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祥裕以風水視角重新發現嘉應觀之美

曾祥裕 曾海亮

黃河是華民族的母親河。中原大地與黃河朝夕相處,黃河水既有溫順的一面,也有暴怒的一面,其性溫和時造福神州,其性發怒時,則天下無寧。我在河南行走到焦作武陟時,一座與治黃息息相關的嘉應觀崛起在黃河邊上。它彰顯清代治黃的功績,也反映了中國人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生存智慧。

我僅從風水角度解析嘉應觀的選址和佈局,重新發現嘉應觀之美。

嘉應觀位於武陟縣城東南十幾公里處的二鋪營村東,現在二鋪營鄉也更名爲嘉應觀鄉。

黃河暴怒時是中華民族生存之患,歷史上黃河這條桀驁不馴的巨“龍”,無數次抖動它渾黃的身軀,奔騰咆哮,任性地衝開堤壩,氾濫成災。歷代皇帝把治理黃河當作重大的民生工程。

“河漲河落維繫皇冠頂帶,人心泰否關乎大清江山”,康熙皇帝的話道出了黃河與國家穩定的關係。爲了把黃河治好,歷史上不少帝王宵衣旰食。

清康熙帝非常重視黃河治理,曾以三藩、河務、漕運爲三大事,書寫在皇宮的房柱上,六次南巡均到治河工地勘察。雍正皇帝重視黃河治理不讓乃父。

黃河頻頻在武陟決口,讓這個地名載入史冊。

爲何武陟成了黃河決口的重災區?

從地理位置來看,武陟以上,黃河穿山越谷而來,不易爲患,被稱爲“銅頭”。武陟以下地勢平坦開闊,河道左右流處是爲“豆腐腰”,常釀成大患。康熙六十年到雍正元年,3年之間黃河在武陟地段4次決口。洪水如脫籠野馬橫衝直撞,勢不可擋,不僅淹沒了新鄉、彰德、衛輝等地,而且經衛河入海河,直逼京津。

雍正一上任首先派出重臣堵復黃河決口,堵口成功後,命人建造嘉應觀。雍正二年河道副總督嵇曾筠常駐嘉應觀,主持河南、山東河務。嘉應觀成爲治黃指揮中心,雍正七年移駐濟寧後,彰衛懷河務道仍駐武陟。

嘉應觀的選址有風水講究。

一爲功利性紀事建築。

雍正皇帝在武陟築壩堵口成功後,登上帝位,不久便敕建嘉應觀,其目的,一是彰顯自己治河的豐功偉績,二是希望永保黃河安瀾、大清江山永固。在治黃取勝之處建立標誌性建築,在情理之中。

二有“攆風水”之說。

據傳說,在太行山南麓,黃河北岸的孟、溫、武境內,有一條黃土陵帶,時斷時續,蜿蜒曲折,人們叫它清風嶺。它是一條土龍,從陝西黃帝陵東去,穿黃河在無山石之處漸露身形。從武陟縣的城子、草亭、方陵等村潛過沁河,所過之地全部隆起,之後,它又東行至現今嘉應觀所在位置,這片地方上空紫氣環繞、彩霞奪目,有出真龍天子之象。

消息傳到北京,雍正皇帝遂派欽差前來暗訪。欽差發現祥瑞徵兆,立即奏報雍正。正爲黃河氾濫民不聊生而着急的雍正皇帝接到奏章後,十分驚慌,隨即下令建造龍王廟以截住這股風水。

黃淮諸河龍王廟,是按照雍正皇帝的旨意仿故宮建造的。雍正元年開工,三年完工。雍正親敕建嘉應觀觀名,又是寫碑文,又是題匾額。怕壓不住龍脈,又在總穴位上開挖深井,並鑄以兇猛絕倫的河蛟坐住井口,再以巨型銅碑壓之。還不放心,又在銅碑頭上雕三龍,在親書碑文上蓋玉璽,並在亭頂造置“皇冠”。

