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并且当我想象一个人讨厌我时,就会对对方越来越被动,直到让对方真的讨厌我,然后再告诉自己“我的判断是真的。当你以后再去买衣服的时候,就会发现他们脑袋里的想法你一清二楚,在这种情况下,你就想尴尬也难了。

第一百零四封情书

文:城闭喧

上一篇我们讲到了社恐是因为害怕未知,当我们处于紧张害怕的情绪中时,我们就将自己的精力全都束缚在了自己身上,从而严重的损害了自己理解他人的能力。

你逐渐变得过分关注自己,而对他人缺少共情。当你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往往对自己的表现吹毛求疵,而对对方的了解,则完全基于想象。于是他人即是可怕的未知,这片未知以你自己设计的高标准时刻审视着你,并在你的想象中批评你、厌恶你、嫌弃你……于是他人即地狱。

如果我们能够去了解他人,逐渐弄清楚他们的想法、性格、行为习惯,那么这个人以及这类人都将不再可怕。

假如你去衣服店里买衣服会很紧张尴尬,你会想店员不要一直跟着你却不好意思说。你会想,店员会不会觉得你很墨迹。你会想,试了很多没有合适的,不买会不会很尴尬。你会想砍价又不好意思开口……

而改变这个最好的办法,就是你亲自去当些天导购员。当你面对过不同的顾客和不同的情况以后,一切都会变得简单。当你以后再去买衣服的时候,就会发现他们脑袋里的想法你一清二楚,在这种情况下,你就想尴尬也难了。

其他的人和其他类的人也同样如此,即使你没办法站在他们的位置,用他们的视角去看他们的想法,你也同样可以通过真诚和耐心的交流来逐渐理解对方。

当你了解过足够多的人时,就会发现即使是新认识的人,也可以在自己认识的人中找到参照物,形成合适的相处模式。

我曾经也是这样一个自我封闭的人,而我的改变则从我变成一个“倾听者”开始。

过去一年多时间里,我倾听过无数人的倾诉。我逐渐了解了不同的人是怎样看待事物的,甚至从一些跟自己相似的人身上,重新认识了自己。

于是当我真正有出门,面对你跟人交谈时,当我就要开始像过去一样开始恐慌时,忽然发现我所遇见的人,多数都是清晰可见的。

我能在与对方交往的过程中感受到对方的感受,我们可以怎样建立一份关系,再将这份关系向好的方向引导。这对于曾经孤僻被动的我来说,是一件非常开心并有成就感的事情。

另一方面,就像有些朋友说的,对浅层关系感到无所谓,却对更深层的关系感到紧张。

我非常能够理解这种感受,就像普通人之间的问候寒暄可以做到礼貌应付,但是若要再进一步,就会感到不安和紧张。

之所以对他人如此戒备,一方面源于过去一些失败关系里的负向体验,另一方面则源于对自己的不接受。

因为不喜欢不接受自己,所以很怕被别人看到这样的自己。

理所当然的认为:“认识我的人当然都会讨厌我。”并且当我想象一个人讨厌我时,就会对对方越来越被动,直到让对方真的讨厌我,然后再告诉自己“我的判断是真的。”

很多时候我们和他人最大的障碍,其实来自于我们对自己的偏见和误解。

就像有的朋友在与我聊天的过程中不断的向我道歉,并表示会尽可能较少“打扰”我的次数。

但事实上,我并没有感觉跟对方聊天有“被打扰”,相反,我觉得我们聊的很有意思。对那些问题的讨论也给我带来一些思考和启发。

所以我则当场表示很乐意跟对方交流,用“此时此地”的方式纠正对方对我的想象。

我推荐那些非常自卑的朋友,可以去做一些公益事业。

起初我收到一些感谢和夸奖的话时,我感到非常的羞愧和尴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感觉,是因为我们对自己“不接受”,所以当别人对你肯定时,你就会觉得羞耻和难堪。

但是当我经常收到一些非常真诚的长感谢以后,我逐渐意识到,“这个人正被别人喜欢着”是客观事实,不必推脱和感到羞耻。你完全可以接受别人的好意,甚至你也可以喜欢这样的自己。

自卑的人终有一天会认识到一个事实——这世界上对你最苛刻的人,就是你自己。

当我推门走出去以后,才发现自己见到的人都是那么的真诚善良,跟他们度过的时光都非常舒适和谐。

当你体验过一次亲密关系,就会发现一切并非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难。你值得你拥有的一切,你值得被爱。

希望遇见我的人,都能变得更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