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1年正是中国的唐末,这一年是唐昭宗天复元年,宰相崔胤联合左神策军指挥使孙德昭等,杀宦官刘季述,迎唐昭宗复位;朝廷应朱温要求,任命他为宣武、宣义、天平、护国(河中)四镇节度使;崔胤更为了除去宦官,约朱温出兵迎车驾,他还不知道,这不啻是引狼入室。也就在这一年,东邻朝鲜半岛上产生了一个史称后高句丽的王国。

这个王国的创建者弓裔是一个身世离奇、性格诡异的奇特人物。

弓裔的身世离奇表现在他出身高贵的王室,却又饱尝颠沛流离。弓裔的身世众说纷纭,有些史料记载他是新罗第47代王宪安王的庶子,也有些史料记载他是新罗第48代王景文王的庶子,不过,新罗宪安王金谊靖861年去世,新罗景文王金膺廉875年去世,弓裔的生年虽然不详,但是他在891年才参加竹州起义军登上历史舞台,按年龄来说,他是景文王庶子的可能性较大。

落难王子、独眼和尚、肆虐暴君:后高句丽开国国君弓裔的多重面相

韩国电视剧《太祖王建》中的弓裔剧照,由金永哲饰演。

弓裔虽然是王子,但一出生就多灾多难。这第一个原因和他的生日有关,弓裔出生于农历五月五日,在中国古代的观念中,五月五日是一年中毒气最盛的一天,是恶月中的恶日,就连此日出生的孩子,也被认为可能会克父母,故或弃而不养,或另改孩子生日,其中最典型的历史名人就有『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田文、东晋名将王镇恶、宋徽宗赵佶等,朝鲜半岛也受这一观念的影响,认为五月五日出生的孩子不吉利,再加上弓裔出生时屋子上有一道长虹一样的白光直冲天际,也被认为是不利于父王和国家的凶兆,其父亲便派宦官去杀死他,宦官把襁褓中的弓裔扔下楼去,乳母心中不忍,拼尽力气用手接住才救了孩子的性命,但在这过程中乳母不小心弄瞎了弓裔的一只眼睛,所以弓裔后来以『眇僧』——『独眼和尚』和『一目大王』闻名于世,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善良的乳母救了弓裔,带着他逃亡,并劬劳养育这个孩子,弓裔是个落难王子,但是父王要杀他,他后来反而十分仇视新罗人。十多岁时弓裔每天只知道游戏,养母(就是那个乳母)以实情告诉他,劝诫他不要如此张狂,以免惹祸上身,弓裔为了不让养母受到牵连,去了世达寺(兴教寺)出家为僧,法名善宗。年长后,不守戒律,豪迈有胆气。传说一次去施主家赴斋,有乌鸦衔物落所持钵中,一看,是一个上面写着一个『王』字的牙签。弓裔隐秘不言,但自此颇为自负。

落难王子、独眼和尚、肆虐暴君:后高句丽开国国君弓裔的多重面相

统一新罗的最后100多年,政局动荡不安。

自从780年新罗惠恭王去世后,因贵族们的王位继承之争,不断发生暴乱事件,据不完全统计,政变就多达20余起的。新罗由此走向衰落,史称『世道昏败,贼寇猖獗』,也就是说地方割据势力日益壮大,农民暴动频繁出现,再加上旱情持续不断,新罗百姓只能在天灾人祸饥饿疾病中煎熬忍受。

面对这样的局面,僧人身份的弓裔说了一句挺有宗教色彩的起义宣言:

如果现在的社会是地狱的话,那么就应该毁掉地狱。

落难王子、独眼和尚、肆虐暴君:后高句丽开国国君弓裔的多重面相

弓裔被人称为『一目大王(일목대왕)』。

891年,弓裔加入了『竹州山贼』(竹州起义军)箕萱的阵营,次年,弓裔又转投北原(今江原道原州市)『贼帅』(义军领袖)梁吉部下,并在梁吉义军中脱颖而出。梁吉部队迅速壮大后,分兵两路攻打附近州郡,一路由梁吉本人率领,向南进军,先后攻占国原等30余城;另一路就是由弓裔率领,向东北方向进军,先后攻占溟州(今江原道南江陵)、酒泉等10余个郡县弓裔,弓裔与士卒同甘共苦,赏罚分明,因此获得部众的爱戴和畏惧。到了894年,弓裔自恃兵多势强,又在富豪及海商等的帮助下有了雄厚的经济实力,遂背叛义军,并向梁吉所部发动进攻,梁吉郡战败,898年,弓裔以松岳(今开城)为根据地自立。

