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日、3日,2018年(第五届)中小学校长论坛在北京召开。本届论坛以“走进课堂,提高质量”为主题,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行政领导、名校校长和特高级教师等,就此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寻求解决之道。

2018(第五届)中小学校长论坛闭幕

戴家干致辞:深化改革,共探教育新路

2018年11月3日下午,2018年(第五届)中小学校长论坛高端报告在一零一中学礼堂举行,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戴家干在闭幕时致辞:

经过两天的精彩发言和讨论,2018(第五届)中小学校长论坛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即将落下帷幕。在此,我谨代表论坛主办方北京圣陶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院,对您关于会议的热心支持及深度参与表示诚挚的感谢!

连续五届,持续八年,“全国中小学校长论坛”素有声誉。回顾历届,组织和搭建推动教育各方的沟通与交流,学习和思考国内、国外教育宏观形势,探讨和分享基础教育领域专业化、国际化未来发展方略,一直是我们中小学校长论坛的办会初衷。

这一次,我们围绕“走进课堂,提高质量”的会议主题,在六所荣获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成果一、二等奖项目的学校设下分论坛会场,聚焦中小学教育,共享中外行业动态。论坛形式出彩、内容丰富,包括主旨报告、名校考察暨分论坛、主题演讲、高端报告等十多场活动,是一次交流分享、探讨争鸣的盛会,与会嘉宾共融共享、互学互鉴、相互交流、相互启迪,既有共识,也有讨论,这为我们带来了许多新的思考,新的启示,新的借鉴。

论坛期间,总计80多位特邀嘉宾发表演讲与致辞,千余位校长、专家学者、代表参会、交流、合作,百余家媒体深度参与、同步直播,预计线上线下总覆盖人群将超过百万人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能够取得这样丰硕的成果,我感到由衷的高兴。

教育工作既是人民群众的现实关切,也是国家民族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从“有学上”向“上好学”的转变,对教育工作提出的要求更高。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

本次论坛大会正萌芽于兹,立足帮助广大教育从业者准确把握新形势新要求,全面开创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引向深入,以新思想引领教育发展新征程。

建设教育强国,时不我待,任重道远。教育改革永远在路上。面对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作为教育者决不能有歇歇脚、松口气的思想。在这一方面,我们愿继续与诸位同仁保持密切协作,为实现和激发新时代的教育活力作出新的更积极的贡献。

会上问题的讨论不应随着会议的闭幕而结束,学界、业界还需进一步开展研究和交流,进一步从理论和实务等方面为应对问题提出周全、深刻的方案建议。

作为此次论坛的学术指导单位,北京圣陶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院在论坛大会中所起的作用,是权威性的根本保证。这种作用是从始至终的,是不可替代的。我要再次感谢到场的嘉宾,感谢所有为大会做出积极贡献的领导和朋友。

共商教育规则建设,积极为新时代的教育建言献策,在座的校长朋友义不容辞。期待在下一届论坛上,我们再见!

2018(第五届)中小学校长论坛

中学组演讲集锦

2018年11月3日上午,中学组分论坛在北京一零一中学召开,以下是各位校长的精彩发言。 

《课堂上发生了什么》

王铮(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校长、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副会长兼中学教育信息化专委会理事长)

为什么同一个老师,他讲课讲的好还是坏也罢,但是同时学习的学生有很大的差别?固然有基础问题、有能力问题,但是有很大程度是他的心态、状态问题。可能学习好的同学他非常自如,愿意回答问题,但是有一些弱的同学能不能在课堂里边得到可以得到的东西,而不是更多的压抑和逃避?我想这个课堂安全感的问题,应该是我们在课堂教学里边特别要关注的一个较为基础、较为底层的问题。

《学科体系 学习逻辑》

马景林(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四中校长)

一个是应该让教师端正认识,在新的一轮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这是教师进行自我改变调整,回归教育规律的特别好的时机,老师应该主动抓住这个时机。第二让教师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第三,构建以学科内容、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为基础的内容体系,人家不认同我们的教育专业化,怎么走向专业化道路?内容体系应该建立起来。第四,学校日常的校本培训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第五,我们真的要关注技术,关注深度学习大数据,使之成为我们教育新手段的重要意义。

《课比天大——我的教学理念》

钮小桦(北京市第二中学校长、北京二中教育集团理事长、北京市教育学会副会长、正高级教师)

我们的课堂最缺少什么?我认为缺少学生的质疑,缺少学生的发现和学生的兴奋度。如果我们把这个课作为常态课来听的话,你会发现这个课堂死气沉沉,基本上老师都是按照自己的思路引导学生,学生没有质疑、没有批判、没有问题、没有发现性的学习过程。这是我们国家课堂教学最核心的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孩子没有创造力?因为你课堂没有培养他的创造力,他要有创造力,就必须要有质疑,有发现,要有独立的见解才对。

《教学育人:探寻学科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

唐江澎(全国政协委员、江苏锡山高级中学校长、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其实我们今天的课堂,从我的观察而言,一种走向是指向于人的精神的完整成长,我们可以称之为人的课堂。而另外一种是指向于眼前的分数的提升的,我们可以把它叫做分的课堂。如果我们过多的去关注课堂里面发生的基本的技术,关注提高我们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一些手段,枉顾课堂教学的价值追求的话,知识本身所拥有的那种育智育德的价值和审美的价值未必能够发展得非常充分。

《课堂改变,学校改变》

易国栋(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校长、成都市特级校长)

现在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是建构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反思型课堂。刚才特别强调我们成都七中的办学思想,我们办学思想的核心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的课堂教学改革的目的,最最关键是什么?是让学生思维动起来,并积极培养批判性思维。这样,课堂改革目的实质是转型,是观念的转型,从知识中心、教师中心转向能力中心和学生中心。

