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太原网友力量太强大!山西物价部门介入调查!检车费涨价要凉凉!

点击上方蓝字,免费订阅

太原风向标

太原新鲜事 热点 政策 拆迁

好消息!

针对太原市此次机动车检测费用上涨,

山西价格监督部门已着手调查

山西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已经关注到了此事,并展开了前期的调查工作。太原各机动车检测机构是否存在价格垄断协议,还需要通过依法依规调查才能得出结论。

10月10日,山西便民在线刊发《涨价幅度近200%,检车费大幅上涨,如今审车要花这么多钱?》

国庆节后,太原25家检测机构集体涨价,涨价幅度近200%,达到420元-470元。价格明显高于周边城市以及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

检车场集体涨价在坊间引发持续热议,饱受广大车友“吐槽”:集体涨价,这些检测机构是否利用了特定行业垄断地位进行涨价?

“节前他们(各检车场负责人)就商量涨价,节后(国庆节后)就统一长了”据知情人士透露。

涨价时间、涨幅几乎一致 具备串通涨价的表象

太原市各机动车检测机构涨价后的费用基本定在420元-450元,相互不差30元,涨幅基本一致。

而律师解释,若涨价行为是市场行为,各企业对于价格的调整幅度应有不同,且应是自发行为,而太原25家检测机构车辆检测费用集体“同时”涨价,且涨幅几乎一致的行为,已具备了《价格法》第三十九条串通涨价的表象。

即使该项收费价格已全面放开,经营者串通涨价仍属于违法行为。

太原市多家机动车检验机构统一涨价,涨价幅度一致的做法不符合法律规定。

涨幅过大 涉及每个车主利益涨价应听证

山西便民在线了解到,截至目前,太原市机动车保有量约有150万辆,每年在太原需要年审的车辆约30万辆,按照每辆车涨价200元,那一年就多收约6000万元,平均每个检测机构可多收入240万元。

由于检测费用收取标准涉及每个车主的利益,影响面大,涉及人数多,所以应该举行听证。

法律依据

根据《价格法》及《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经营者违反价格法第十四条规定,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造成商品价格较大幅度上涨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

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我国《反价格垄断规定》明确,价格垄断协议,是指在价格方面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决定或者其他协同行为。同时规定,如果经营者的价格行为具有一致性或者经营者进行过意思联络,都可以认定为价格垄断。

此次统一涨价,检测机构称费用上涨因经营成本高

1、物价上涨、水电费高、场地租金也涨;

2、人力成本增加;

3、企业亏损较为厉害,再加上环保设备升级,导致经营成本提高,所以才涨价。

网友观点

车主王先生表示:不说审车旺季,现在去哪个检测站不是排长队。就算检车机构真的亏损,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市场不行了,有些检车机构可以被淘汰么!他们的经营亏损为什么要老百姓买单?这种非市场规律下的行业垄断,检车场要涨到1000元,车主都没得选择。

网友幸福满满:绝对的垄断!政府相关部门尽到责任了吗?任由协会不合理涨价,200%合理吗?合法吗?群众的钱是辛苦挣来的,其他涨价还开听证会呢?他们能肆无忌惮的涨价???

太行山鹰:集体涨价就是垄断的最典型标志

明辰:经过听证会听证了吗?物价局批准了吗?联合涨价新垄断

监管部门怎么说

检车涨价

太原市车辆管理所表示,他们只负责对全太原市机动车检测机构,进行实时监控和各机构上传的图片、视频、检验数据进行审核,监管其不规范的检验行为。

太原市物价局服务价格处工作人员称,检测线费用属于市场调节价,不属于政府定价。

2015年5月,山西省物价局发布《关于取消放开部分服务价格的通知》,放开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动车排放污染物检验等10项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

尽管如此,

不少车主认为,虽然检车费用由市场定价,

但幅度这么大的涨价,让人难以接受。

价格监督部门已着手调查

2017年1月,山西发改委就曾依法查处长治市机动车检测机构价格垄断协议案。长治市18家机动车检测机构联合上调机动车检测收费标准。山西发改委对涉案机动车检测机构罚款131.99万元。

2018年10月,大同市发改委价监局就联合服务价格科,针对大同机动车检测收费行为专门召开会议,进行提醒告诫。会议着重讲明了机动车检测过度收费对消费者造成的不良影响,各检测线要根据自身成本并参考周边地市的收费标准进行调整,降低收费标准。

所以,请广大车主,静候佳音。

在此,也请物价管理部门,

给出让百姓满意的答复。

你对此有什么想说的话

欢迎在下方留言

▌信息来源:网络,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

▌商务合作请勾搭:18635172297

▌编辑:标妹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资讯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