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B-34属于手工操作的高平两用炮,炮重15吨,射速每分钟15发,射程16千米,射高6000米,初射速每秒850米,俯仰角80度,弹丸重13.5千克。他的70K全炮重1.75吨,射速每分钟160发,射程4千米,初速880米每秒,水平瞄速20度每秒,俯仰瞄速15度每秒,俯仰角-10至85度,旋转角360度,弹丸重0.732千克。

在前苏联时期,犯过很多现在看起来很搞笑的错误,比如说,苏联的指挥层从上到下都一致认为水面舰艇除了给对方增加一个打击的目标外,根本没有存在的价值,所以将这个方面的工作压到了最低。后来事实展示,一支缺少舰艇的海军根本就没办法对敌方造成真正的威胁。战斗舰艇中,有以航空母舰为基地的舰载攻击机、舰载歼击机、舰载反潜机、舰载预警机以及舰载侦察机和电子对抗飞机等;有战略导弹潜艇装备的潜地导弹,其它战斗舰艇装备的舰舰导弹、舰空导弹、反潜导弹和鱼雷、水雷、舰炮、深水炸弹、电子对抗系统;还有反水雷舰艇装备的扫雷具和猎雷设备。每艘战斗舰艇按其使命任务装备一至数种武器,并大多配有火力控制系统和指挥控制自动化系统。登陆作战舰艇除有各种登陆装备外,还装有一定数量的自卫武器。

事实证明:一直缺少舰艇的海军,根本无法与敌军造成真正的威胁!

在戈尔什科夫的带领下,凭借苏联优秀的底子和巨大的投入,重新让苏联的水面舰艇重新回到了巅峰。其中的一个代表就是基洛夫巡洋舰,“基洛夫”级排水量8450吨(Bis型为9040吨),舰长186.9米(Bis型为181.3米),舰宽17.5米(Bis型为16.3米),吃水6.1米(Bis型为5.74米);动力系统为两台意大利生产的蒸汽轮机,总功率110000马力,“基洛夫”级采用长首楼结构,首楼一直延伸到前烟囱末端;两根巨大的向后倾斜的椭圆形烟囱位于舰体中部,且间隔很大,中间是一部舰载机的弹射器;舰桥共有三层,且相对低矮,驾驶室位于第三层2号主炮后,其后有一根大型的“A”字形四角主桅,上置一部测距仪。这根大型主桅是区别26型与26比斯型的最重要的特征。紧随后烟囱的还有一根细小的三角后桅。“基洛夫”级装备三座三联装B-1-P型180毫米舰炮。

事实证明:一直缺少舰艇的海军,根本无法与敌军造成真正的威胁!

该炮身管长57倍口径,使用MK-3-180型炮塔,分别布置在舰首的A、B炮位和舰尾的Y炮位。该炮的炮管长10345毫米,炮塔重247.4吨,最大俯仰角40度。射速每分钟6发,初射速每秒920米。最大射程约35千米,最大有效射程18~20千米,弹丸重量约100千克。它的整体设计非常紧凑,可以说有效的利用了船上的任何一寸地方。甲板上的舰岛分部在后方,而前方是整艘船火力的集中地,除了各种导弹,还可以搭载直升机,而居住区在中部,布局堪称经典。26型最初的副炮是六门单管56倍口径的B-34型100毫米舰炮,集中安排在后烟囱两侧的武器平台上。B-34属于手工操作的高平两用炮,炮重15吨,射速每分钟15发,射程16千米,射高6000米,初射速每秒850米,俯仰角80度,弹丸重13.5千克。防空武器包括舰桥顶部3门单管46倍口径的21K型45毫米高炮和尾楼上层建筑末端等处密集布置的5门单管67.5倍口径70K型37毫米高炮。

事实证明:一直缺少舰艇的海军,根本无法与敌军造成真正的威胁!

在基洛夫时代之前,苏联军舰几乎没有考虑过隐身性能。苏联海军战舰无一例外的甲板堆满了各种杂物。但是到了基洛夫的时代,虽然也有为数众多的天线,但是电子天线基本上被集成到了中间的主桅杆上,整体外形为内倾斜构造;和凌乱的苏联其他舰船相比,基洛夫级的前后甲板相当光滑。他的70K全炮重1.75吨,射速每分钟160发,射程4千米,初速880米每秒,水平瞄速20度每秒,俯仰瞄速15度每秒,俯仰角-10至85度,旋转角360度,弹丸重0.732千克。这在现役武器系统中射速是最高的。对付低飞的反舰导弹时最大射程为4000米,对付轻型水面目标时最大射程为5000米。初速900米/秒,重量1.8吨。装备有雷达和电视探测及跟踪系统。任何一艘舰艇也不想遇到这样一个恐怖的武器,但是自从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拥有了他,却没有足够的资金来维护,所有的武器设施也得不到必要的升级,现在已经因为过于老化而被封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