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技术已加入北大法宝法学期刊数据库,请登录www.pkulaw.com查看期刊全文。北大法宝法学期刊库已收录170种期刊,其中核心期刊65种,非核心期刊50种,集刊49种,英文期刊6种。截止2018年10月31日北大法宝法学期刊库共收录了75367位作者的221040篇文章。诚挚邀请更多法学期刊入驻北大法宝,广泛传播,服务社会,共塑品牌。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更多信息请点击“阅读原文”。

《刑事技术》2018年第5期要目

【论著】

时空轨迹信息在视频侦查办案中的应用 

翟金良;杨洪臣;蔡能斌;

王华朋;党京(345)

倾斜角度射击与玻璃破碎痕迹分析   

董必强;刘轩;于小勇;白帆(351)

油红 O 在纸张上潜在手印序列显现中的应用   

王丹华;王明超;郝晓明(357)

运用 Evofinder ®枪弹自动识别系统对建档手枪弹头数字化建档的研究

李岳松;罗亚平(363) 

建筑物爆炸噪声被阻断与衰减效应研究

张冀峰;孙玉友;樊武龙;潘炎辉(369)

基于材料表面修饰技术的二硫化钼微粒悬浮液显现胶带粘面上手印

张丽梅;朱涵婷;唐耀坤;

姜瑶筝;王彦淞;张忠良(373)

密闭室内烧木炭致 CO 中毒死亡的法医学研究   

 汤家全;刘建锋(378)

新型蓝色纳米粉末的制备及其在潜手印显现中的应用     

彭迪;张子欣(382)

骨骼 DNA 快速检验方法    

陈国林;王学为;李芳(387)

【综述】

直接扩增技术在法医 DNA 检验中的研究进展     

沈伟;马骏;潘豪杰;邓明明;

李翘;任文彦(390)

骨密度测定及其法医学应用    

白洁;马文静;冯维博;

刘敏;李彩霞(396)

植物证据在刑事案件侦破中的应用    

吕宙;杨桔;唐泽英;万立华(401)

【研究与探讨 】

我国法庭科学领域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刘慧念;彭斯璐;杨全民;

王新淮;赵兴春(406)

浸泡55天全身体表尸蜡形成原因的探讨    

何永旺;曹啟文;刘环归(410)

【技术与应用】

一例扼死伪装成自勒死案的法医学鉴定    

亓冰;冯涛;石学志;李龙;

庾聪聪;李健(414)

黑龙江绥化地区汉族人群 20 个 STR 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    

李天光;王铁军;翁国江;

宋婧;崔雨佳(418)

视频侦查技术在爆炸案件中的应用     

郭晶晶;许磊;谢兰迟;张宁;

晏于文;李志刚;刘慧念(422)

现场重建与人物刻画在疑似命案中的运用    

沈靓;单兴尧;钱高枫(425)

502 胶简易加热熏显法    

林大波;谢国深;郑哲崇;赵勇兴(428)

【论著】

1.时空轨迹信息在视频侦查办案中的应用

作者:翟金良;杨洪臣;蔡能斌;王华朋;党京(中国刑事警察学院;中国刑事警察学院;上海市现场物证重点实验室;中国刑事警察学院;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内容提要:利用视频监控能够获取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信息。本文从时空轨迹、数据碰撞以及视频侦查的概念入手,以实际案例为切入点,绘制出简单的时空轨迹分析图,分析了时空轨迹信息在案件中的线索作用和证据作用,分析了时空轨迹信息在视听资料方面的价值属性,总结出利用时空轨迹信息开展视频侦查工作的步骤与方法;阐述了时空轨迹信息的证据内容与证明力,以及利用时空轨迹信息分析何人、何时、何地、因果关系等方面的证据内涵。本文介绍了如何利用视频监控获取犯罪嫌疑人活动的时空轨迹信息,希望能够为公安实战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同时,时空轨迹信息对于完善证据的理论体系以及打击犯罪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时空轨迹;时空证据;数据碰撞;视频侦查

