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不良贷款率节节攀升,无须惊慌但风险犹存

文/Iknow

这几日,16家上市银行陆续公布的财务报表和银监会早前公布的统计数据共同指出一个事实——银行不良贷款率再度攀升,净利润增速下降,工农中建交五大行的利润增速下降还是断崖式的,其中降幅最大的农行,去年还以12.65%的增速位列五大行之首,这次却直接降到0.5%,成为垫底者。

其实,银行的不良贷款额和不良贷款率双升,早已不是什么新闻。毕竟,数据显示,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已经连续14个季度反弹,不良率连续8个季度都在上升。只不过今次因为各种原因,使得银行业整体数据变为10年来最难看,于是引发了不少“吓死本宝宝”式的惊呼类解读罢了。

在小I看来,倒也用不着吓成这样,毕竟银行业的整体收入其实增长率还是挺高的。以工行为例,资料显示其2015年上半年拨备前利润为236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4%;但在计提拨备后净利润降为1494亿元,增长率变为0.7%。一个动作就去掉7.7个百分点的利润增长率,而这个动作与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息息相关。在银行业绩报表中有个指标叫“拨备覆盖率”,即银行贷款可能发生的呆、坏账准备金与不良贷款额的比率。这个“计提拨备”的动作,就是把这些呆、坏账准备金提出去,曾经它是“掩盖”银行业“暴利”的好道具——据说曾经有银行为了降低净利润数字,将拨备覆盖率提到400%以上,到如今这个数据徘徊在150%到250%之间,其中五大行中除农行外的四家此数都在200%以下(但钱其实是越提越多的,覆盖比率却在下降,可见不良贷款率升高之多与快),离银监会要求的底线150%没多远了。各行行长们该有多紧张可想而知……

行长们因为各种监管红线而在财报出具的关键时点进行各类“倒腾”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就以不良贷款率来说,业内存在一个“有趣”的现象——银行不良贷款率节节攀升,它们导致了银行业的净利润不断下降,却让为银行业处理坏账的四大资管公司“闷声发了大财”,以信达资产为例,人家2015上半年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47.7%!!如果不是为了完成各种指标,小I相信银行们才不会将不良贷款包低价卖给同样有垄断地位的四大资管公司,因为过后银行还要抬高价格买回来,因为自己处置的收益还是会比简单卖出去的收益高的。

毕竟,鉴于银行业的各种高门槛与严监管,他们的贷款再不良,除去一些因为不合规甚至违法犯罪行为而贷出去的款项外,其实已经算是债权类资产中的优质资产了。想想多少企业、个人,想在银行贷款都不成,只能转到小贷、网络等借贷平台……总之,相互比较下,就会知道其实银行有的已经是最好的了,他们的不良处理起来也还是能弥补挺大一部分损失的,只不过因为诉讼程序等原因,需要较长的时间罢了。为了报表好看,他们只能先把这部分资产挪出去,等风头过去再移回来。

而且以前说银行暴利,那是全国经济都好,随便一只猪站在风口都可能飞起来的时期,银行业趁着东风以自身优势飞得更高更远了。那近年来实体经济开始难过,银行降息、减免各类服务项目收费,相应的利息与非利息收入都在下降,其实也算是一种让利行为,是对实体经济的反馈与支持。毕竟银行应该也很清楚唇亡齿寒的道理,没有实体支撑,它自己本身什么也不是。从这个角度来看,降些利润增长速度也未尝不是件好事。小I觉得各位“宝宝”无须因为表面的数据而吓到,银监会也说了,2015年二季度的信用风险总体可控。银行业针对信用风险计提的减值准备较为充足,拨备覆盖率为198.39%,整体风险抵补能力保持稳定。

当然,小I也不据此认为银行业可以高枕无忧。毕竟已经有多个省份的银行业不良贷款率超过2%的警戒水平。银行业也受到了来自互联网金融等多方面的竞争挑战,银行业的人才又不断流失,加之各种挪腾、通道等看不见的“阴影之处”不知道埋藏着多少风险,搞不好这些报表上的糟糕表现只是我们能看到的问题冰山之一角……这些都让银行业的发展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更何况,银行经营其实向来步履维艰,国际上有百年历史的大行在前段时间还好好的,因为某个问题就突然引发连锁反应快速崩塌的例子也不在少数。

在此,小I真心希望银行能顺利化解风险,和实体经济共同度过眼下难关,做好转型,乘上下一趟东风,飞得更高更远,而非从高处摔落,自己粉身碎骨,顺便牵连无数。

(针对不良贷款率的区域变化,识局还会再进行具体分析,敬请各位读者关注。)

(识局智库微信公共账号zhijuzk)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