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到元曲,可能很多人知道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这些你熟悉的故事,元曲里都能找到踪迹,并且已被广泛传唱,更多元曲作品和故事内容,可登录元曲鉴赏百科库学习查看。

知网全民阅读季|探寻元曲里的艺术魅力

对于唐诗、宋词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然而元曲,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艺术风格呢?

元曲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在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元曲有着独特的魅力,是我国文学史上一座丰碑。元曲不仅仅是一种文学创作,更兼有音乐、美术、建筑、雕塑、舞 蹈等多种艺术要素的一种综合艺术。元曲作品本身是打破诗词格律束缚为当时人们自由运用的文学创作体式;作为曲艺,元曲本身具有独特音乐格式,如元杂剧所用北曲宫调中的工字调、尺字调则是现代音乐中的C调、D调;以演员为中心的舞台表演则涉及到绘画、建筑、舞蹈、武术等方面的表演艺术。元曲不但是元曲作家们抒情咏志的载体,而且也是被广大群众所接受的艺术形式,在元代是最普遍的没有阶级限制的大众文化,它为元代带来了交流文化、思想的可能。

知网全民阅读季|探寻元曲里的艺术魅力

说到元曲,可能很多人知道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甚至元曲名篇《窦娥冤》、《西厢记》、《汉宫秋》、《墙头马上》。然而,下面这些你熟知的人物和故事也在元曲里有。

八仙过海——吕洞宾

《岳阳楼》全名《吕洞宾三醉岳阳楼》,主要通过仙人吕洞宾三次到岳阳楼度化柳树精和白梅花精成仙的故事,宣扬消极的出世思想。八仙之一的吕洞宾一日在蟠桃会上饮宴,忽见下方岳州岳阳郡有一道青气上彻云霄,断定必有神仙出现,便扮做一个卖墨的先生,来到长街市上,“百尺楼傍”。他蹑梯登楼,“凝望眼,离人间似有三千丈”。这岳阳楼,一边“翠巍巍当着楚山”,一边“浪淘淘临着汉江”。他来到楼上酒店之中要买酒吃,“趁晚凉入醉乡”。他对酒家供奉“招财的杜康”以使酒客日日常满,很不以为然,耐人寻味地唱;“自隋唐,数兴亡,料着这一片青旗,能有的几日秋光。对四面江山浩荡,怎消得我几行儿醉墨淋浪”。他酒量似海,把送酒的王弘、荷锄的刘伶、摸月的李白看做“尘俗辈”、“粪土墙”,根本不往眼中放。他用墨换酒,讥笑“浮生空自忙”,如墨“黑心肠”,“在这功名之上”。他请来酒保肉眼看不见的舞者、歌者、把盏者,唱得尽醉而睡,唤而不醒。

王志武编.古代戏剧赏介辞典·元曲卷.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第340-344页

才子佳话——王粲登楼

杂剧剧本。全名《醉思乡王粲登楼》。元郑光祖作。系据王粲《登楼赋》虚构而成。写王粲奉母命进京求官,父执蔡邕以其恃才骄狂,故意怠慢,暗中却叫曹植赠之以银,并将他推荐给荆州刘表。刘表因其过于矜傲,亦不予任用。王粲落魄荆州,遂登楼饮酒赋诗以排遣愁怀。最后在蔡邕帮助下,以向皇帝上万言策而得官。作品采用“故辱穷交,逼令进取”的结构俗套来铺衍剧情,缺少新鲜感。但故事抒发旧时代知识分子穷困抑塞的愤慨,很容易引起封建社会失意文人的共鸣。其中第三折描写王粲登楼遣闷,乘醉饮酒作赋,尤为情真意切,极受前人推崇。明清以来,不少写文人轶事的杂剧受其影响。

俞汝捷主编.中国古典文艺实用辞典.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第1048页.

西天取经——西游记里的故事

元末明初杨讷(景贤)作,一说为元无名氏作,北曲杂剧。写唐三藏西天取经的故事。共六本二十四折。剧情是:西天竺有《大藏金经》欲传东土,诸佛遣毗卢伽尊者托生于中国海州弘农县士人陈光蕊为子,待长大成僧,往西天取经阐教。观世音佛将是他的保护人。陈光蕊一举成名,除洪州知府,携妻殷氏赴任,被船家刘洪推入水中。刘贼冒名到任,并强迫殷氏为其妻。殷氏有八月身孕,为育儿报仇,只得委屈随顺。不久殷氏产子,唤作江流,刘洪逼她弃儿。

//吴新雷主编.中国昆剧大辞典.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三战吕布——三国群英

杂剧作品。全名《虎牢关三战吕布》。郑光祖撰。剧叙袁绍率十八路诸侯在虎牢关前聚会,合力攻打吕布,但因吕骁勇难敌,无法取胜。兖州太守曹操奉命去青州催办粮草,路过平原,会见在此任县令的刘备及关羽、张飞,力劝三人前去助战。刘、关、张来到虎牢关前,因位卑职微,受到元帅孙坚轻侮。恰逢吕布向孙坚索战。经曹操再三说情,孙才带三人迎敌。孙坚一战而败,逃入密林,衣盔为吕布所得,半路却被张飞夺回。吕布大怒,指名来战张飞,刘、关、张合力杀败吕布。袁绍为三人请功加赏,同时加封曹操。该剧本《三国志·吕布传》、兼采民间传说而成,情节与《三国志平话》相同,后世《三国演义》中“三英战吕布”一章即以此为基础。剧中刻画张飞形象,个性较鲜明,但曲词平板,与郑氏其它剧作差别较大。

//袁世硕主编;王志民,许建中,何锦山编著.元曲百科辞典.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第185-186页

这些你熟悉的故事,元曲里都能找到踪迹,并且已被广泛传唱,更多元曲作品和故事内容,可登录元曲鉴赏百科库学习查看。

知网全民阅读季|探寻元曲里的艺术魅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