2.倾斜角度射击与玻璃破碎痕迹分析

作者:董必强;刘轩;于小勇;白帆(南京市公安局鼓楼分局物证鉴定室)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在实验室环境下模拟低速状态下弹丸倾斜角度撞击玻璃情景,制作了5个射击角度下的玻璃破碎痕迹样本,对不同射击角度下的玻璃破碎痕迹二维平面的形态及三维立体结构进行分析。笔者为玻璃破碎痕迹的不同区域做出定义,分别为弹着点痕迹、圆台形张应力作用区痕迹和张应力衰减区痕迹,研究发现在二维平面下随射击角度改变玻璃破碎痕迹有弹着点呈椭圆状、痕迹下沿光滑上沿陡峭、圆台形张应力区痕迹与弹着点上沿距离较小等形态特征,在三维立体结构中在倾斜角度射击环境下玻璃破碎痕迹内部各结构间存在倾斜关系且倾斜度与角度相关。最终笔者通过分析低速弹丸的射击角度与玻璃破碎痕迹形态之间的关系并探究其形成原因,达到通过分析玻璃破碎痕迹形态判断出弹丸射击角度的目的,为案件侦破提供技术保障。

关键词:机械载荷;倾斜射击环境;角度变化;形态变化

3.油红O在纸张上潜在手印序列显现中的应用

作者:王丹华;王明超;郝晓明(重庆市公安局巴南区公安分局;铁道警察学院;重庆市公安局巴南区公安分局)

内容提要:目的考察油红O方法单独使用时以及与DFO、茚三酮、物理显影液等方法联合使用时显现常见纸张客体上手印的能力。方法选用7种常见纸张,连续捺印手印样本,通过油红O溶液一次显现与二次显现,油红O (ORO)与茚三酮、DFO、物理显影液等方法序列显现,比较不同条件下的显现结果。结果白色复印纸上和稿纸上手印使用DFO → NIN → ORO → PD序列显现,粉色复印纸上手印使用DFO → NIN → ORO序列显现,胶版纸上手印使用DFO → NIN序列显现,牛皮纸上手印使用DFO → NIN → PD → ORO序列显现,报纸上手印使用DFO → NIN → PD或DFO → NIN → PD → ORO两种序列方法显现,热敏纸上手印单用DFO方法显现时,显现效果最好。结论使用ORO对同一样本进行两次处理比一次处理的效果好;多方法联用的序列显现可以有效提高手印的显出率,增强手印显现效果,但纸张上的手印采用哪种序列显现方法来显现需要具体结合纸张的类型来确定。

关键词:手印显现;DFO;茚三酮;油红O;物理显影液;序列显现

4.运用 Evofinder ® 枪弹自动识别系统对建档手枪弹头数字化建档的研究

作者:李岳松;罗亚平(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刑事科学技术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研究生院)

内容提要:目的探究QSZ92式9mm手枪建档弹头痕迹数据库的表现。方法选取某公安局1000支QSZ92式9mm建档手枪1000支,每支枪实物建档3枚弹头,除去4枚变形弹头,其余2996枚弹头借助Evofinder®枪弹自动识别系统组成建档弹头数据库。每支枪选取第1枚弹头“B1”在数据库中检索,利用统计学软件Minitab®17分析坡膛痕迹、阳膛线痕迹、阴膛线痕迹三种检索结果。结果1)在三种痕迹检索结果中,阳膛线痕迹检索结果最佳。2)在全部1000支枪阳膛线痕迹检索列表的“第1位”均能找到与“B1”同一支枪击发的弹头“B2”或“B3”;“B2”与“B3”相似度分值能与其余弹头相似度分值明显区分。3)若出现某两相邻弹头相似度分值差明显大于其他相邻弹头相似度分值差,能初步推断数据库中可能含有同一支枪击发的弹头;但若无明显区分时,不能作为排除的依据。4)当数据库大小变化时,检索时间与检索排名位置随之呈线性变化,检索相似度不变。结论QSZ92式9mm建档弹头痕迹数据库检索准确、性能高效、表现出色,可为公安建档工作实物化迈向数字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Evofinder;枪弹自动识别系统;QSZ92式9mm手枪;数字化建档;弹头痕迹数据库

