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的百家争鸣为世界文化创造的财富

中国先秦的百家争鸣,为现代世界文化的人文方面,提供了大量的人文素材以及后来的历史验证资料。一些内容都是经过历史的经验教训久经考验的。例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这些内容中,大浪淘沙的内容有,什么三妻四妾、三从四德了;历史上的错打错杀的内容也有,儒释道三家历史上的争斗,并不愉快,但是终于还是相安无事了;以致失传的也有,很想看看先秦的原版书籍,还有吗?祖冲之的数学水平到底什么样呢?他写的十几本书,全部佚失;被后人曲笔修改三维也不知道是否面目全非的也有,老子的原版到底什么样呢?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还是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呢?就差两字,但这态度不一样的。前面象庄子的态度,后面才仿佛是老子的态度,可是这谁有历史依据呢?

历史上能够流传下来的,并不容易。而且能够这样流传几千年的,全世界几百个国家,只有中国一家。差两字就差两字吧,怎么解释,都有一部分人接纳了。

同时,先秦的百家争鸣产生的文化在这样的历史长河的文化洗礼过程中,也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向前发展、衍化,而非僵固的冥顽不化。

中国古人实际为为世界文化提供了一个数理兼容一统的文化基础,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用静态表达动态的方案;提供了用低维度解决高维度的表达的系统方法,等等。

网络文化是否也该需要一点文人的善意

当然,近一百年,这些东西被西方利用数学的发展给发展了一部分,而东方这一百年百废待兴,正在检讨、批判古代数理文化中的不足与问题,还没顾得上发展。如今在文化的层面上开始要扬弃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的优良的部分,这外国人就又蒙了。

玩文科,这西方的差距,不免差的太多了。中国古人都浪漫地把唯心玩到无、无穷了,根本没给西方留创新的机会。哪个唯心的论点不在《道德经》的覆盖范围之下呢?没有嘛!问题是《道德经》还谈了一些社会问题,这西方的唯心就更不行了。

唯心主义最近抬头了?

最近在网上看了一些有关介绍尼采的文章,竟然是大肆崇拜赞颂的。还提出来什么王国维、陈独秀、郭沫若等当年就赞同尼采的观点。这明显是要祸害小孩子的节奏。写这些内容的人明显脑袋里面少根弦,咋就没想想,当年毛泽东同志同意这事了吗?为什么不同意,而中国选择了辩证唯物主义呢?就你那点智慧,你同意不同意赞同不赞同又能咋的?

这些东西本来是作为了解敌人思想动态的知己知彼的一种研究内容,本应在专业的哲学研究领域内部研究的,如今在网上随便飞不说,还点击率很高,居然近乎一边倒的赞颂之词,可见影响之大,影响之坏。一点没有文化批判的态度。如果两天不看人民日报,就很容易被误导了。

满江红

毛泽东

一九六三年一月九日

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尼采的唯心,当年在西方起到的作用就是颠覆宗教文化,这为西方近代的数理文化抬头找到了突破口。尼采自己也擎受不住这种文化压力,晚年疯了。他的唯心哲学,在二战中被希特勒借鉴,结果世界生灵涂炭。从此西方避讳尼采的哲学就像见到鬼了,认可让上帝保佑,也不跟尼采玩了。

如今西方把这种落后的思想垃圾丢给中国,中国一帮没文化不懂历史的傻孩子居然以为发现宝了。

中国根本用不着这种东西。中国解决用数理文化替代图腾崇拜文化是在周朝,至孔子成为圣人,利用儒家的数理文化代替了类似宗教的图腾文化,这个历史与西方并不同。也就是中国在2000年前,数理文化代替宗教文化这事都解决完了。但之后,数理文化沾上了宗教文化的一些问题,所以,在中国的古代哲学史上,有儒教这个提法。但是,儒教在历史上从来没有成为西方意义的具有统治阶级能力的教。

网络文化是否也该需要一点文人的善意

至新文化运动,儒教被彻底的打倒,儒家思想的一部分成为传统文化层面的内容。刚才提那几个号称支持尼采的,也在文化批判之列。

西方的唯心哲学,通常是一个知识分子坐屋里杜撰的一些内容,西方自己都不敢进行社会实践了,西方的总统现在说话都是没事就说两句上帝保佑我们,而非唯心主义指导我们向前发展。这使唯心主义在西方的文化市场并不大,都当浪漫、玄幻主义色彩的小说、文学作品看了。这种东西传到中国,有些人还吹捧,这就有些不正常了。难道是西方的不良分子混进来,在搞文化颠覆?

