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安建军 肖伟) 11月1日,2018中国(郑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之陕州化工新材料专题对接会在郑州举行。三门峡市副市长孙继伟,陕州区委书记骆玉峰,区委副书记、区长胡志权,副区长刘威雷、刘奇坤,陕州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副主任贺清平、刘正理等出席活动。

中国(郑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程院、河南省人民政府携手中西部8省区联袂打造,旨在推动中西部地区深度对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促进区域间产业、技术、人才、资本科学合理流动,实现资源共享和互补合作。

三门峡市副市长孙继伟进行了讲话,他说,陕州产业集聚区作为我省规划的重要化工产业集聚区,抢抓省委、省政府推进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和转型升级重大机遇,积极谋划推进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主导产业发展,举办了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产业对接会等一系列活动。吸引了新鑫源化工、奥科化工、中达化工等一大批新材料和化工企业落地,有力促进了产业集聚发展。此次对接会是陕州区主动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主导产业发展的又一个重大举措。陕州区还与有关企业签订了一批产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金融合作项目、人才培训项目等合作协议,为下一步发展增添了后劲,提供了支撑。此次对接会是一场内容丰富、成果丰硕的重大活动,希望陕州区及陕州产业集聚区以本次活动为契机,认真汲取各位专家的指导和建议,认真倾听各位企业家的想法和诉求,进一步优化发展思路,提升发展能力。特别是要把签约项目落地作为重中之重,抓紧跟进,协调服务,推动签约项目早落地、早建设、早达产。

陕州区委书记骆玉峰致答谢词说,发展是永恒的主题,合作是成功的基石,双赢是共同的愿望。当前,在新时代新思想引领下,在三门峡打造“三地五中心”“五彩三门峡”、发力三次创业征程中,陕州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发展机遇,区委区政府依托区位、资源、交通、人文环境等优势,正全力加快转型创新步伐,把走好“精细化工产业发展、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大健康产业发展、专用汽车暨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四条路子,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出台了一系列实打实的支持产业、园区、企业发展的重大政策举措,以开放的心态与众多领域领军企业进行深度合作,营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经济提档升级上迈出了坚实步伐。此次产业对接,为我们共同搭建了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桥梁和纽带,真诚欢迎各位企业家走进陕州、创业陕州,加强合作,共谋发展,陕州区将秉承“亲商、爱商、安商、富商”的理念,创新服务、优化环境,让大家放心投资、舒心创业、安心发展,我们携手开辟事业发展新天地,共同谱写互利共赢的新篇章。

陕州区委副书记、区长胡志权致词说,产业转移是产业发展的普遍规律,对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地区而言,是一次难得的机遇。首先,这是一次全面复兴背景下的对接。陕州自古是“两京锁钥地”、“左右帝王州”,如今,在“一带一路”恢宏战略指引之下,古老的陕州也激起了全面复兴的雄心,鼓舞了更加出彩的斗志。其次,这是一次全面准备基础上的对接。陕州具备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条件和禀赋,面对产业转移,我们与转型创新发展有机结合,把化工新材料和绿色智能制造作为承接的重点和突破口。这次对接会签约方向却明晰,化工新材料、商用卫星技术应用、电子芯片等企业都是一颗颗陕州转型探索中的启明星。最后,这是一次全面链接配置下的对接。这次即将签约的项目涵盖了资金、技术、人才、基础设施建设等各个方面,体现了产业转移的全要素、全产业链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提升了产业转移对接的广度和深度,丰富了产业转移对接的内涵。

会上,来自全国各地化工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就化工产业政策、化工产业科技成果和产业发展方向与50余名企业家进行交流和沟通。陕州区围绕对接危化品企业转移,发布化工产业链相关项目35个,成功签约了化工产业、产教融合、生物科技应用、卫星遥感应用等领域的16个项目。这些项目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其中,与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签订的产教融合、校企共建的人才培训合作协议,不仅能够培育化工产业新型实用人才,还将有力推动化工产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成果的转化应用。

据悉,本次陕州化工新材料专题对接会除签订16个项目,还达成了100亿元的信贷支持,将把陕州产业集聚区打造成为陕州区“转型发展的主板,产城融合的模板,效能革命的样板”,为推动陕州区经济高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