5.建筑物爆炸噪声被阻断与衰减效应研究

作者:张冀峰;孙玉友;樊武龙;潘炎辉(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

内容提要:目的通过实验研究,对建筑物爆炸现场中墙体对爆破噪声的阻断与衰减效应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浅坑道爆炸方式来模拟建筑物内部爆炸,利用沙袋堆积封堵来模拟阻断墙体,爆炸实验药剂选用TNT炸药,采用集团装药方式起爆,装药量分别为5、20、40、80、120kg。噪声测试地点距爆点400m。结果建筑物内部爆炸产生的爆炸噪声在多层墙体阻断和封堵条件下,明显降低了爆破噪声强度;阻断系数α=0.04n, n为阻断层数。结论通过爆炸噪声阻断与衰减效应的研究,可实现对爆炸噪声初始声压进行估算,为建筑物爆炸的爆炸当量分析和推算提供技术依据和方法。

关键词:爆破噪声;建筑物爆炸;阻断系数;衰减效应

6.基于材料表面修饰技术的二硫化钼微粒悬浮液显现胶带粘面上手印

作者:张丽梅;朱涵婷;唐耀坤、姜瑶筝、王彦淞、张忠良(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痕迹检验技术系;合肥市公安局;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痕迹检验技术系)

内容提要:目的筛选用于显现胶带粘面上手印的二硫化钼微粒悬浮液最佳配制方案。方法通过考察不同表面活性剂对二硫化钼微粒表面的修饰性差异,挑选出最佳表面活性剂,再考察二硫化钼粉末的粒度对于悬浮液显现效果的影响,筛选出最佳微粒大小,对各类胶带粘面上的汗潜手印进行显现并对结果加以分析。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十二烷基硫酸钠作为表面活性剂对二硫化钼微粒表面修饰效果最好,配制出的悬浮液分散均匀,易于喷显,显现出的手印纹线清晰、流畅;粒度为4.5μm的二硫化钼微粒配制出的悬浮液吸附性最优,适用于各种胶带粘面。结论该配方显现效果较好、操作方便,适合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手印显现;二硫化钼悬浮液;表面修饰;表面活性剂;胶带粘面;潜指纹

7.密闭室内烧木炭致 CO 中毒死亡的法医学研究

作者:汤家全;刘建锋(浙江省瑞安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中心;浙江省温州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

内容提要:目的探讨密闭室内烧木炭致CO中毒死亡的案件特点,并提出这类案件死亡方式的鉴别要点。方法对本地区近三年发生的20例密闭室内烧木炭引起的CO中毒死亡案件资料进行收集,并对收集的材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密闭室内烧木炭引起的CO中毒死亡方式多系自杀,偶有意外。遗书是认定死亡方式的直接证据,其存在的载体可以是纸质材料,也可以是电子物品或个人社交媒体。结论死者对现场处置行为的自主性是CO中毒自杀案件的主要特征,是认定死亡方式为自杀的必要条件而非充要条件。

关键词:法医现场;自主行为;实证分析;CO中毒;死亡方式

8.新型蓝色纳米粉末的制备及其在潜手印显现中的应用

作者:彭迪;张子欣(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院、重庆高校刑事科学技术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院、重庆高校刑事科学技术重点实验室)

内容提要:目的建立使用新型CoAl2O4蓝色纳米粉末快速显现现场潜手印的方法。方法以尿素作为沉淀剂、聚乙二醇为分散剂,通过共沉淀法制备CoAl2O4蓝色粉末,再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仪(SEM/EDS)、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FTIR)对该显现粉末进行表征。最后采用粉末刷显法和小颗粒悬浮液法对不同性质客体上的油汗手印、血潜手印进行显现。结果制备的CoAl2O4蓝色纳米粉末为尖晶石型球状颗粒,粒径基本均一,纯度高;该粉末与手印物质的结合具有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显现的汗油手印、血潜手印纹线清晰、连贯。结论CoAl2O4蓝色纳米粉末制备方法简单而高效,制得的CoAl2O4物相纯正、无杂质;手印显现实验证明该纳米粉末可有效显现渗透、半渗透及非渗透性客体上的汗油、血潜手印,为现场手印的粉末显现法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潜手印显现;CoAl2O4纳米粉末;粉末刷显法;小颗粒悬浮液

