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刘泽清部:驻扎在山东,1万人上下,作战经验丰富,没有经历过大战,战斗力一般。左良玉部:驻扎在武汉到九江一带,号称几十万,能战的在三四万上下,但是多部结合体,而且左的嫡系在朱仙镇会战损失殆尽,基本不具备大战能力。

有一个军事常识:军队从来依靠的不是数量,是质量

经过开封会战、松锦决战、郏县会战三大战役,明军的边军精锐、秦军基本损失殆尽,关宁军页损失惨重。不再有作战的能力。

剩下九边还有五六十万部队,但能打的有作战经验的早就没了。平时这样的部队唯一能做到的就是摇旗呐喊,遇到强敌就四处逃跑或投降。

基本都是废材。当然崇祯也不是一点兵力也没有。还有五大主力:

勇卫营:全编12000人左右,黄得功、周敦吉都是该部出身的大帅。军饷充足(在明末很奢侈了),战斗力强悍。在李自成到北京的时候,一半之前已经在襄阳被全歼,一半在长江以北防御作战。

关宁军:经过松锦会战,关宁军实力受到重创,经过吴三桂整顿与扩兵,最高时达到四万以上,在1643年9月与清军作战损失一万上下。此时大致有战斗力的在三万上下,精锐骑兵1万多。

唐通部:八千余人,距离京师最近。经历过几次大战,战斗力有限。

刘泽清部:驻扎在山东,1万人上下,作战经验丰富,没有经历过大战,战斗力一般。

左良玉部:驻扎在武汉到九江一带,号称几十万,能战的在三四万上下,但是多部结合体,而且左的嫡系在朱仙镇会战损失殆尽,基本不具备大战能力。

这五支部队,总数大致在10万人以上。但分布在辽东、京郊、山东、湖广、南直这个广大的区域。

李自成兵临北京城下的时候,崇祯的百万大军哪去了?

(五支军队基本分布在这五个区域)

入援

崇祯也想调诸将入援。给了衔。

封辽东总兵官左都督吴三桂平西伯;

平贼将军总兵左都督左良玉宁南伯,畀其子梦庚平贼将军印,功成世守武昌;

蓟镇总兵右都督唐通定西伯;

凤庐总兵左都督黄得功靖南伯;

山东总兵左都督刘泽清进实职一级;

李自成兵临北京城下的时候,崇祯的百万大军哪去了?

(李自成到了太原,崇祯才叫诸将,你说谁快)

崇祯给的待遇也很高,爵位都给了。他也知道紧急了。但不是来不了,就是不靠谱。

3月1日诏唐通,唐通来了,3月14在居庸关投降;这时候招吴三桂,吴三桂只到了永平。其他更没戏了。

总结:

崇祯理论上还有百万大军,实际上能打的也就十来万,而且分布在广大的作战区域内,加上军阀化。所以基本不会入援或者直接投降。也就是说三大会战后,崇祯基本已经不具备拥有天下的能力了。

参考文献:

《崇祯实录》

潘星辉《明末勇卫营

顾诚《明末农民战争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