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点击上方“中房俱乐部CREC”获取“中国房地产俱乐部”更多资讯

永庆坊,Lab D+H 景观与城市设计事务所 ©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来源:有方空间

广州永庆坊的改造设计,催生自城市现代化改造的大背景下。在永庆坊的改造项目中,Lab D+H 景观与城市设计事务所对这个曾经被遗弃的老巷弄进行了重新设计,创造了一个独特的空间,促进新老居民在融洽的社区氛围中交往、互动。

在此次设计中,Lab D+H事务所置入了建筑的公共大阶梯、屋顶花园以及其他公共开放区域,促进各个年龄阶层的共同使用与融洽相处。设计以一种自然融洽的方式,化解了一度被遗弃的社区中社会阶层与年龄阶层之间的障碍。

系统设计

未来的永庆坊,老民居、老商铺、历史建筑、星巴克咖啡店、创业营地和早教中心的建筑各有不同、风格多样,公共空间的设计也因此显得极为重要。为了解决场地问题,Lab D+H事务所将复杂的场地分成了三个系统:流线系统、文化节点系统以及自然节点系统。流线系统通过独特的历史铺装连接不同的建筑物与周边的社区;文化节点系统则形成人们聚气的所在;空中自然节点系统,则是在屋顶营造了一个绿意盎然的空间。

解决生活问题

在设计改造之前,老巷曾经遭遇严重涝灾,悬挂在街道上的旧电线和电缆,犹如交织在人们头顶上的蜘蛛网。Lab D+H事务所对老巷的排水系统进行了重新设计,设计了一条隐藏在路边的多功能排水沟,从而解决了排水问题,并且在多功能排水沟中铺设了电线管道。在晚上,路边两侧的灯光,点亮了每一个家庭的夜晚生活,营造了温暖和谐的氛围。

创建公共空间

由于政府的拆迁政策,许多生活空间和附属设施,比如电影院和社区空间,已经被夷为平地。为了恢复旧社区的生活,Lab D+H事务所在狭窄的小巷中规划了一系列的独立区域。采用露天剧场回归传统,并铺设了一个花园,以此创造出一个公共空间。

废物利用

为了更好地展示老巷的丰富历史,Lab D+H事务所还利用了场地的废料,如:瓦片、青砖、麻石,以及木材,并将它们变为景观元素。同时,利用传统的建筑施工方法传达出一种古老的氛围,让人们在公共空间中感受到场地曾经的过往。

相关

为什么是永庆坊?

来源  万科周刊

▲永庆坊夜景

“以前走在永庆坊,街区人口老龄化严重,巷子里飘出来的都是中药味。”

永庆坊位于广州百年老街恩宁路,始于1931年,是广州最完整和最长的骑楼街。这条被誉为最“广味”的老街,承载着广州千年商都的文化记忆。市民对其珍爱有加,却无奈看她容颜老去,暮气沉沉。

在万科实施微改造之前,永庆坊已是危房林立。43栋征而未拆的房屋中,有30栋为“严重损坏”,有的已经倒塌。

如今,从恩宁路永庆大街进入永庆坊,骑楼古巷依旧,却不再是一副破败的面貌。

▲永庆坊成游人打卡的“网红”新地标

不同于老城发展“推倒重建”的做法,万科对于永庆坊项目采用“微改造”做法,基于原来外轮廓不变的前提进行建筑立面更新,让“旧”和“新”充分地有机结合。

这里在保留旧建筑岭南特色风貌的同时,引入众创办公、创意产业。市民、游客也可到永庆坊逛街听曲、赏玩民国建筑、欣赏先锋话剧,或者到李小龙祖居感受中国功夫的魅力。

“老街的形制、肌理、空间环境基本保留下来了,比起大拆大建不知道好了多少倍。”一位资深的城市规划专家说。

▲永庆坊改造后的民居外立面

广州首试“微改造”的标杆样本

在晚清开埠之时,恩宁路曾是中国南部的经济核心区域,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

如何赋予老街新的生命?荔湾区政府携手广州万科,创新采取“政府主导,企业承办,居民参与”的模式,由万科负责改造、建设和运营,引入众创办公和创意产业,运营期满后交回政府,实现政府、民众和企业的“三方共赢”。

