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且张大人拉死的时间也选的很好,“至八月末,都城解严,凤翼即以九月朔卒”,八月底北京戒严状态解除,崇祯皇帝要秋后算账了,结果张凤翼把自己给拉死了,更搞笑的是和张凤翼一起的梁廷栋,这位老兄原来也当过兵部尚书,不过他除了搂钱也没有别的能力,他建议崇祯皇帝在征收辽饷(让百姓交钱作为朝廷剿灭后金的军费)外再征收剿饷(也就是还要百姓再交钱让朝廷去剿灭农民军),招致了全国人民的痛恨,于是这老小子只当了一年便被骂走了,后来又当上了宣大总督(总督山西地区的防务)这次后金军正是从他的防区攻进来的,真要算账自己也是死路一条,于是梁廷栋看着张凤翼吃大黄,他也跟着一起吃.......只可惜梁廷栋的身体素质比张凤翼要好些,等到张凤翼拉死以后他又多吃了十几天才拉死。可皇帝吩咐又不敢不从,于是搞笑的一幕来了,张凤翼率领着军队战又不敢战,退也不敢退,只能跟在后金军队后面眼睁睁的看着后金部队大肆屠杀,当看着后金人抢掠够了退回关外,张凤翼明白,就这种表现自己肯定难逃崇祯的责罚,崇祯皇帝可不是天启,这位爷杀人可从来不手软的,于是张凤翼就琢磨自杀,自杀没问题,可偏偏张大人选了个最奇葩的自杀方式“知不免,日服大黄药”,一边往北京走一边狂吃大黄,等到了北京,张大人已经拉了一路,总算把自己给拉死了.......。

在崇祯朝,兵部尚书是个苦差事。

崇祯帝性格强势而多疑,在位短短十七年足足换了五十个内阁首辅,人送外号“崇祯五十相”,但大家可能不知道其实崇祯一朝兵部尚书也换了不少,《明史》记载了“帝在位十七年间,易中枢十四人,皆不久获罪。”没办法,大明晚年内忧外患,除了连绵不断的旱灾和洪灾还有永远都剿不灭的叛贼和鞑子,关外有后金军步步蚕食,河南、陕西有农民军起义,朝廷局势一片糜烂让崇祯皇帝焦头烂额,战事不顺总得有个替罪羊吧?各地的督师、巡抚成了首要追责对象,而作为国家军事一把手的兵部尚书也逃不掉秋后算账。

(张凤翼,史上第一个因拉稀而死的兵部尚书)

所以大明末期的兵部尚书们都很痛苦,他们不但要承担巨大的心理压力(皇帝的逼迫,各地战事失败的消息)而且下场往往都很惨,罢官免职都是祖宗保佑,更多人则当了皇帝的出气筒悲惨死去:有因为是魏忠贤一党被杀的(崔呈秀)有被流放而死的(阎鸣泰),还有因为战事不利被杀头的(王洽),更有替皇上背锅丧命的的(陈新甲)。

虽然下场都不咋地,但这些人好歹都算是正常死法,不过也有例外,咱们今天介绍的张凤翼同志死法就非常奇葩。这位老兄任兵部尚书时间最长(五年),但在他当政期间国家战事却一塌糊涂,南边农民军攻破凤阳,一把火把老朱家的祖陵烧了个干净,北边后金军步步紧逼,山海关以北的领土已经全部丢失,后金军还时不时到中原地区劫掠一番,张凤翼自知罪责难逃,于是干脆天天吃大黄,活活把自己给拉死了......

您没看错,这老兄真是把自己给拉死了,有人可能对大黄这玩意不太熟悉,我来解释一下,大黄这味药材的特点是利尿退黄、清热通便、解毒消痈,所以很多人都用来治疗便秘,市面上还有大黄减肥膏,人们通过服用它来促进消化系统循环,达到通便瘦身的目的。但换句话来说,如果服用大黄不加节制,这玩意的功效就和巴豆差不多,拉稀起来止也止不住,活活脱水而死。

想自杀方法多得是,为什么偏要选这么奇葩的方式呢?拉死在茅厕里,想想都觉得重口味啊!您先别笑,张凤翼死的奇葩暂且不说,更奇葩的是还有个前兵部尚书,现任宣大总督梁廷栋陪着一起吃,于是哥俩对面而拉,先后去见了阎王爷......