《海亮教育的理性发展》

叶翠微(海亮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海亮教育管理集团总裁、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我们海亮是追求孩子成长的价值最大化,我们期待教育就是一定要将人性、理性和灵性,聚合成一道曙光,开发孩子人生的一线天。海亮是这样的追求,我们追求的是人,人的完整与完整的人;我们追求的是人,人的幸福与幸福的人;我们追求的是人,人的未来与未来的人。我们会这样出发,怎么出发?我这里有一幅漫画,就是中国一批学霸智商在150左右的,过迷宫,三只都没有过去,然后就像我们一样,开会。会开了以后怎么玩?校长蹲下,老师跟上,让孩子发现诗和远方。

《校长教学领导力的提升》

代蕊华(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北京圣陶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作为校长来讲,权力的来源过去更多关注职权性的影响力,而忽略了或者没有把非职权的权力放在重要的位置。我们谈论教学领导,而不是教学管理,我们关注的不是细节的、具体的教学、学籍、日常管理工作,而更多关注的是一种引领、是一种带动、是一种作为校长来讲,越来越趋向于专业的工作者,这时候如何体现出你作为校长的专业性?同样作为教育管理干部,作为校长和局长有什么区别?而这个区别更多体现在对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帮助、对于课堂行为的指导上,而这点恰恰是树立你作为校长这样一名专业工作者的一项重要的内容。

2018(第五届)中小学校长论坛

小学组演讲集锦

2018年11月3日上午,小学组分论坛在北京一零一中学召开,以下是各位校长的精彩发言。 

《高新全人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变革》

王志宏(陕西西安高新国际学校校长)

教育是民族的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全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得益于教育立国。人才兴则民族兴,人才强则民族强。每一位校长只有明晰新质量是教育方向,只有聚焦课堂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校长课堂教学改革的领导力,只有主动承担起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责任与使命,我们中国的教育才会迎来一个姹紫嫣红的春天。

《“学习”是需要学习的》

刘可钦(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校长、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我们再去看今天的儿童,我们学生学习无论在什么课堂上,无论在学校做什么样的活动,我们最重要的宗旨是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什么是好奇心和求知欲呢?一位专家说了,他说这是孩子能够面临那样的事物,有那种冲动、新鲜感和兴奋感。我们就要保护孩子这样的好奇心和兴奋感。这样的话,我想我们课堂的改革,我们老师教学方式的变化,我们孩子学习方式的多样化都要围绕着学会学习这样一个主题去做。而学会学习,这种学习是伴随着你学习的全过程。所以,我说'学习'是需要学习的。

《享受七彩课堂 四声文化绽放》

郑瑞芳(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特级教师)

走进课堂的时候我给老师们提了这样几种理念,一个就是打开教师心中的黑匣子。比如今天就学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上来就让孩子知道这个目标,要打开教师心中的黑匣子。还有就是好好说话,我们有的老师表现得非常好,我就说你说话是什么态度,就取决于你今天在课堂上是什么角色。如果你觉得你是老师,你就得教学生,你就拿腔拿调,如果你觉得你跟孩子是朋友,你就好好说。从你的语气就决定了你是什么角色,所以要让课堂回归自然。我们也不愿意听那样不自然的课堂,既假又累,所以说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地方。

《提高教师质量是提高课堂质量的根本途径》

李明新(北京小学校长、北京市教育学会副会长、特级教师)

思考教师和课堂教学质量的关系问题,我想提高课堂质量的最终诉求是提高教师素质。我们说,一个剧本写成了,要演出。这个剧本在台上展示的时候谁决定这个剧的质量?一个是导演,但更重要的是演员,演员的素质。所以,有的导演为什么着急,就是他理解的这个剧本在演员的身上体现不出来。同样,一所学校的教育质量,一节课的教学质量,决定因素是老师素质。

《提高质量功在“学-教-课”》

刘飞(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校长、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提高质量功在“学-教-课”,我一直在思考,我们教师应该带着什么走进课堂?学生应该带着什么走出课堂?我也在思考什么是真正的教育质量。2003年OECD组织发布了一个报告,叫《素质教育让孩子能够成功的生活,能够呈现出健全的社会》,我感觉这个挺好。什么是什么的教育质量呢?可能就是我们追求的成功的生活、健全的社会。

《研究课堂,校长永恒的主题》

孙双金(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校长、特级教师)

当然情趣浓一点,我认为最好的课堂是好玩的课堂。我出去讲课,上完以后不下课,小孩子说校长你给我们上到晚上12点。为什么小孩子不愿意下课,因为我逗他们玩,笑声不断,一个老师要会逗孩子,会逗孩子的老师是具有童心的,所以有种思想理念叫做童心母爱。这个角度上说,我认为童心胜过爱心。一个只讲爱心不懂儿童的人,他的所谓爱心,实则以爱的名义扼杀学生,一个懂童心的人胜过爱心。

《学校的挑战——基于学习变革的思考》

陈罡(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小学校长、特级教师、教育部首期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学员)

我们现在正在追求一种什么样的学习呢?我们希望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未来我们更希望以共创和创新为中心,来实现学生真正的发展。所以我想这可能就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最大的挑战,就是学习发生了变革。就像前面有的校长也提到了,今天这个时代,现在的学生所占有的资源,他所取得的信息,有的时候还会超过我们的老师。

(本文由教师帮-小磊哥提供)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第一时间获取教育行业最新资讯和深度分析

分享“教师卓越发展智慧”与“学生健康成长方案”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联系我们加QQ:2636915649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查看历史消息”轻松阅读更多文章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