9.骨骼 DNA 快速检验方法

作者:陈国林;王学为;李芳(丽水市公安局刑侦支队)

内容提要:目的探讨骨骼DNA提取与快速检验的方法。方法取1年内的碎骨片37份,采用优化的PrepFiler BTA Forensic DNA试剂盒法提取DNA,以GlobalfilerTM Express复合扩增,经3130 xL基因分析仪电泳分离进行STR分型检测。结果37份骨骼样本均获得完整的STR分型,各等位基因峰为200~7500rfu,峰型较均衡。结论采用本文建立的骨骼DNA快速检验法提取骨骼DNA,检验时间短,STR分型结果好,可在实际检案中使用,特别适合于灾害事故遇难者身份识别(disaster victim identification, DVI)的身源鉴定。

关键词:法医物证学;骨骼DNA提取;快速检验法

【综述】

10.直接扩增技术在法医 DNA 检验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沈伟;马骏;潘豪杰;邓明明;李翘;任文彦(浙江千麦司法鉴定中心;浙江省长兴县公安司法鉴定中心;浙江千麦司法鉴定中心;浙江千麦司法鉴定中心;浙江千麦司法鉴定中心;浙江省公安物证鉴定中心)

内容提要:直接扩增技术具有缩短检验时间、提高灵敏度、减少操作步骤和降低污染风险等优点,故可较大程度地节约人力、物力、财力及时间,因而该技术的发展对数据库建设、重大紧急案件和大规模灾难性事故等均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直接扩增已在数据库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案件检验中其应用也在不断深入和拓展。本文对直接扩增技术的特点、商业化扩增试剂盒在直扩中的应用、常见与接触DNA检材的直扩及其影响因素和快速直接扩增技术在法医DNA检验中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在采集接触DNA样品时棉签类型和处理试剂对直扩的影响,阐述了游离DNA的发现及其意义,希望能为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法医遗传学;直接扩增;STR分型

11.骨密度测定及其法医学应用

作者:白洁;马文静;冯维博;刘敏;李彩霞(北京市公安局法医中心;北京市公安局法医中心;第四军医大学学员旅;北京通达首诚司法鉴定所;北京通达首诚司法鉴定所)

内容提要:人体损伤程度鉴定实际工作中时常遇到骨折的伤者,而伤者本身所患有的骨质疏松症常需要法医工作者对其伤病关系重新思考和鉴定。目前的鉴定标准中对这一伤病关系的鉴定尚没有统一标准和要求,易引起上访和投诉,致使立案、侦查、审判等司法程序无法正常进行。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是骨的单位体积(面积)中所含的骨矿物含量,是骨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可反映骨质疏松程度。骨密度是预测骨折风险性的重要依据,有助于临床法医学伤病关系分析,为司法审判提供更加客观公正的科学依据。目前国内外法医学者对应用骨密度分析伤病关系尚未提出比较有效的方法。本文就骨密度的测量方法、骨折阈值及其法医学应用作一综述,希望对法医同仁们有所帮助。

关键词:临床法医学;骨密度;骨折阈值;骨质疏松

12.植物证据在刑事案件侦破中的应用

作者:吕宙;杨桔;唐泽英;万立华(西南政法大学司法鉴定与证据科学研究院重庆高校物证技术工程研究中心、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院法医教研室;西南政法大学司法鉴定与证据科学研究院重庆高校物证技术工程研究中心、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院法医教研室;西南政法大学司法鉴定与证据科学研究院司法鉴定中心;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法医学教研室)