(抗金英雄孙承宗)

其实在自杀前张凤翼这个家伙的运气简直爆表,我相信如果他在现代一定能中彩票,他的同事、抗击后金的英雄孙承宗曾很是不屑的评价张凤翼“才鄙而怯,识闇而狡,工于趋利,巧于避患”就是说这小子能力不行,心思不正,但就有一个特点:运气特别好。在万历年间时张凤翼担任广宁兵备副使,折算过来是军分区副司令员,那时候辽西还算太平,所以张凤翼小日子过得还挺滋润,不过天有不测风云,张凤翼还没把兵备副使的位子坐热噩耗传来:张凤翼的爸爸死了,按照当时的规矩如果双亲身亡,该官员必须要卸任职务回乡“丁忧”三年,所以再不满张凤翼也只能收拾行囊回家守孝。

三年过去后,张凤翼回来继续当官,可广宁兵备副使的职位早就被人给顶了,于是张凤翼只能“起右参政,饬遵化兵备。”去遵化军分区当负责人,您还别说,张凤翼反而还因祸得福。第二年广宁之战爆发,明军惨败,王化贞、熊廷弼退保山海关,大明关外土地尽数丢失,咱们想想看,如果张凤翼的老爸没死,他一定还在广宁当兵备副使,可能不是战死就是当俘虏,就算侥幸逃回也会被朝廷问罪,总之没个好下场。多亏老爹的死,这一劫张凤翼不但逃过去了,反而还加官进爵,没过多久辽东巡抚阎鸣泰升任兵部右侍郎,空出的职位由张凤翼填补,一跃成为辽东巡抚。

在叶向高的推荐下,天启皇帝以老师孙承宗为辽东督师总管关外军务,孙承宗锐意进取,希望收复大明在关外的领土,于是决心修复关外城池并派兵驻守,这下张凤翼不干了,如果城池修复自己这个辽东巡抚肯定要出关驻守,那不是把自己往火坑里推么!

于是张凤翼赖在北京打死不肯出关,并且提出要求:老子最多守守山海关,想让我到辽东去,休想!并且对孙承宗的政策百般阻挠,于是双方呼朋唤友互相弹劾,吵的不可开交,孙承宗是天启的皇帝,小皇帝自然有所偏向,正当张凤翼败局已定,马上要被皇帝责令前往前线宁远时张凤翼的妈又死了......

得,张大人,您未来三年都不用去前线了!更关键的是这场骂战最后由孙承宗阵营获得胜利,清算旧账时张凤翼的同党们或被降职或被免官,而这罪魁祸首,带头闹事的张凤翼反而屁事没有,这运气,实在是没sei了!

张凤翼的好运还不止于此,上次他爹死了,守孝归来的张凤翼捞了个辽东巡抚,这次老妈死了,蓟辽总督刘诏被罢官,张凤翼不但一步登天竟由巡抚当上了总督,并且在第二年当上了兵部尚书!

不过爸妈只有一个,等到二老都去世了,张凤翼的好运也到头了,本来关外就已经让张凤翼焦头烂额,可惜农民起义军们还不消停。公元1635年,李自成、张献忠等人攻破凤阳把老朱家的祖坟给刨了,虽然张凤翼不是当事人,但作为大明军事的总负责人,张凤翼难辞其咎,闯下如此滔天大祸张凤翼都打算自杀谢罪,好在崇祯皇帝宽宏大量并未追究。可没等他松口气,第二年后金军又来了,这些野蛮人攻破长城后在北京附近烧杀淫掠,残害百姓,首都告急,当然得有人带兵反击解围啊,派谁去呢?当然是兵部尚书,于是崇祯皇帝一道圣旨,由张凤翼率领各地增援勤王的部队去击退鞑子。

让我去?老子军备屁事不懂,要我去岂不是去送命么!可皇帝吩咐又不敢不从,于是搞笑的一幕来了,张凤翼率领着军队战又不敢战,退也不敢退,只能跟在后金军队后面眼睁睁的看着后金部队大肆屠杀,当看着后金人抢掠够了退回关外,张凤翼明白,就这种表现自己肯定难逃崇祯的责罚,崇祯皇帝可不是天启,这位爷杀人可从来不手软的,于是张凤翼就琢磨自杀,自杀没问题,可偏偏张大人选了个最奇葩的自杀方式“知不免,日服大黄药”,一边往北京走一边狂吃大黄,等到了北京,张大人已经拉了一路,总算把自己给拉死了.......

而且张大人拉死的时间也选的很好,“至八月末,都城解严,凤翼即以九月朔卒”,八月底北京戒严状态解除,崇祯皇帝要秋后算账了,结果张凤翼把自己给拉死了,更搞笑的是和张凤翼一起的梁廷栋,这位老兄原来也当过兵部尚书,不过他除了搂钱也没有别的能力,他建议崇祯皇帝在征收辽饷(让百姓交钱作为朝廷剿灭后金的军费)外再征收剿饷(也就是还要百姓再交钱让朝廷去剿灭农民军),招致了全国人民的痛恨,于是这老小子只当了一年便被骂走了,后来又当上了宣大总督(总督山西地区的防务)这次后金军正是从他的防区攻进来的,真要算账自己也是死路一条,于是梁廷栋看着张凤翼吃大黄,他也跟着一起吃.......只可惜梁廷栋的身体素质比张凤翼要好些,等到张凤翼拉死以后他又多吃了十几天才拉死。

但同样是拉死,两人的身后事又有所不同,张凤翼虽因消极怯战被免官,但因为“前剿寇功”,后来还算恢复了荣誉,但梁廷栋就惨了“法司定罪,廷栋坐大辟,以既死不究云”梁廷栋这小子罪不可赦!

您看看,同样是拉死两人的待遇都不同,也不知道梁大人地下有知是个什么感受!

作者:雨目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