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王国是曾存在于琉球群岛的封建政权名,最初是指在琉球群岛建立的山南、中山、山北三个国家。1429年,三国统一为琉球王国。琉球王国位于中国台湾岛和日本九州岛之间,蜿蜒1000公里,总面积3600平方公里。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以东北亚和东南亚贸易的中转站著称,贸易发达,号称“万国津梁”。

中国消失的邻国之琉球国

1372年,琉球诸国成为中国明王朝的藩属国。1429年,统一后的琉球王国仍一直与中国保持着宗藩关系。明亡后,琉球继续向清政府朝贡。1663年,琉球正式被清王朝册封,从此琉球使用清朝年号,向清朝纳贡,历代琉球王都向中国皇帝请求册封,从未间断。1609年,日本萨摩藩率兵侵占琉球,逼迫琉球向日本进贡。琉球王国形成“两属”状态,后逐渐被萨摩藩实际控制,成为萨摩藩的附庸。1872年,日本政府借明治天皇亲政之机,削琉球国号设为“琉球藩”。1875年7月,日本强令琉球王国停止对清政府的朝贡,并改用日本年号。1879年日本宣布琉球废藩置县,完成所谓的“琉球处分”,将琉球强行并入日本,设“冲绳”县,琉球王国覆亡。

中国消失的邻国之琉球国

1372年(明洪武五年)正月,明太祖朱元璋遣行人杨载向琉球三国发布诏谕,此为明代第一次遣使琉球。同年十二月,琉球中山国国王察度遣弟泰期等随杨载入朝,贡献方物。1373年(洪武六年),山北王怕尼芝和山南王承察度也相继向明朝进贡。至此,北山、中山、南山三国开始向明政府朝贡,使用明朝年号,成为明王朝的藩属国。

中国消失的邻国之琉球国

1383年(洪武十六年),琉球国中山王与山南王一同进贡,朱元璋“诏赐二王镀金银印”。此间,山南王与中山王联合与山北王争斗,相互攻伐,太祖命内史监丞梁民赐敕,令三方“罢兵息民”,三王从命共同遣使入朝献贡。 1385年(洪武十八年),明朝又相继赐印给山南王和山北王。

中国消失的邻国之琉球国

1390年,宫古岛酋长与那霸势头丰见亲入贡中山。不久,八重山酋长也前来朝贡中山王察度。为获得打造大型船只的技术,以避免使者船只受到海浪危害。1392年(洪武二十五年),琉球接受了朱元璋派遣的福建三十六姓善于造船航海的技术者。

1395年(洪武二十八年),中山国国王察度去世。1403年(明永乐元年),世子武宁遣侄三吾良叠讣告中国。1404年(永乐二年)2月,中山王世子武宁来朝告父丧,明成祖朱棣即遣行人时中赴琉球祭吊,“赙以市帛”,继而颁诏宣布世子武宁“袭爵位”。此为琉球受中国册封之始。

1415年(永乐十三年),山南王汪应祖世子他鲁每,因其父遇害,遣人入明进贡并请袭爵,这是琉球首次向中国提出册封的请求。同年五月,明成祖遣行人陈继芳等,前往琉球颁诏,封他鲁每为琉球山南王。自此,每位琉球国王嗣立,都会请求明朝册封,而明政府也多应其所请,派遣官员前去主持册封大礼,从而形成了中琉之间的朝贡和册封制度。

中国消失的邻国之琉球国

1646年(清顺治三年)九月,清军攻入福建,灭南明隆武政权。此时由琉球世子尚贤派遣来庆贺唐王称帝的琉球使臣等五十余人仍滞留福建未归。王舅毛泰允、长史金思议等,见明朝大势已去,随清军入京投诚。顺治皇帝格外优恤。礼部命通事谢必振为招抚使者,前往琉球。最终于1649年(顺治六年)九月十三抵达琉球。但此时琉球世子尚贤已于1647年(清顺治四年)九月二十二去世。由于战乱和王朝更替,尚贤成为琉球唯一一位已向中国请封而未完成受封手续的世子。尚贤之弟尚质于1648年(顺治五年)即位为世子。世子尚质率文武百官迎接谢必振及皇帝敕书后,于1649年(顺治六年)十一月遣都通事梁廷翰、通事周国盛,护送谢必振归国,并赍表投诚,但此次未送缴故明敕印。

1653年(顺治十年)二月底,琉球世子尚质派遣王舅马宗毅率领庆贺使团前往中国,使团除了携带给皇帝的礼物外,还携带了表文、奏疏及故明敕印。同时,尚质在给顺治皇帝的奏疏中也恳请赐发新敕印。1654年(顺治十一年)四月二十日,顺治皇帝下旨,册封琉球。七月初一,顺治帝颁发册封世子尚质为琉球中山王诏书和敕谕各一道,赐镀金驼钮银印一枚,并派遣兵科副理官张学礼为正使,前往琉球。但在抵达福建时,正值郑成功等反清势力在福建沿海一带活动,未能成行。

1662年(康熙元年)十月,因郑成功病故,南明余部逃往缅甸,清政府解除了后顾之忧,于是册封琉球世子尚质之事被重新提起。十一月初,张学礼等人启程,并于1663年(康熙二年)六月抵达琉球,完成册封。从此琉球开始改用清朝年号,向清朝纳贡。此后百余年,琉球不断遣使进贡,历任琉球新王即位时都要遣使请封,从未间断。

