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赞多少钱?那些“刷量”买来的繁荣》

由张玥原创,发表于南方周末

导读

“水军”的存在,已经是互联网时代公开的秘密——他们用机器或者组织人工,刷点击率、刷评论、刷点赞、刷APP下载量……几乎可以渗透在所有用户产生内容的平台上。只要是以数据衡量价值的互联网平台,数据造假就不是不可能。

“刷量”的背后操作是怎样的一种套路;“刷量”的利益链是何走向;“刷量”被需要与被抵抗之间的角力……这篇文章一步一步地在描述着我们熟悉又陌生的“刷量”行为。

推荐理由

这篇文章将关注角度对准“刷量”,但是它又并没有一味地表达对这种行为的抨击。在数据的支撑、详实的叙述与记者“卧底”得到的“刷量”第一现场状况的基础上,文章用一种寓态度于数据与实证之中的方式回应着大众对这个问题由来已久的好奇心,将“刷量”这个事就这样讲给你听,而你又怎么看?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nWTO9YGlqSId9qtwRlVGYQ

这些男人不回家,他们去钓鱼

由马拉拉原创,发表于每日人物

导读

谁都有想要逃避现实的时刻。想要逃避现实的时候你会做什么?有人下班后会故意在车里坐一会儿再回家,有人假借加班推迟回家的时间,还有一群男人,他们去钓鱼。很难说这群男人究竟是爱钓鱼,还是单纯爱钓鱼时刻的清净自由。或许钓鱼只是一个符号,不是鱼也可以是其他任何东西,它只是一个让这群人放空自我的寄托物

这群男人就像是一个社会缩影,他们只是想要点自由的空间罢了。

推荐理由

或许谁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工作有工作时要戴的“面具”,生活有生活中要戴的“面具”,仿佛只有在少得可怜的与自我相处的时刻,个体本身才是真实的、在自由呼吸的。这篇文章就像以文字形式呈现的纪录片,作者冷静克制地旁观夜钓人的状态,明明不掺杂感情与评论,却在字句中给人以宁静、孤独与空旷,还有共鸣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rwCuGHwOx_nsNS8AlIHeaw

海边的阎连科:来香港教书是一种逃避

由付子洋创作,发表于别处World

导读

阎连科被称作“荒诞现实主义大师”,是华人世界首位卡夫卡文学奖获得者,曾三次提名国际布克奖长名单,也被视为下一位最有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

迈入生命的第60年,如同踏进了一片粘稠的沼泽:文学早已坐上时代的冷板凳,写作环境不断恶化,发现自己“也没有那么大才华”的同时,担心死亡会比“最想写的那本书”先到……但站在讲台之上,这位深陷“写作无意义”困境的作家,仍在努力勾勒“写作的意义”

推荐理由

作者从阎连科上课的讲堂说起,以“文学课”“香港”“河南”“写作无意义”“写作有意义”五个部分串起了阎连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这篇文章不是详细介绍阎连科先生的作品的,通过作者的所观所感给我们呈现出对写作有着别样执着的阎连科先生。

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A1rnPt4CRz4NWAT9_kGS4w

母亲带孩子赴死:网贷漩涡里的悲剧

由王珊原创,发表于三联生活周刊

导读

这是发生于湖南新化县的一个新闻事件,一位母亲带着年幼的一儿一女投河自尽,引起了广泛关注,众多媒体争相报道,各种短视频迅速流出,评论也不断跟进。三联这篇报道整合多方资源,细致采访调查,给读者呈现了事件的基本样貌,也挖出这桩悲剧背后的复杂原因——网贷旋涡。

推荐理由

虽然三联这篇报道发布时间较晚,但从新闻信源采用资料的程度来看,它下了功夫去挖掘各方信息,没有选取哗众取宠的标题,对事件的叙述有条理,语言也比较克制,是众多关于这一事件的特稿中的佳作。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O4AFcf4XP7EUxDS1OYCLkQ

高校锦鲤真的这么好骗?

由Chaz整理、写作,发表于珞珈随笔

导读

随着“支付宝锦鲤”的爆红,各大商家纷纷推出五花八门的“专属锦鲤”。上周,多个疑似高校校友会的微信公众号发起“寻找本校锦鲤”活动,提示关注公众号并分享文章后,有机会获取奖品。

然而,经过作者核实,这些“高校锦鲤”都是商家促销活动,而所谓的“校友会”公众号则是打着官方名号的个人公众号,这场狂欢式的刷屏也随着相关公众号的被举报留下一个荒诞的结局。

推荐理由

作者凭借他对新闻敏锐的捕捉能力,对这场在朋友圈病毒式刷屏的“锦鲤”狂欢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从账号主体到账号背后的营销团队、运营公司,都在作者的调查之下一点点浮出水面。

面对“天上掉馅饼”的巨大诱惑,没有人会不心动,但我们也不该忘了守住理性的底线。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Daq_qMif7RkDGzde3F-WTA

在中国,“尊严死”有多远?》

由马肃平撰写,发布于南方周末

导读

“生死亦大矣”。人生中的这两件标志性的大事,前者常常伴随着喜庆和欢乐,后者则因太过沉重而被人们避之不及。其实生与死都是人生中的自然阶段,死亡的问题不应当因其带来的痛苦而被人们悬置。相反,正视死亡,探索为临终者提供适时适当关怀的可行途径才是更优解。

推荐理由

死亡在中国的语境里是不祥的,如非必要绝不会被提起,在青年人的视野中出现的情况更是少之又少。本篇文章触及临终关怀的话题,讨论了“缓和医疗”的发展历程及其在中国的可能性

缓和医疗——Palliative Care,也翻译为舒缓医疗、安宁疗护、姑息医学。

世卫组织提出的“缓和医疗”原则有三:重视生命并承认死亡是一种正常过程;既不加速,也不延后死亡;提供解除临终痛苦和不适的办法。缓和医疗既不让末期病人等死,不建议他们在追求“治愈”和“好转”的虚假希望中苦苦挣扎,更不容许他们假“安乐”之名自杀,而是要在最小伤害和最大尊重的前提下让他们的最后时日尽量舒适、宁静和有尊严。【引用】

没有人愿意面对死亡,但也不得不承认它必然降临。既然不得不面对,怎样“死亡”就成为了一个问题。与其不惜耗费大量财力物力精力、让患者承受难以想象的痛苦,仅仅为了延续生命,越来越多的人渴望“有尊严地死”。大众关注的这一趋向充分体现出,在一个经济充分发展的社会中人们对于精神层面的关注。

当人们可以体面地生的时候,他们希望自己也能体面地死去。死亡从一种遥远孤立的仪式,逐渐实体化为切实的临终关怀和合法的生前预嘱。蒙昧的时代过去,血肉之躯的人在历史的台阶上高昂着头颅。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XlPF4B2pSKcFJAnVVzymQQ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南京大学新记者 ”

荐读小组 | 彭雅琦 曹玥 张诗童 柳宁馨 魏颖 冯心怡 叶玉玲 纪虎威

责编 | 彭雅琦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