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歌、戏法、鼓扇、拉花,毛绣、绳编、面人、剪纸……12月4日下午,“2018省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在石家庄市宁源小学举办,欢快有趣的非遗表演和新奇好玩的非遗制作,让孩子们度过了一段有趣、有意义的“非遗时间”。

在粗犷朴实、欢快跳跃的休门吹歌《吹咔戏·戏曲大联奏》的乐曲声中,非遗演出拉开了序幕。随后,南花园民间戏法、赵州扇鼓、京东大鼓、井陉拉花、吹糖人表演依次亮相,赢得了孩子和老师们的热烈掌声。

特别是省级传承人马青旺老师带来的吹糖人表演让现场的气氛顿时嗨了起来,孩子们纷纷举手走上舞台,同马老师一起吹糖人,近距离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舞台下,主办方特意组织了石家庄毛绣、高粱秸秆工艺、栾城布拼、草编、李氏传统玩具、面人、无极剪纸、锔刻瓷技艺等十七个传统手工艺项目的传承人,带着自己的作品与孩子们进行面对面交流,体验非遗产品的现场制作。每个展示摊位前都被孩子们围得水泄不通,沉浸在传统手工艺作品的乐趣中,久久不愿离去。

该活动由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石家庄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石家庄市群众艺术馆共同举办,旨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弘扬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省会文化建设内涵,发挥传统文化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增强广大青少年的文化自信。

接下来,12月5日、6日、7日下午两点,“2018省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将陆续走进桥西实验小学(13个班现场非遗教学)、雅清小学(室内展演展示)、和平东路小学(室内展演展示),让更多的学生了解省会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激发他们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主动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来。

■文/河北青年报记者张翠平 通讯员崔英杰

■供图/石家庄市群艺馆王麟

版权归河北河青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