内容提要:法医植物学是研究与法律相关的植物证据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其研究主要涉及犯罪现场相关植物的分布、毒品原植物的鉴定以及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变化规律等。作为犯罪现场中重要的生物学证据之一,大部分的植物证据分布广泛、个体微小且数量较多,有些种类的植物证据不易腐败,有些种类的植物证据易粘附在人体毛发或衣物上,因此与许多类型的刑事案件能够发生关联。在某些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抢劫、入室盗窃、强奸、绑架、拐卖人口、毒品制造等刑事案件的侦破中,现场和嫌疑人员、被害人身上发现的植物证据可用于辅助推断作案地点、溺死落水地点,排查嫌疑作案车辆,鉴定毒品原植物种属及追溯其原产地,以及推断作案时间、死亡时间与埋尸时间等,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对植物证据在刑事案件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并就其未来研究趋势作简要探讨。

关键词:法医植物学;植物证据;花粉;硅藻;毒品原植物

【研究与探讨】

13.我国法庭科学领域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作者:刘慧念;彭斯璐;杨全民;王新淮;赵兴春(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

内容提要:在法庭科学领域,科技成果转化普遍存在“开花多、结果少”的现象,一方面是不断有新的科研项目取得突破、在公安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则是大量的科技成果难以推广和深化应用,科技人员从事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不高。本文梳理了近年来国内法庭科学领域科研工作所取得的成就和部分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情况,分析了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应用工作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的经验做法,结合科技创新工作实际,从落实政策、完善机制、加强服务、加大奖励、发展产业等方面提出了加强法庭科学领域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产学研用一体化;全链条设计

14.浸泡 55 天全身体表尸蜡形成原因的探讨

作者:何永旺;曹啟文;刘环归(昆明医科大学法医学院;楚雄州公安局;南华县公安局)

内容提要:尸蜡的形成受死者自身情况和尸体所在环境的气温、水温、湿度、水体的含盐量、含氧量、酸碱度、水中的细菌以及藻类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当条件具备时短期内也能形成全身体表尸蜡。本文对水库中浸泡55天形成全身体表不同程度尸蜡的案例进行报道,并对全身体表尸蜡的形成原因进行探讨,为今后研究水中尸蜡形成时间和法医实践中根据尸蜡推断死亡时间提供参考。

关键词:尸蜡形成;尸体现象;法医病理学;水中尸体

【技术与应用】

15.一例扼死伪装成自勒死案的法医学鉴定

作者:亓冰;冯涛;石学志;李龙;庾聪聪;李健(南京市公安局浦口分局)

内容提要:与扼死、溺死、缢死等常见机械性窒息死亡相比,自勒死在法医学检案中相对少见。如何准确判断是否为自勒死是法医学检验的重点,也是判断案件性质的关键。本文报道一例特殊扼死伪装成自勒死的案例,结合尸体检验、现场勘验等探讨其法医学检验要点,并重点从勒索、勒沟、抵抗伤、口鼻部损伤、尸体死亡姿势、死亡动机及物证检验等方面就自勒死区别于扼死等其它方式所致机械性窒息死亡而展开讨论分析。

关键词:自勒死;扼死;死亡方式

16.黑龙江绥化地区汉族人群20个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

作者:李天光;王铁军;翁国江;宋婧;崔雨佳(黑龙江省绥化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支队;黑龙江省绥化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支队;黑龙江省垦区公安局;黑龙江省垦区公安局;黑龙江省绥化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支队)

