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生活中最常见的慢性疾病。我们知道,患了糖尿病以后,血糖的控制是必须的。控糖除了要按医生的要求规律用药外,更重要的是要注重生活方式的干预。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之前的文章,对于糖尿病的发生有提及过。导致糖尿病的发生,总的来说是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先天性的因素;二是后天的不健康生活方式所致。如果我们能多注重健康生活生活方式,不仅能有效预防糖尿病的发生,而且对于血糖的控制相当有帮助。

那么,患了糖尿病以后,到底该如何进行正确的生活干预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个问题。

所谓的生活方式干预,主要是指饮食和运动,再配合一定的心理调适。具体如下:

1、饮食

饮食控制的重点就在于,控制总能量摄入,避免高糖高脂高盐食物的摄入。饮食均衡,有意识地多摄入蔬菜,适量摄入杂粮、大豆、肉类、奶蛋类。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更有助于血糖控制。

这里要额外提醒的是,很多糖友都存在误区,认为不吃甜食,就是控制饮食,这是很错误的。食物的甜度不能代表其含糖量。甜的食物含糖量不一定高,如草莓、柚子等低糖水果,而不甜的食物有可能含糖量很高,比如白米饭和馒头。

糖友们要判断一种食物对血糖的影响大不大,不应该是看食物的甜度,应该要看它的升糖指数GI值和升糖负荷GL值。

2、运动

运动的重点在于选对时机,长期坚持。对糖友们来说,最佳的运动时间为餐后的半个小时到1个小时,这个时候适当运动一下,有助于消除餐后血糖高峰。

运动形式选择自己最适合的,做起来最舒服的即可,慢跑、快走、跳舞、游泳均可。但要坚持,不坚持运动是没有效果的,每周至少保证有150分钟的运动时间。对于年轻的糖友,建议每天都运动最佳。

3、心理调适

很多糖尿病人,尤其是新糖友,均会伴随有抑郁症状。不良情绪同样会影响血糖,它会分泌出肾上腺素、胰岛血糖素等激素,而这些激素均是起升糖作用的。长此以往,就会导致血糖难以控制。

这时候,糖友就需要进行疏导,多找家人聊天,出门散心,听听音乐,对血糖的控制也是很有益的。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