮旅游刚刚兴起;另一方面,参加邮轮游的中国游客,以中老年为主。数据显示,2017年选择邮轮度假的游客中,年龄在30到59岁的占比达48.5%,其次为60岁及以上的游客,占比达27.5%。这两个原因,使得中国的邮轮文化,还没有玩出正确姿势,此外,客群结构的老龄化,也意味着他们在邮轮上的二次消费意愿不足。

这一点,也有数据予以验证。2017年,世界各地游客在美国嘉年华邮轮集团累计二次消费达到100亿美元,占嘉年华邮轮全年收入的7.3%。对于中国游客来说,数据显示,85%以上不会在邮轮上进行二次消费。

在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邮轮市场的背景下,面对不爱在邮轮上进行二次消费的中国游客,喜悦号离开了,不过,更多的邮轮却选择另辟蹊径。地中海邮轮旗下的辉煌号专门为更高端消费者设计。截至目前,该船乘客数量已经超过15万人次。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随着邮轮度假市场的分化,高端人群需求旺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了邮轮旅行。

面对这样一个日益增长的市场,不少邮轮公司计划在中国市场投放更多的邮轮。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4月,嘉年华、皇家加勒比、丽星三大邮轮集团在国内的载客量占比超过80%,而嘉年华和皇家加勒比仍计划加大新船投入,这也意味着,巨头公司仍然看好中国市场。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