没有改造先例可循。设计师和建设者们“摸着石头过河”,遵循修旧如旧的基本准则,保持原有建筑的外轮廓不变,对建筑立面进行更新、保护和整饰,强化岭南建筑整体风貌特色,保留岭南建筑民居的空间肌理。

改造前后对比图

而在房屋内部,则引入现代建筑元素,可以看到有钢筋结构、玻璃会议室、咖啡屋安排,充满了活力,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办公、青年创业创新的理想场所。

片区历史文化建筑和文物单位,则得到很好的修葺。西关大屋建筑风格的砖木结构,内有雕花大梁,彩色雕花玻璃屏风间隔……永庆一巷13号的李小龙祖居,保留了浓郁的西关风;而位于永庆大街24-28号的民国大宅富有民国特色的红砖也得到修整。

▲改造后的李小龙祖居

2016年10月,修葺后的永庆坊正式开放,立刻引来媒体的高度关注,并很快赢得各方好评。广州最美老街、老城新生永庆恩宁、旧城活化的全新样本……媒体不吝用最好的词语来形容这条老街的惊艳亮相。

荔湾区政府将这一成绩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明确要以永庆片区微改造为试点,整体保留历史建筑与特色景观,植入新型创业模式,加快推进旧城新业态发展。

▲修整后的红砖墙面

实现旧城改造和文化保育的平衡

永庆坊项目,无疑是广州万科探索旧城改造模式的一次重要尝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万科将“好产品好服务”的追求延续到永庆坊,在不破坏传统建筑特色的基础上,投入人力、物力、财力,体现了广州万科珍视城市文化、保存历史记忆的社会责任感。

微改造包括永庆大街、永庆一巷、永庆二巷、至宝大街、至宝西一巷。改造项目遵循“修旧如旧,建新和谐;交通梳理,肌理抽疏;文保专修,资源活化”的原则,在房屋修葺上基本保持原有建筑的外轮廓不变,对其建筑立面进行更新、保护与整饰,强化岭南建筑整体风貌特色,保留岭南传统民居的空间肌理特点。

改造前后肌理对比

万科对现存的两处文物保护建筑进行结构加固,沿袭传统工艺,修复屋瓦面、青砖墙、红砖墙、灰雕、彩塑等传统元素,再现建筑传统风貌;然后打通片区西侧的步行流线,形成“两横两竖”的井字形步行网络,改变以前单一出入口的困境;在保存原有空间肌理的前提下,对部分建筑适当拆除和原址重建恢复,获得入口空间和较好的步行通道;修缮后,利用该场地举办具有西关特色的公共文化活动,以点带面,激发片区活力。

随着永庆坊的开放运营,年轻创客群体、白领阶层、商户老板、外地游客、国外游客、本地市民等人流量不断增多,永庆坊的经济活力逐步提升。

项目以特色产业办公和精品商业业态为主,入驻企业多为文化、设计、广告、传媒、艺术等,配套精品咖啡店、美食烘焙等商户,其中一家为老字号状元坊戏服,创始人为粤剧非遗文化传承人,一家为叶问师弟岑能咏春传承人创办的咏春文化交流馆。

永庆坊的经济活力逐步提升

“一开始以为永庆坊在老城区,不符合科技公司的感觉。但实地考察后,没想到这边经过改造后,既保留了广州老西关的味道,也能够满足办公的需要。”“80后”亮风台技术部负责人韩磊说。

“政府没有失权、没有失地、没有失益,只是用了15年时间,这一模式解决了市场资金进入的问题,在全国有非常大的指导意义,也是未来城市更新很有可能采取的主要运作方式”,上述资深城市规划专家说,永庆坊的经验值得好好总结推广。

骑楼古巷旧时光,人潮景致新模样。

愿老街新生,永庆恩宁。

◆  ◆  ◆  ◆  ◆

投稿、广告及商务合作,请联系

电话:15141162544

邮箱:[email protected]

最新热门文章推荐:

市场下行+楼市反弹,正在同时发生!

房地产年度融资大戏上映:《红与黑》

买房这件事情,现在上车晚不晚?

地产融资“黑清单”与“白名单

太古、K11、大悦城、瑞安、华润、恒隆、龙湖、新城156个MALL上半年租金、运营情况都在这!

58家房企土地储备全景图

德国凭这几张照片,惊呆了全世界!太牛了

深度好文:混在县城

| 我的其他小伙伴

中房俱乐部

ID:CRECLUB88

房地产资产管理学院

ID:REAMC88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