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纺锤形树形,一般留十个枝就可以了,从下往上数留两三个就行了。另外修剪的时候,主要把这些留出的枝的背上枝、长枝去掉,包括里面的徒长枝也剪掉一部分。”连日来,松桃自治县盘信镇楼台村黄桃种植基地十分热闹,农技专家现场示范果树剪枝技术、手把手传技,20多名果农边看边听,还不时询问果园管理遇到的各类实际难题。

为推动农业专家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有效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该县围绕主导产业组建产业扶贫专家团队,根据盘信、长坪、普觉等28个乡镇248个贫困村(含深度贫困村)主导产业类别,综合分析县内农技推广人员、“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派驻专家、乡土人才等,按照蔬菜、茶叶、食用菌、中药材、精品水果、生态养殖、其他7个类别,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建立专家人才库,将各类专家精准匹配到贫困村(深度贫困村)产业链上, 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各乡镇还将农业专家精准服务脱贫攻坚工作的区域、专家职责、工作方式等,制作成公示牌,以群众通俗易懂的语言在村活动室显眼的位置公布,真正做到群众有需要,第一时间就找得到专家,专家也能及时帮助群众解决问题。贫困村(深度贫困村)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负责收集掌握本村主导产业技术需求和问题,反馈联系服务本村的专家,专家视情况采取电话、微信、实地指导等方式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或因其他公务等特殊情况不能到位指导的,由各级联络协调办协调解决。关键时节时令,还将适时组织有关专家以巡回指导、集中会诊等方式,赴贫困村(深度贫困村)指导生产;创新培训方式,抽调相关领域的专家走进村寨进行大规模培训及现场答疑解惑,个别农户的需求则采取“一对一”的方式进行技术指导,确保每次指导具有针对性,做到让服务更加精准,让群众更加满意。

截至目前,该县已建立产业扶贫技术专家库,纳入专家库管理专家240人,建立产业扶贫技术专家组7个,涵盖7类主导产业,确保每个村的主导产业都有专家联系服务,不断深化贫困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带动农民依靠发展产业实现增收脱贫。(石乔清 图/文)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