至此,這個地方的龍脈被挖斷,風水被破壞,真龍天子最終沒有出世。當地流傳的“攆風水”之說也許只是一段傳奇,但是它爲嘉應觀增添了一抹神祕的色彩。

三是依照風水的背山面水原則來選址。

嘉應觀北靠連綿不斷的太行山,南臨滔滔不絕的黃河水,從清《武陡縣誌》嘉應觀位置圖中可看出, 嘉應觀之後正對着後面太行山的一個山頭。這很明顯體現了它的選址時,所倚龍脈爲雄健太行山的一個秀峯來做靠山。

後有靠山,西有沁河過堂水,注入黃河。前面爲開闊地。但其東西兩側無護砂,爲了彌補左右空缺的風水缺撼,在其兩側分別建了道臺衙署和河道衙署,以形成聚氣斂氣的格局,

四是嘉應觀鎮水口。

沁河是黃河中下游重要支流之一,發源于山西省沁源縣太嶽山南麓的二郎神溝,經安澤、沁水、陽城、晉城進入河南濟源、沁陽、博愛、溫縣至武陟白馬泉匯入黃河,全長485公里,落差1844米,流域面積13532平方公里。沁河防洪與黃河息息相關,遠在宋金時期就有黃河都巡河官兼沁水事。自明清以來,均將沁河防洪與黃河統一管理。

武陟縣的沁河河口爲“豆腐腰”,也是與黃河交匯的水口。在水口處往往會建水口塔或水口廟鎮水口。嘉應觀也是風水建築。其存在的風水意向就是鎮水口,也是讓疲軟的“豆腐腰”挺起來。

嘉應觀的建築佈局也有風水講究。

建築學泰斗梁思成先生說:“我國寺廟建築,無論在平面上,佈置上或殿屋之結構上,宮殿住宅等素無顯異之區別。蓋均一正兩廂,前朝後寢,綴以廊屋爲其基本之配置方式也。其設計以前後中軸線爲主幹,而對左右交軸線,則往往忽略。交軸線之於中軸線,無自身之觀點立場,完全處於服用地位,爲中國建築特徵之一。”嘉應觀的佈局特點是嚴格遵循這一原則。

嘉應觀的主軸線上有三進院落,第一進院落是由軸線上山門和嚴殿與東西更衣殿圍合成的空間,第二進是軸線建築嚴殿和中大殿與東西龍王殿圍合組成的空間,第三進院落是軸線建築中大殿和禹王殿與東西雷公殿與電母殿圍合成的空間,

嘉應觀集宮、廟、衙於一體,建造時仿故宮的佈局設計,嚴格按照《工部工程做法規則》建造,特別御碑亭造型獨特,六角重檐,傘形園頂,金黃色琉璃瓦覆頂,酷似清朝皇帝的皇冠。

此外,嘉應觀是集清代官式建築和地方特色爲一體的建築羣,其中軸線上祭祀部分的建築官式特點特別濃厚,而東西跨院的地方特色卻又十分鮮明。

從中軸線依次遊覽,無不發現風水“過白”手法的運用 。

所謂“過白”,就是後棟建築與前棟建築的距離要足夠大,使處於後進建築中的人通過門樘可以看到前一進的屋脊,即在陰影中的屋脊與門樘之間要看得見一條發白的天光,此做法稱之爲“過白”。

學者何建棋在《潮汕民居研究》一文說,潮汕地區傳統建築的間距要求,是站在後廳神龕前,能在後廳封檐板以下的視野裏,望見前座建築的完整畫面,並且,前面那座建築屋脊上,還要有一線天空被納入畫面。

“過白”要求留有一線藍天,對於房屋殿堂建築是有實用價值的。那一線天,關係着房間內的採光納陽。同時,納取一線藍天白雲,更有舒展畫面的重要作用,使得畫面中的景物不僅是完整的,而且是舒展的。在建築羣軸線上,諸如牌坊門、門樓等,形成“過白”景框的舉目點,並不在室內。留天的目的也就不是爲了採光,而全出於對景框畫面的考慮。畫面所取,如果形缺,犯忌;即便完整,但過於侷促而有壓迫感,也不吉。這是舊時風水之說的持論。

