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人说

大隐隐于市

在南京高校里

有一群人看似普通

却是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武林高手”

大隐隐于市

他们练就了一套绝世武功

一出手就彰显不凡

再不努力你就要跟不上咯!

南京艺术学院

1

吴爷爷

职业:

设计学院车间环卫工

上榜理由:

一曲钢琴火遍全网

诗词歌赋样样精通

为了照顾考来南艺上学的小孙女儿

从合肥来到了南京,在南艺找了一份工作

他的琴艺是当年在合肥一所艺术学校里

看着弹钢琴的孩子们

自己一点点记忆摸索练习出来的

不过钢琴并不是吴爷爷唯一的特长

吴爷爷记忆力超群,年轻时候还学过英文哦!

作为安徽人的吴爷爷,黄梅戏也信手拈来

还喜欢看各种文学,比如《伊萨柯夫斯基诗选》

出口就能顺溜的背下

2

葛师傅

职业:

传媒学院门卫

上榜理由:

出身中药世家略懂针灸

会写小楷书法顶呱呱

葛师傅出身中药世家,是地道的南京人

在他小小的保安室内

弥漫着属于葛师傅的“墨香”和“药香”

葛师傅对针灸也略懂一二

柜子里收藏了他用毛笔抄写的医书

葛师傅还有一手好书法,篆刻更是不在话下

小楷,行书,小篆样样精通

葛师傅说,在写书法的过程中可以丰富生活

修养身心,愉悦内心

3

陆阿姨

职业:

音乐学院环卫

上榜理由:

喜爱流行音乐

人称 “音院莫文蔚”

乍一看是不是真的挺有莫文蔚的味道?

小陆阿姨不仅热爱古典音乐

也跟的上潮流,爱唱流行歌

经常跑到流行剧场听音乐会

在音乐学院,这得天独厚的资源

让阿姨这颗热爱音乐的心得到满足

儿子在南艺本科就读,她和自己的老公

人称音院金城武的倪师傅一起在音乐学院工作

可以说是模范颜值气质夫妇了!

小陆阿姨全身透着满满的正能量

在采访中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

“ 我心态年轻!我退休后的梦想就是去学唱歌!”

4

季师傅

职业:

音乐学院门卫

上榜理由:

一头长发飘逸,英雄盖世

艺术家气质十足!

季师傅已经在南艺呆了将近20年

是个“老南艺人”

一头飘逸长发还带着些自然卷的俏皮

“在艺术学院呆久了,觉得留长发也挺酷的

也就留了,没想到反而被同学们都给记住了。”

季师傅热爱武术,十几岁的时候就学了些武术

他收藏了许多关于拳法的书

每天早上坚持四点钟起床就开始练习拳法健身

晚上出去溜达运动,坚持了四十多年从未间断

季师傅已经六十岁了

但精气神依旧很足,一点看不出年龄

果然坚持锻炼和积极的心态使人年轻

河海大学

1

朱敬伟老师

职业:

图书管理员

上榜理由:

民间泥塑艺术家

用泥巴捏出了记忆中的老南京

朱敬伟老师已经在河海大学

做了14年的图书馆管理员

然而他还有一个不太为人知的身份

——民间艺术家

这个称号可不是随随便便给的

他的泥塑作品已成功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

代表作之一《南京清明上河图》也在青奥会上展出

朱师傅学泥塑没有拜过名师

也没有学院派的背景,就是从小喜欢泥塑

他的泥塑大多来源于平日的积累

考证大量的历史资料和图片

每一件都栩栩如生,深受市民欢迎

2

李进华老师

职业:

物业管理员

上榜理由:

英语专业八级

用一口流利的英文谈笑风生

李进华,2015年3月进入河海大学

致用楼物业管理站工作主要负责调试多媒体设备

打扫教室和课间巡视楼道的工作

也许很多人都见过这个温柔随和、工作认真的物管

但很少有人知道李进华的英语专业八级!

“据说,有一天几位同学在致用楼自习回去,

物业管理人员在锁门的时候跟几位留学生谈笑风生,

一口英文说得超级流利,把他们都惊呆了!”

学校有很多外教老师和外国留学生

他们经常找李进华问路

外教老师也邀请他和自己的学生一起上课学习

3

丁大爷

职业:

食堂卖馄饨的员工

上榜理由:

大勺和毛笔,馄饨和书法

在丁大爷的身上发生了神奇的化学反应

“百年河海强中强,硕果累累谱辉煌,

校庆百年话河海,桃李天下名远扬。”

你可知道,这幅疏阔雄浑,大气遒劲的书法

居然出自一位食堂卖馄饨的大爷之手?

今年58岁的他,习书法近十六年

在河海后勤工作五年

“那纸还是我专门挑的好宣纸呢!”

聊起百年校庆那幅精心写就的作品

丁大爷的眼里满是骄傲

腰板挺得笔直,手中是一支饱蘸墨水的狼毫笔

目之所及是大张的发黄宣纸

大手一挥,遒劲行书写就对河海百年的赞诗

4

张家琪

职业:

图书馆管理员

上榜理由:

小有名气的“约拍”达人

生活全能手

张大爷这个年纪迷上摄影并非偶然

而是从小就埋下热爱的“种子”

大爷常在南京各大校园里出没取景拍照

精湛技术常常吸引路人驻足称赞

大爷人又热心,经常帮学生们免费拍照

和学生们约拍已成日常

除了摄影,大爷还烧得一手好菜

家里请客都是他来掌厨

也会修自行车打家具

小孩的衣服是他踏着缝纫机做出来的

插队那会也因为会理发多挣了好多工分

帮小孩剃头也是剃到他十八岁

这些技能无一不透露出张大爷那个时代

老一辈人的厚朴稳重与自立

东南大学

于大叔

职业:

校园保安

上榜理由:

对诗歌极度“狂热”

被人亲切的称为“保安诗人”

于在泉,东南大学的一名保安

也是一枚不折不扣的诗歌“大叔”

2009年遇到体制改革

退休之后带着对高等学府的憧憬

便来到东南大学当起了保安

“欲寻学府,进香河畔。鼓楼钟声,唱经抑扬。

沙塘融暖,丹凤朝阳。六朝松赞,梅庵昱巷。

四牌楼下,门出成贤。远眺北极,后湖荡漾。

蓁巷凄凄,碑亭沧桑。延龄百年,止于至善。”

后来,校报的编辑老师发现了这首诗

惊叹之余,在征得他的同意之后

便将其发表到《东南大学报》上

于在泉坦言,自己并非科班出身

写诗完全是因为热爱

一说起诗歌,于师傅便精神振奋

目光炯炯,娓娓而谈,诗词歌赋已是信手拈来

只要是看到的好玩的,和南京的景点有关的

或是与我心境相合的,我都会把它背下来

但他也坦言:

“我的记忆力已经大不如前

‘默写’是我认为的一种最有效的‘笨’办法。”

迄今为止,他已经创作了一百多首旧体诗

于在泉坦言,这是他享受人生的一种方式

在学校中不被关注、常常与我们擦身而过的

门卫大叔、保洁阿姨身上居然有这么多的隐藏技能

潮妹不禁感叹666啊

/今日话题/

你学校里有没有这种

大隐隐于市的“扫地僧”?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