内容提要:目的调查20个STR基因座(D1S1656、D5S818、D8S1179、D7S820、CSF1PO、D2S1338、D3S1358、vWA、D21S11、D16S539、D12S391、PentaE、FGA、TPOX、TH01、D6S1043、D19S433、D18S51、D13S317、Penta D)在黑龙江省绥化地区汉族人群中的遗传多态性。方法对2627名汉族无关个体样本,采用PowerPlex?21试剂盒以9700型扩增仪作复合扩增,ABI 3130xL型遗传分析仪基因分型。所得STR分型数据使用自主研发的法医物证基因分型提取软件采集,并以Modified-Powerstats和Cervus3.0分析。结果20个STR基因座共检出277个等位基因和1276种基因型;除PentaE、D16S539、D5S818、D12S391四个基因座外,其余基因座的基因型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 >0.05),杂合度(He)值在0.619~0.873之间,个体识别能力(DP)值在0.791~0.988之间,二联体非父排除率(PE2)值在0.359~0.839之间,三联体非父排除率(PE3)值在0.527~0.957之间。结论16个STR基因座在所调查的人群中具有较高的识别能力。获得的数据可为黑龙江绥化地区汉族人群基础研究和法医学应用研究提供科学的基础数据。

关键词:法医物证学;遗传多态性;STR基因座

17.视频侦查技术在爆炸案件中的应用

作者:郭晶晶;许磊;谢兰迟;张宁;晏于文;李志刚;刘慧念(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

内容提要:2015年8月,某县发生一起爆炸案,一辆小轿车停在银行门口后爆炸,驾驶员当场死亡,银行一名保安受伤。案件发生后,当地警方第一时间调取了案发现场周围的视频监控,对视频进行分析、追踪、研判,同时结合其他刑侦手段,快速锁定嫌疑人,使得案件得以告破。办案人员对案发现场周围视频分析研判,确定嫌疑人放置炸药前有双肩包,放置炸药后出小区没有双肩包。通过这一关键线索,办案人员在小区灌木丛中提取了本案的关键物证,在双肩包上检出了嫌疑人的DNA。本文总结了视频侦查在这起爆炸案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探讨如何深度挖掘视频信息,为侦查破案提供更多的线索和证据,供办案人员参考。

关键词:视频侦查技术;爆炸案

18.现场重建与人物刻画在疑似命案中的运用

作者:沈靓;单兴尧;钱高枫(绍兴市公安局柯桥区分局)

内容提要:现场勘查是刑事侦查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现场勘查和尸体检验、物证检验,并结合案情调查信息等,对各类刑事案件进行合理的分析和推断,以求重建案件现场发生过程,刻画案件发生瞬间人的动作和心理特征,最大限度地为侦查提供线索、缩小范围和指明方向。本文通过对一起白骨化案例的剖析,对有关疑似命案现场分析理论要点及方法进行梳理,认知案发过程和参与人行为过程的关系,探讨现场重建与人物刻画在命案现场分析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法医学;现场重建;人物刻画;疑似命案

19.502胶简易加热熏显法

作者:林大波;谢国深;郑哲崇;赵勇兴(福建省闽侯县公安局)

内容提要:502胶熏显技术被广泛用于手印检验实践中,然而有时因为现场遗留手印的客体结构、形态、位置复杂多样,使得常用的502胶熏显方法应用受到限制。本文介绍一种通过实践研究总结出的502胶熏显现场汗液手印的方法:在对客体进行密封包装的同时使用简便的方法对502胶进行现场加热来熏显客体上的手印。该方法灵活性强、熏显速度快、效果好,适用于熏显现场上诸如仪器设备、家具电器、栏杆、车内固定部件等形态结构复杂的非渗透性客体上的汗潜手印。

关键词:手印显现;502胶水;加热熏显

《刑事技术》杂志是由公安部主管、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自1976年2月创刊以来,本刊广泛报道了法庭科学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动态,读者范围遍及相关高校、科研机构、公检法司等机构,已成为目前中国历史最悠久、影响面最广的法庭科学类学术期刊之一。

本号倾情奉献

关注“北大法律信息网”,回复关键词“最高检”下载《最高检1-10批41例指导性案例要旨汇编》

关注“北大法律信息网”,回复关键词“张文中”下载《张文中诈骗、单位行贿、挪用资金再审判决书》

关注“北大法律信息网”,回复关键词“最高院”下载《最高院指导性案例裁判要旨汇编》

关注“北大法律信息网”,回复关键词“商品房”下载《干货:商品房买卖合同实务问题解析系列》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