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摊面积由来已久,为何今日意外走红?

在中国,「公摊面积」这个词一直都是购房者的心病,让房子成了唯一一个“花了冤枉钱还不能喊冤”的消费品。

然而这几天,「公摊」却在网上意外走火,还是被各大官媒主动挖出并轮番敲击的,风格有悖往常,让人诧异。

公摊面积由来已久,为何今日意外走红?

如果按阴谋论假设,这估计又是一次试探性的吹风,一次重要改革可能已经走在路上。

这就好比之前的房地产税。

任老一直在坚持:“中国土地是没有永久产权的,那收了土地出让金相当于买了70年的使用权,那收房地产税就是重复收税,这显然不合道理!”

然而这几年,房地产税隔一段时间就出来霸占新闻头条,媒体一次次向好解读频繁吹风,购房者的心智被麻痹,所有人也就自然接受了这个「新生事物」。

即使再不合理,也委曲求全了。

公摊面积由来已久,为何今日意外走红?

而「公摊面积」,则一向都是含糊其辞,没有明文规定。

对于大部分人来讲,即使掏光了所有储蓄去买房,在自己的房子里躺到老都不知道自己当初到底花钱买了多少面积的房子。

因为你买的面积是建筑面积:实用面积+公摊面积。

实用面积细心点儿用尺子可以量得出来,但是公摊面积是多少,公摊在哪里,开发商不说,你永远也不会知道。即使说了,这个数字准确吗?你也不知道,有本事你自己去量去?

这样就导致其中的既得利者者想尽各种方法做猫腻去掏空购房者。

公摊面积由来已久,为何今日意外走红?

而购房者还不能在含糊其辞的法规中对自己的权益进行维护,只能迫不得已为多余的「服务」买账,极为坑爹。

但是即使「不合理」,这个制度也一直没有被取消,除了消费者以外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这又是为什么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