拋開風水來看"過白",它實際上反映了在建築物空間組合方面,古人審美經驗的運用。

來到嘉應觀,還不可不瞭解其“三絕”、“兩大謎”。

“三絕”:

一是高4.3米的御碑列全國銅碑之冠。

御碑亭,一進大門迎面就可以看見它,傘形結構,上頂寶珠,黃色琉璃瓦,看着有點像清朝皇帝的皇冠。這亭子裏面藏有全國獨有的國寶“中華第一銅碑”。

亭子的對聯上寫着:“河漲河落維繫皇冠頂戴,民心泰否關乎大清江山”御碑亭裏的高大銅碑,高4.3米,24條龍纏繞其間,象徵一年24個節氣。碑文由雍正皇帝親筆御書,蓋有“雍正御筆之璽”,11行431個字的碑文記載了黃河的地理面貌、流域歷史、水患與治理情況,強調黃河與百姓、黃河與朝廷的利害關係,對黃河的治理和建造嘉應觀的緣由加以說明。非常精緻。

碑下壓着的是傳說中的“河蛟”,龍頭、牛身、獅尾、鷹爪,它曲身回首,二目圓睜,吞雲吐霧,大有翻江倒海的氣勢,被認爲是黃河氾濫成災的禍根,用刻有二十四條龍的巨碑壓住,寓意黃河不再氾濫,也可見雍正治河的決心。

據說,碑下有一水井與黃河相通,每遇黃河漲水,井水就會從蛟龍眼中冒出,當地人在此觀察水情,瞭解黃河水勢十分靈驗,堪稱奇事。

經測,御碑亭:子山午向兼壬丙。

二是大王殿天棚上的65副滿清彩繪龍鳳圖,構圖古樸典雅,色彩鮮豔明快,意蘊深沉幽遠,充分體現了滿清民放的獨特文化氛圍。

經測:癸山丁向兼子午。

三是鐘樓上的銅鑄,鐘上鑄着八卦圖,能奏出不同的聲音。

導遊說,當你站在銅鐘前,找到你老家所在方位,連撞三下,可保佑你及家人身體健康。我聽後,欣然撞鐘,悠揚的鐘聲飄蕩在藍天白雲上,帶着我向遠方親朋好友的祝福飄向遠方。

“兩大謎”:

嘉應觀的一個難解之謎是它的中大殿。

兩百多年來,即便是在兵荒馬亂無人看護的時候,這個大殿也不結蜘蛛網,不落灰塵,連鳥蟲都不進。

第二個謎爲“齊縫牆”。

嘉應觀的禹王閣是個高18米的兩層樓,兩百多年來,這個位於地震帶上的建築經歷多次地震一直屹立不倒,專家認爲,這應歸功於其具有防震功能的“齊縫牆”。

一般的磚瓦建築,牆體都是磚與磚相互咬茬,而禹王閣的後檐牆互不銜接,獨自向上,故稱“齊縫牆”。

民間流傳着這樣的傳說,當年雍正皇帝下旨挑選工匠,當地在數百個能工巧匠中選中謝旗營的王氏三兄弟,老大壘東山牆,老二壘西山牆,老三壘後檐牆,三個人各調各的線,各砌各的牆,完工後,監工發現三堵牆互不銜接,容易倒塌,認爲是對禹王的不忠,於是將三兄弟打入死牢。兄弟三人在獄中向皇帝申冤說,我們不是對禹王不忠,而是想到地殼有軟有硬,一旦地震發生,這樣的建築會起到防震作用。於是皇帝放了三兄弟。

二百多年來,嘉應觀經歷了三次大的地震,仍巍然屹立,這引起了當代建築學家的關注和研討。專家認爲,這種“齊縫牆”實際上是現代建築概念中的“沉降收縮縫”,的確具有防震作用。

游完嘉應觀時近中午,我們一行驅車行走黃河防洪堤壩上,幾經周折,找到黃河邊一個漁船,面朝遼闊的黃河,吹着河風,喫着鮮美的黃河鯉魚等美食,其樂融融!是爲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