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上海,记者 戚夜云)讯 ,瑞幸自曝造假事件会对咖啡产业带来哪些影响?今日(4月3日),《科创板日报》等媒体记者今日就相关问题,采访了斯葵迩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张宏。

张宏,斯葵迩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从2007年开始从事咖啡工作至今。担任过美国SCAA咖啡协会考评员,英国伦敦城市行业协会咖啡考评员,国家咖啡师题库编写工作,国家咖啡师职业技能大赛评委。

相关采访内容如下:

记者:瑞幸咖啡店运营痛点包括哪些方面?

张宏:第一个是供货链。由于货品需求量比较高,那么经常会出现供应不稳定的情况。

第二个店铺成本问题。咖啡店最大的投入包括设备、房租、人员三大块。瑞幸一套咖啡设备价格不菲,可能在10万到15万之间,整个吧台成本接近于40万左右。房租方面,虽然说瑞幸已经尽力的缩小门店面积,但是店铺成本依旧较高,不过最大的开销是人员成本,瑞幸员工每月工资基本都定在4000到5000元钱之间,一般情况下,员工不会低于5名。

咖啡店饮品成本我们一般会控制在35%-40%之间,如果毛利达不到6成那基本就会面临艰难的处境,你可以看到的是,在现在房租,人工都很高昂的情况下,很多私人咖啡厅都是力不从心。

瑞幸的客户并非是刚需的咖啡消费者,很大一部分比例是通过低价优势吸引过来的群体,存在很大的"泡沫"。包括瑞幸推出小鹿茶,可以看到瑞幸咖啡客户,并不是稳定咖啡的消费人群。

所以瑞幸咖啡售卖的价格只能说是赔本卖吆喝。

记者:在您看来,瑞幸快速扩张的模式,存在什么样的问题?

张宏:运营成本过高,占用大量资金。咖啡一杯成本在5元到8元之间。但是瑞幸的平均一杯售卖价格才是8元-10元,这样也就是说,一杯瑞幸咖啡的纯利就是在2元-3元。这意味着,瑞幸的运营,不仅需要庞大的订单量去支撑,几百家几千家店背后必须要有充足的流动资金。

记者:您如何看待瑞幸的交易数据造假问题?

张宏:中国每年平均咖啡饮用量每人4杯,而美国每年平均每人400杯。所以如果瑞幸销售数据真实的,那么中国最起码应该到达20杯左右,同时也意味着我国已经孕育出巨大的市场。实际上,如果中国能平均每年到达10杯/人,那我们都有可能左右咖啡豆的市场价格。

记者:瑞幸咖啡事件对其供应链的参与者带来了哪些伤害?

张宏:瑞幸可能也会出现如同当年"咖啡陪你"一样的局面,供货商货款不能全面结清,而供货商会囤积瑞幸定制的大量设备和货物,这些物料需要长时间消化,而往往供应商都是压钱囤货提供设备,也就是说一旦瑞幸资金告急,可能最后受损最大的就是供应商。

记者:瑞幸咖啡会对咖啡的整个行业造成什么影响。

张宏:需要说明的是,瑞幸咖啡掀起了国人喝咖啡的一股浪潮,这一点功不可没。

那么对于咖啡的创业者来讲,如果瑞幸店铺纷纷关闭之后。可能是一个重新接盘的机会。因为毕竟有很多创业者也希望开一家咖啡店。

对于中国咖啡行业来讲,真正的消费者也会不断的去追寻咖啡的产地级,原本很多精品咖啡店在不断推广,包括星巴克,我们也看到有了精品咖啡的概念和售卖,瑞幸做的只是星巴克初期快消咖啡的理念,但是影响了咖啡消费者对更好层次的探寻。

瑞幸"出事",我们等于要从头再来去引领消费者,告诉他们,什么是好的咖啡,什么是优质的咖啡。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