先秦的古人所谓数理大一统文化的大致进展情况

由于近代数学水平的一点发展滞后,中国古代数理文化,没有与时俱进。这工作,西方帮助解决了一部分。

而基于较低数学水平的对中国古代的数理文化的理解,把祖宗那上千年的数学领先优势也给丢了。

太极解决了两个相互影响的因素产生的结果的动态表达;

八卦解决了三个相互影响因素产生的结果的动态表达;

64卦解决了四个相互影响的因素的结果的动态表达,当然在表达方面,其中有数学错误。而在数学建模方面,没有任何数学错误,仅仅是古人当时真没了解四维是个什么东西,也就有点唏嘘恍惚了。这个数学问题,西方暂时解决了一大部分。

五行解决了五个相互影响因素产生的结果的动态的表达;至于解决的对与错,是与非,现在数学并不敢表态。

这就是中国古代数理文化发展的其中的一个脉络,因为哪个古代数理都不是简单的说一件事情,兼容了一堆复杂的表达。前面一百多篇连载,你多少应该领略一点了。后人中往往有抓住大象尾巴聊大象,有的真给伏羲丢脸了。

网络文化是否也该需要一点文人的善意

一个事情,如果有五个主要影响因素,你说这个事情得有多复杂吧。我们整个这个号称发展了100多亿年的时空,用了四个因素已经数学拟合的七七八八差不太多了。

通常的事情分静态(这往往是相对的静态),动态(可以相对的静止),这些东西,古人都表达了,爱因斯坦用数学用表达了一下,简单明了一些。

通常的事情也就两个、三个、四个主要影响因素,其他因素的影响忽略不计了。但是有了概率数学、有了混沌数学的蝴蝶效应,有了能级迁越这些事实存在,有时候这些被忽略的因素也会变成主要影响因素,这是古人忽略的。现代西方人刚刚觉得数理文化挺好的,犯了中国古人一样的毛病。

西方数理文化的产物,质量体系(QC)的八法中,被笔者批的鱼刺图、脑图、还有层别法,出现的数理问题就在这里。西方搞iso9000认证的大企业,经济危机一来,该倒一样倒,因为资金链断了。质量没考虑这事,可对于一个企业,你质量上天了,如果忽视资金链的问题,一样完蛋。

也就是对于一个整体而言,不仅要考虑关联的主要因素的数量是否有欠缺,还要同时考虑这些要素的关联,而关联的方式不仅仅是太极模式了。

把古人考虑简单了不对,但是把古人考虑完美了就限制了发展。西方近代这一百年数理文化飞跃性的发展,没飞多高,还在古人的圈子里面,仅仅是表达的更准确、简化一些而已。

至于你个人在考虑事情使用几个因素,那就是你个人的水平问题了。

网络文化是否也该需要一点文人的善意

辩证唯物主义讲,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西方人近代的数理文化,依然存在古人僵化、禁锢的问题,或者说,一些人学来这些东西给学僵化了,因为把“西方”这两个字当图腾了。

东方古代流传千年的数理文化尚需检讨批判,西方现代的唯心数理文化在社会实践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就不需要检讨批判吗?

先秦的古人所谓数理大一统文化的用数学怎么表达?

至西汉五行被搬出来,这实际达到古代数理文化中数的模型的一个巅峰状态了。至此之后,这个模型没有被再突破。当你了解现代数学的发展,你就明白,为什么没有被突破了。数学对于五行,尚无肯定性的发言权。西方尚未解决天文下的n体问题。

那么,没有被突破的这个中国古代的五个关联要素影响的数理表达,中国人是如何表达的呢?笔者明天用数学模拟一下试试。这需要作图,有点耐心。

待续。。。。。。

这明天再说,利用波这种西式的数学方法来进行表达。当然,现代西式的波的祖宗是中国古代的太极,这是不用考虑的了。西方数学发展史中,波似乎是从石头缝里面蹦出来的,这明显在掩盖历史。不就学了点太极,数学性的理解了一下,不会说西方剽窃知识产权的。

中国古人的智慧在于,海纳百川的包容与兼容,阴阳一体的表达,就没给你留扯淡的空地方。无论这事往好了想,还是往坏了办,你都能引经据典找到几句支持的依据。这事有其优势,也有其麻烦。文人的嘴如果非善意的一歪歪,一碗鸡汤也能给你弄出大粪味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