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世,定是你欠了我的

这一次,和我成了母子

这一世,我给了你生命

你却给了我两次。”

隋翼远与妈妈

写下上面这段话的是位身患白血病的母亲,绝望之际,她的儿子在一年内两次移植骨髓给了妈妈。

这两年,上海市普陀区中远实验中学学生隋翼远的孝心故事感动了许多人。

隋翼远获央视2018“十佳最美孝心少年”

12岁第一次移植骨髓:

“妈妈不怕我就不怕”

2016年7月,隋翼远的妈妈不幸得了急性髓系白血病M5b,这是一个很凶险的病,在治疗期间翼远妈妈几次被下了病危通知,这让小小的翼远难过又心疼妈妈。

“医生说,捐献骨髓是唯一一种治愈白血病的方法,但是骨髓匹配的概率是很低的,大概只有十万分之一的概率才能匹配上。作为家人,不管是我还是我儿子,都有责任一试。真的是很幸运,匹配后发现我太太和我儿子的基因相似程度是非常高的,大概是99%以上!但是我们也犹豫,他还那么小……”隋翼远的父亲隋斌告诉记者。

事实上,在2016年12月翼远给母亲第一次捐献骨髓时,那个时候他还只有12岁,在整个医院他都是比较小的骨髓捐献者,“作为父母,我们都是比较担心,捐了骨髓会不会对孩子的生长有没有影响”。

隋翼远接受央视采访

隋翼远想也没有多想,就同意了。他很认真、很坚定地跟爸爸说:他要救妈妈。爸爸问他:“你怕吗?”他说:“妈妈不怕,他就不怕。”

过程中,翼远记录下了骨髓移植的点滴。

“细胞分离器不绝的声音在耳朵边嗡嗡作响……采集已经持续四小时了……我又捏了一下手中的压力球,疼痛,还是得捏……这才知道救妈妈那么不容易……年龄太小了,浑身疼,发烧,别人三个半小时就可以抽完,我要六小时”。

隋翼远在骨髓移植期间

“为了妈妈的移植成功,我抽了两次,粗了不止十倍的采集针插在我的两臂和双腿内侧,每一刻我都在咬着牙,胳膊有些麻,人有点晕,但不能动,我好紧张,不仅是身体疼痛,更为妈妈担心……”

“凭着对生的渴望和对我们的爱,妈妈硬是挺了过来……妈妈是那么热爱生活……看到妈妈脸色灰白,嘴唇失去颜色,我的心里好难受,我说过一定能救你!你也要完成对我的承诺,好好活着!”正是靠着这种坚强与毅力,翼远坚持了下来。

2016年的手术是很成功的,可是到了2017年10月份的,去医院检查时,妈妈的病情又复发了,于是,2017年11月,隋翼远又一次为他妈妈捐了骨髓,当时,翼远告诉爸爸:“既然我们已经努力了这么多,我们就再努力一把,看看能不能把妈妈再一次救回来”。

妈妈的病让他一夜长大

在记者采访时,深切地感受到了这是一个有礼貌,懂事理的好孩子。也许,正是因为妈妈的这个病,才让这个小男孩瞬间成熟,一夜长大。

移植前的日子里,每天不管什么时候回来,翼远都先到房间陪妈妈说会话,用小锤子帮妈妈敲腿,只要妈妈有力气,他都会帮她把小凳子搬好,洗脚水泡好让妈妈泡泡脚。双休日在家的时候,翼远就当妈妈的小跑腿,帮她烫水果,分中药,取东西。只要妈妈一动嘴,他就麻利地帮她办好。

隋翼远帮忙做家务

“本来我们认为是捐献了骨髓会影响孩子的精神状况,事实上对他的影响不大,反而使孩子形成了一种责任感,他觉得妈妈身体不好,爸爸既要照顾妈妈,又要照顾家庭,对我非常体贴,经常会对我说,‘爸爸,你辛苦了’”,翼远的父亲感慨地说道。

作者:林颖颖 丁珏汭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