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处共鸣,叛逆不分年龄,每个人都有追逐自己理想的自由。

专家给叛逆圈了一个成长过程中特定的年龄段,但是《嗝嗝老师》则让人明白,叛逆是不分年龄的,电影中拉尼··穆克吉饰演的奈娜患有妥瑞氏综合症,但她的理想是当一名教师,这遭到了家人的反对,父亲想安排她去银行工作。电影中有几场戏聚焦了父女间的隔阂和冲突,其实双方都没错,只不过都将自己的思维强加给了对方,这其实正是两代人之间种种矛盾的根本,所以奈娜面试被拒那么多次依然想做教师,一方面是自己的信念,另一方面是叛逆赌气,想在家人面前证明自己。

第二处共鸣,是奈娜的趣味教学法。

电影的最后,A班的“坏老师”在台上有一段演讲,大概意思是他以为当老师教学难,后来发现做学生更难,因为老师教的不好不会被人批评、不用承担后果,学生则面对老师的批评、考试和升学的压力等等。印度和中国在教育体制上大体相同,《嗝嗝老师》的核心其实就是展现出在程式的教育方式下奈娜带来的一点点挑战和不同。奈娜也没少碰壁,她没有办法让自己的学生不考试;但奈娜在有限的条件下尽量按照自己的理念来教学,她承担学生们打碎玻璃的后果、带他们在操场上讲抛物线、做趣味实验、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亮点来增强他们的自信,这些对孩子们太重要了,现在回头看自己的学生生涯,会发现多数老师喜欢高高在上,能平等的和学生对话的老师极少,而进一步能跳出教材、激发学习兴趣的老师基本没有。

第三处共鸣,也是特别感动的一段,是奈娜退休后走出校门,看到她教过的第一届学生都捧着花等着她。

这是对师生情感最含蓄,也是最热烈的表达。就像前面写的,在十几年的学生时光里,总会有那么一两个老师让你难忘,会不断探望,始终怀着感激之情,当同学微信群里突然加进来当年某位受大家欢迎的老师,那种欣喜和激动是无以言表的。教师这个职业和无私奉献划等号,得到的回报其实就是桃李满天下的成就感,学生对自己的牵挂,和电影中那一捧捧鲜花以及那些热切的眼神。电影没有刻意煽情,只是成功的展现出了师生间情感的升华。

当然,在感动之余,电影也能带给观众两点反思。

第一点,品学兼优,品是排在学的前面。

《嗝嗝老师》让观众有了这方面的思考。其实受篇幅和人物主次的影响,A班那个暗地使坏的学生多少有些脸谱化,但他的作用被发挥出来了,如果德行不好,学再多知识也是徒然,因为这不是一个能对社会造成正向影响的人,相反,成绩不好,但德行好、情商高的学生,走上社会之后反而更有可能成功。

另一点,是电影在对印度社会阶层批判的同时,传达出的对双方矛盾的理解,和对自卑、反叛等情绪的关照。

电影中有一个镜头,在贫民窟眺望远处,对面是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大都市,社会阶层有明显的分割,富人享有优渥的物质资源,贫民窟里连饮用水都要抢;在学校里,贫民窟的孩子们不可以用富人们的厕所,只能排队,这甚至变成了制度,连奈娜也不敢挑战,所以她在和校长谈判的时候只能争取优秀学生的徽章,而没提共用同一个厕所。在这样的困境下,A班和F班的矛盾,一方面固然是阶层不同的影响,但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贫民窟孩子们的自卑和反叛,他们因为自己的身份放弃了和好学生沟通、交往,将自己封闭起来,奈娜老师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她鼓励孩子们去实验室,去尝试使用学校的资源,去和好学生们多交流打成一片。她知道该如何维护孩子们那脆弱的自尊,就像自己希望周遭都是正常的目光,不要被区别对待一样。

《嗝嗝老师》没有刻意煽情和卖苦,鲜活的人设、精湛的演技、有趣味又有力量的故事有效推动了观众情绪,并有好几处情绪的爆发点,让人热泪盈眶,比如奈娜老师因为图书馆的冲突而对自己的学生发火,因为学生被停课的自责抽自己耳光等等,展现出了一个教师在制度的层层重压下,怎样一步步追求自己的教学理想。这部电影非常值得让老师们以及每一位家长都看一下,会给自己如何教育和平等对待自己的孩子带来一些启发。

《嗝嗝老师》里面很值得收藏的的经典台词:

1 微小的蚂蚁也会跌倒,然而它却能以沙石筑高墙。

2 一般的老师教授知识,优秀的老师教人理解,如果他更优秀,那他会告诉你如何运用它,有些老师也会激励着我们。

3 他们就是一群孩子,还能有多糟糕。

4 没有“为什么”,而是“为什么不”。

5 老师,你对于我们来说就是那一线希望,整个世界都在贫民窟外面,我们仅仅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做到我们从没做到过的事。

6 你的生活停留在写满你的恐惧的这一页,但如果能忍受它们,这些现实,会为你的飞翔助力。

7 无论在9F班和我之间发生了什么,那只是我们之间的事,我仍然是他们的老师,他们仍然是我的学生。

8 我年轻的时候,觉得当老师是最难的一件事,教了20年学,我知道了,做一个学生,甚至更加困难。一个学生如果学到了错误的知识,便不可能得分,老师如果教错了,却不会失分,教起来容易,学起来却难。

9 不管知识有多难教,总有老师会以浅显易懂的方式教导学生。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