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时的袁绍势力庞大,号召的总兵力号称达十万,相反曹操则是四面楚歌,除了要与之争霸的河北袁绍外,关中的马腾伺机而动,南方的刘表始终不肯投降,江东的孙氏家族随时会提剑上阵,就连当时暂时与曹操达成同盟协议的刘备,实际上也是貌合神离,最后甚至改投靠至袁绍的麾下,曹军战力更是无法让袁绍看在眼里。在最终的战役里,曹操亲率部队夜袭乌巢,打的袁军兵逃马散,最终袁军逃回北方,袁绍元气大伤,自此一战再也无法与曹操相抗衡,北方霸主之位确定拱手让人。

受《三国演义》影响,往往大家最欣赏的三国人物不免都是蜀汉集团里的关羽、张飞、赵云、马超等鲜活人物。笔者亦同,孩提时代最欣赏的角色莫过于义气一哥——关羽。然而,随着年纪的增长,以及融入团体生活、步入职场后,渐渐了解了人生百态,我,爱上了曹操。

三国时代,群雄割据,曹操于东汉末年挟天子以令诸侯,后期更建立了魏国,使中国成为三国鼎立的局面,虽然最终曹操未能取得天下,但他确确实实地成为了中国一方霸主,或者用大家更耳熟能详的说法,曹操乃为一大枭雄。

翻开书籍里的评论,在年轻时代的曹操,往往都是放荡不羁、任意妄为的模样,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活脱脱就是俗称的小屁孩;然而随着曹操喜读兵书,在悠悠时光下,奠定了他未来军旅生涯之基础。

其中,让曹操成名的一战,莫过于有名的官渡之战,在这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奠定了曹操北方霸主之位。

在当时的时空背景下,曹操已击灭吕布、袁术两大集团,而袁绍亦消灭了公孙赞。此时北方最强大的两个军事集团已然只有曹操及袁绍了,然而一山不容二虎,两强争霸北方一哥,此战是在所难免。

当时的袁绍势力庞大,号召的总兵力号称达十万,相反曹操则是四面楚歌,除了要与之争霸的河北袁绍外,关中的马腾伺机而动,南方的刘表始终不肯投降,江东的孙氏家族随时会提剑上阵,就连当时暂时与曹操达成同盟协议的刘备,实际上也是貌合神离,最后甚至改投靠至袁绍的麾下,曹军战力更是无法让袁绍看在眼里。

然而,当时在有志之士的观察下,发现袁绍狂傲自大、不可一世,相反的曹操求才若渴,知人善用,当时的学者们亦认为,大局势必将会偏向曹操。

在最终的战役里,曹操亲率部队夜袭乌巢,打的袁军兵逃马散,最终袁军逃回北方,袁绍元气大伤,自此一战再也无法与曹操相抗衡,北方霸主之位确定拱手让人!

若说曹操让人钦佩的只有军事上的谋略,那可真是太小看他了,他的文武皆出众,才学亦让笔者心潮澎湃,如《短歌行》,其中的男儿志气与慷慨激昂,可谓人生路上的领航。

曹操在东汉末年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傲视群雄,加上现代最重视的一点:唯才是举。凡是对我有利的人才,皆可纳我所用,即便是贩夫走卒,只要你有能力,都可在我麾下发光发热。

在过去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年代,曹操能这样打破常规,堪称是另类奇葩,正因为他的用人方针,方造就其曹魏的霸业,在战乱频繁的局势下,曹操实能当得一代霸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