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象:销售部—生产部—研发部—财务部—采购部。但实际执行的结果是,王主管把一份员工的生日列表放在这位老总的桌子上,说:“黄总,您要的东西我准备好了。

部门之间相互推诿,人人规避风险,没人对结果和业绩负责怎么办?

一.部门之间相互推诿,人人规避风险,没人对结果和业绩负责

现象:销售部—生产部—研发部—财务部—采购部。

根本原因:

1、责任没有锁定好;

2、奖罚不明确。

导致后果:

1)企业内部形成推诿、扯皮风气,导致团队丧失凝聚力,业绩滑坡。

2)问题得不到解决。

解决方案:

明确部门责任,定义好结果,并界定清楚(一旦出现错误,没有推卸责任的机会)。

对主动承担责任、对结果负责的员工予以嘉奖或肯定。

培养或选择愿意主动承担责任的人作为部门的负责人,树立榜样。

设立监督和检查。

{!-- PGC_COLUMN --}部门之间相互推诿,人人规避风险,没人对结果和业绩负责怎么办?

二:员工总有很多“道理”让你觉得他事情没做好是有原因的。

根本原因:

结果第一,理由第二。

产生原因:

公司管理层与员工层都没有以结果为导向,未定义一个明确的结果。

导致后果:

例:有家公司短短几年能够发展到300多人,黄总很感激员工。决定以后为每一个员工过生日,以体现公司对员工的关心与回报。黄决把这个任务交给了王主管办理。但实际执行的结果是,王主管把一份员工的生日列表放在这位老总的桌子上,说:“黄总,您要的东西我准备好了。” 这是我想要的结果吗?不是!我需要的是一个方案:不同的员工分别过什么样的生日,来公司一年的员工该是什么样的级别,老总需要为这些员工过生日的一个预算和实施计划方案。这时王主管在心里嘀咕了:老板又没有这样跟我们讲?说明了下属未主动的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那下次如果有没完成任务,他在敲上级领导办公室门的时候会想出十条八条没有做好事情的原因。

解决方案:

1) 首先领导要定义一个做事情的结果。

2) 当上级在布置工作时,如果出现不清楚的地方,责任在下级。因为执行的是下级,不是上级,如果执行方不清楚,应当主动去沟通清楚。

3)领导要监督检查下属的工作,人们不会做你希望的,只会做你检查的。

部门之间相互推诿,人人规避风险,没人对结果和业绩负责怎么办?

三、有些制度、规章在老员工身上执行时就会拐弯、变形

现象:

一些老员工跟老板一起打拼的时间很长,获得了老板的信任,当他违反制度的时候,老板也不会按制度惩罚他。

根本原因:

熟人文化,凡事“情在前,理在后”。

导致后果:

制度形同虚设。

解决方案:

1、领导者观念要突破,凡事“理在前,情在后”。

2、人性化与制度化的平衡:有情的领导,绝情的制度。

3、制度的执行是自上而下的,先从老总以身作则开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