落难王子、独眼和尚、肆虐暴君:后高句丽开国国君弓裔的多重面相

弓裔建都的铁圆城复原图

3年后的901年,弓裔以复兴高句丽为口号,自立为王,国号『高丽』——为了和后来的王氏高丽区分,史称『后高句丽』——904年弓裔迁都铁圆(今江原道铁原郡),改国号『摩震』(据说为『摩诃震旦』的简称,意为『大东方国』),911年又改国号『泰封』,因此史书也称呼弓裔所建之国为『泰封国』,中国史书《资治通鉴》中作『大封国』——公元10世纪上的半岛后三国新罗、后百济、泰封国,都是新罗和从新罗分裂出的势力,和200多年前的三国完全不同,而高句丽是中国的一个地方政权,后高句丽实际上根本不是高句丽的继承者,这是题外话,以后具体再说。

落难王子、独眼和尚、肆虐暴君:后高句丽开国国君弓裔的多重面相

后三国都是新罗和从新罗分裂出的势力。

前面提到过,弓裔有为百姓毁掉地狱的抱负,立国之后,他确实做了很多努力缓解百姓的不满和各种矛盾。新罗原本实行一种名叫『骨品制』(골품제)的严苛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决定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的社会等级制度,达到一定的骨品才能担任一定的官职,不同骨品之间壁垒森严,不能通婚,弓裔努力实践『四民平等』,打破了骨品制,录用了许多原本因身份制度无法施展才能的人才,在这个意义上,他被一些历史学家称为一个改革者。

然而,可能是因为改革的力度太大,弓裔必须以自己强硬的意志来排除各种障碍。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弓裔自称为『弥勒佛』(佛教传说中的未来佛),头戴金帻,身披方袍,以长子为青光菩萨,以季子为神光菩萨,并自述为自己歌功颂德的所谓『佛经』二十余卷,正统的佛教人士和许多民众对此不以为然,弓裔则以杀戮来回应不拥护他人。

也就是说,为了建立一个所谓有秩序、无歧视的弥勒理想国度,弓裔也做出许多激进过分行为,因此后来的历史学家又称他为『暴君』。

因为弓裔的泰封国(后高句丽国)及身而灭,一代都没有传下去,王氏高丽的开国君主太祖王建本身就是依靠兵变夺了弓裔之权登位,弓裔自然像隋炀帝那样被贬到了最厉害的程度,不过,虽然有『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纣王的不善,不像传说的那样厉害)』的因素,比如弓裔是不是像传说中那样试图将投降的新罗人全部杀掉,但是,他的一些暴行确实存在,比如915年,他竟然杀掉了自己的夫人康氏与两个儿子,这是相当令人震惊的。

落难王子、独眼和尚、肆虐暴君:后高句丽开国国君弓裔的多重面相

弓裔和王建剧照

高丽太祖王建也受到过弓裔的猜疑。据说有一次弓裔召见王建,王建入内,看到弓裔正在检点杀人的『成果』和抄家抄来的金银宝器等财物,弓裔怒目瞪着王建说:

你昨夜为什么聚众谋反?

王建神色自若笑说哪有这回事,弓裔便自称有观心之术,然后背着手闭上眼假装入定,仰天很久,弓裔的文学侍从之臣崔凝故意坠笔,下庭拿笔时悄悄叫王建认罪,王建恍然大悟,连忙谢罪自己确实谋叛罪该万死,弓裔才哈哈大笑说你算是一个直脾气实在人,赐给王建金银粧鞍辔并说:

你不要再骗我。

这个故事显示弓裔试图装神弄鬼压服王建,但说明骨子里还是没真正怀疑他,没想到的是,谋反的正是王建。918年,弓裔部下骑将弘述(后被王建赐姓名为洪儒,以下三人同)、白玉(裴玄庆)、三能山(申崇谦)、卜沙贵(卜智谦)等密谋起事,推戴王建为主,此时弓裔已众叛亲离,奔走来参与起事的人不可胜记,政变部队抵达宫门,,鼓噪以待者也有万余人。

落难王子、独眼和尚、肆虐暴君:后高句丽开国国君弓裔的多重面相

弓裔宫城墙一角的石灯遗迹。

弓裔听到消息惊骇地说:

王建得之,我大事已去了。

于是不知道如何应对,只能微服从北门逃走,弓裔躲藏在岩谷之中,后因忍不了饥饿出来觅食遁于巖谷, 两夜后实在饿得不行,出来偷麦穗吃,被当地民众杀死。

王氏高丽后来先后灭新罗、后百济,统一后三国,这不能不说是在弓裔泰封国打下的政治经济军事基础上取得的业绩,因此,弓裔在半岛历史上的地位也值得肯定。不过,虽然弓裔的很多『暴行劣迹』如前所述也可能是王氏高丽建立后丑化前朝夸大其词的结果,但是他的一些政治手段过分,导致激进改革失败,基本是无疑的,而最终被政变推翻因为觅食而被百姓杀死,也证明了他的种种神道设教诸如自称『弥勒佛』、能够洞察人心都是虚妄扯淡。

还有个花絮,此时的中国也有一个王建,就是割据四川一带建立前蜀的前蜀高祖王建,王建就死在高丽太祖王建建国的918年,也算是一个有意思的巧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