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脉系非常庞大复杂,在这里只大概讲跟我们相关的,国外那些就不提了,从成吉思汗建立的横跨欧亚蒙古帝国算起,到元朝灭亡,在我们的课本里还有很多蒙古人和各种部落。首先认清一个事实,元朝灭亡不等于蒙古灭亡,对于中原王朝来说,元朝的确灭亡了,但对于蒙古来说,只是失去了农耕的领地,他们退回了蒙古高原,依然过着游牧的生活,依然是蒙古人。

成吉思汗死后的几百年,蒙古汗位就在其子拖雷两个儿子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两个家族转来转去。

13世纪蒙古族乞颜部的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使草原上的所有游牧民族都成为了蒙古族。后来拖雷的两儿子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两人争汗位,最后忽必烈胜出,阿里不哥退到阿尔泰山与乞儿吉思一带,14世纪元朝覆亡,忽必烈家族被明朝剿灭,而还在蒙古高原的蒙古各部未受影响。对于明朝来讲,他们灭掉了蒙古后裔元朝继承了正统,如果还把北方的叫蒙古有点怪怪的,于是明朝时把北方尚存的蒙古后裔改名叫“鞑靼”,其实蒙古人一直自称蒙古,鞑靼是明朝统治者意淫单方面的称呼。

噶尔丹是藏传佛教活佛,当年靠着这身份就能统一蒙古,不用一兵一将。

当然在《明史》里也明确描述了,鞑靼即蒙古,故元之后裔。而瓦剌就是鞑靼的一个联盟,它不是一个部落,它是几个部落组成的联盟,在忽必烈家族消亡后,瓦剌首领也速迭儿被推举为蒙古大汗,而这位也速迭儿就是前面所讲的阿里不哥的后人,从此明朝跟北方瓦剌部死磕,其实还是在跟蒙古人打仗,从明朝成立到灭亡一直没停过。

图为乾隆平定噶尔丹而建的普宁寺。

当年的阿里不哥其实是有资本的,支持他的是蒙古的一个大部落叫卫拉特部,阿里不哥后人跟这个部落联姻也非常紧密,所以当阿里不哥一系为蒙古大汗后,卫拉特部也水涨船高,迅速壮大。1391年也速迭儿死后,蒙古大汗之位争夺混乱,《蒙古编年史》、《黄金史》、《明太宗实录》记载过程均不一样,结果是卫拉特部的脱欢掌握汗位,其子也先建立了卫拉特帝国,势力笼罩着整个蒙古高原,当年的土木堡之变,明英宗就是被卫拉特帝国的也先掳走的。

1762年乾隆设置伊犁将军后,新疆彻底纳入中央版图。

《蒙古编年史》是这样介绍卫拉特的,蒙古是40个部落联盟,卫拉特部是4个小部落的联盟,而这4个小部落分别为:杜尔伯特、准噶尔、和硕特、土尔扈特。后来的卫拉特因争夺汗位失败而被赶出了蒙古高源,退出舞台到了西北部定居,蒙古高原重新被整合为左右两翼六部,左翼为察哈尔、喀尔喀、兀良罕三部,右翼为鄂尔多斯、土默特、永谢布三部。其中喀尔喀部的领地挨着西北的卫拉特部,还曾对卫拉特部进行过征伐,明末清初时漠南蒙古臣服满清,漠北蒙古的喀尔喀暂时保持中立,漠西的卫拉特为了对抗满清,向各地蒙古部落结盟,此时的卫拉特部比较大的部落有准噶尔、和硕特、杜尔伯特、土尔扈特部等,靠着藏传佛教活佛头衔的噶尔丹建立准噶尔帝国对抗满清,直到乾隆年间才平定,准噶尔也是历史上最后的游牧帝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