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一个小孩子就如一块待人雕琢的璞玉,他长大后的样子便是受这一路上"雕琢"他的人所影响,在这个过程中若是所有人都对他进行精心雕刻那么他肯定将会是一块十分精致且美观的艺术品,但若是反之则成了一块平凡无奇的玉石。所以说孩子一生的成长路上最需要的是一些良师益友,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儿子从幼儿园回来,反复哼唱"儿歌",听清内容后宝妈怒骂老师

小文是一位温柔的宝妈,和丈夫婚后便在家做起了家庭妇女,在有了儿子后一家人过得更加幸福,丈夫对待自己和儿子都非常好。后来,儿子开始上幼儿园了,小文更加落得一身轻闲,平时没事就在家洗洗衣服做做饭,周末便和丈夫一起带着儿子一起出去玩。

又是一个周末,小文和丈夫一起带着儿子准备去游乐园,在去的路上儿子似乎又反复哼唱在幼儿园新学的"儿歌",当时小文一直在忙着做饭没太注意。今天闲来无事,小文便专心当起孩子的小听众来。

当听清孩子的歌词后,小文惊讶地发现,儿子唱的竟然是:"妈妈别上班儿,上班也赚不了几个钱儿",这不是在讽刺家庭妇女吗?于是问孩子歌曲是哪里学的,孩子竟然说歌曲是老师新教的"儿歌"。小文感觉气愤不已,当即就打电话去怒骂老师:"怎么可以这样教孩子!"

其实在很多时候家长都必须时刻注意孩子的一些小行为,因为这些小细节很有可能就会对孩子的三观甚至是人生造成巨大影响。家长肯定是不希望孩子的无意间就有了不正确的思想,

那么在平时生活中可以通过哪些小方法来了解孩子的一些想法和观念呢?

一、通过玩游戏来侧面观察孩子的思维

孩子肯定不会有意识地去察觉自己的思维和想法是否有问题或者不恰当,即便是他能察觉他也肯定不会将这些事主动告知父母。所以说父母可以经常和孩子做一些小游戏来看看孩子的内心,比如家长可以和孩子做角色扮演,互换角色或者互相扮演生活中认识的人,家长可以通过这样来看出在孩子眼中,自己是怎样的人或者老师同学是怎样的人。

二、主动和孩子沟通,并主要做一个倾听者,倾听孩子的内心

孩子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后,便会开始慢慢有自己的小秘密,家长想要孩子主动和盘托出肯定是不现实。家长最好慢慢和孩子拉近距离,以一个朋友的姿态和孩子打成一片,让孩子和自己无话不谈,畅所欲言,并且家长要有耐心倾听,即便中途觉得有何不妥都不要立刻打断,都可以让孩子说完再做评价。为了让孩子一直愿意和父母沟通,家长在给予意见的时候也要注意自己的语气,不要过于严肃。

三、了解孩子的"圈子",通过了解他身边的人来了解孩子

都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所以说想要了解孩子的内心,或者孩子究竟是怎样的人,家长那就要从他身边的人开始了解。孩子开始上学,身边的人便不再只是父母,她们有他们的朋友和同学老师,所以要了解孩子就要先了解他喜欢和哪些人一起玩,原因是什么。

今日互动话题:你会经常和你的孩子来一次心灵上的沟通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我是一名三岁宝宝的妈妈,育儿是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宝宝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更细致的关怀。大家在育儿过程中遇到问题都可以来找我共同探讨,一起解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