1871年9月,66名琉球太平山岛人遇到大风,船舶漂流到了台湾,误入牡丹社原住民乡内,被原住民围杀54人,余12人因躲在土民杨友旺家始得保全,后被清政府护送回国。1873年,日本使者副岛种臣和柳原前光来到中国,本是来换取1870年与清政府签订的《天津修好条约》和《通商章程》文本的。两人到北京后,副岛种臣前往礼部商讨觐见同治皇帝的礼节,副使柳原光去了总理衙门,拜会名叫毛昶熙和董恂的两个清廷官员。这两位清廷官员没话找话,跟日本使者说起不久前发生的台湾土著杀死琉球国使团人员的事情。还惯用历代封建王朝歧视少数民族的不恭之语,在交谈中随口冒出“杀人者皆属‘生番’,系化外之民”的话。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此时日本蓄意要吞并琉球,正发愁不知该从何处下手,不期突然抓到“生番”、“化外之民”等语。副岛和柳原回到东京后马上进行了汇报,为日本“代表”琉球出兵台湾找到了借口。

中国消失的邻国之琉球国

1874年,日本政府宣称要惩治杀害“日本属国难民”的台湾“生番”并占领台湾“生番”居住地,通过《台湾番地处分要略》。最终在英国公使威妥玛的积极斡旋下,1874年10与31日,清政府恭亲王奕与日本大久保利通正式签订了《北京专条》。在专条中,清政府承认台湾生番错杀琉球人乃是“对日本国属民的胡乱加害”,日本出兵台湾“为保护国民之举,中国不能指责日本”,造成清政府在中日交涉中处于不利地位。1874年12月15日,归国不久的大久保利通即向日本太政大臣三条实美提出了有关处置琉球的新建议,要求向琉球谕示,肃清与中国的关系。

1875年7月10日,在大久保利通的直接指挥下,内务大丞松田道之等抵达琉球那霸,宣布日本政府决定:今后禁止向中国朝贡,派遣使节,或清帝即位时派遣庆贺使;藩王更替时,禁止接受中国册封;琉球应奉行明治年号,年中礼仪应当遵照布告行事;在琉球设置镇台分营;以及要求琉球王进京谢恩,按照另纸规定,实行藩制改革等。对此,琉球方面反复与松田道之交涉,不肯断绝与中国的关系,要求保持琉球国体、政体。

1876年6月,日本政府派遣内务少丞木梨精一郎,率领警官、巡查若干人前往琉球,控制琉球的司法裁判权。12月10日,眼看亡国形势加剧,琉球王尚泰派遣姐夫幸地亲方(即紫金官向德宏)等,秘密前往福州。向德宏等于翌年四月抵达福州,即向闽浙总督何璟和福州巡抚丁日昌递交琉球王尚泰的密咨。1877年6月24日,何璟、丁日昌联名将此事上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请求由即将出任日本公使的何如璋在赴任时予以交涉。此建议得到清政府的支持。

1877年10月,日本政府又将琉球的司法权,纳入大阪高等法院的管辖之内。才外,日本在琉球强制实行“海外旅行券制度”,凡是琉球人前往中国,必须向日本政府申请护照,以此控制中琉往来。1878年,琉球王国在无奈情况下,亦开始向国际社会求援。派遣琉球司法官毛凤来和马兼才抵达东京,向西方驻日各国公使,递交投诉。

中国消失的邻国之琉球国

1879年1月25日,日本为避免琉球问题国际化,加快了吞并琉球的步伐。松田道之第二次奉命出使琉球,督责琉球断绝与中国关系,并向日本交接裁判事宜。在琉球国王拒不从命后,松田道之于2月4日离开那霸返回东京。2月18日,日本政府决定“处分”琉球。3月8日,日本政府决定派遣松田道之第三次出使琉球。3月11日,太政大臣松田道之指令处分事项。3月25日,松田等人抵达那霸。3月27日,松田在首里城向琉球王代理归仁王子宣布废藩决定,命令交出有关土地、人民等一切文书,并且当场责令藩吏作向导,由随行人员加封、监管。此外,下令琉球王尚泰移居东京。4月4日,日本宣布琉球改为冲绳县,日人锅岛直彬为第一任县令。5月27日,尚泰王被迫抱病前往东京,琉球王国灭亡。

自1879年琉球灭亡至1885年间,大量琉球人流亡中国,开展“复国运动”。他们以福州、北京、天津为据点,向清朝总理衙门、礼部和重臣李鸿章、左宗棠等递呈请愿书28份,要求清朝就琉球问题向日本交涉。

1879年6月12日,美国前总统尤里西斯·格兰特在天津会晤中国政府代表李鸿章,李鸿章请他就琉球问题进行调停,格兰特慷慨答应。7月3日,格兰特一行乘坐“里奇蒙德号”抵达横滨,并于7月22日与日本政要伊藤博文、西乡从道举行会谈。在听取了日本方面的意见后,格兰特认为日本吞并琉球侵犯了清国的海上贸易利益,为“清国互市之障碍”,表示唯有和平谈判才是解决琉球问题的方法。8月10日,格兰特会见明治天皇,认为若是日本吞并琉球将“断绝清国与太平洋之通道”,建议日本“予彼以太平洋之广阔通路,如至此议,彼将应承之”。中国驻日公使何如璋亦发电报给总理衙门,称格兰特提出“琉球三分方案”,即包括琉球本岛在内的中部各岛归还琉球,恢复琉球国,将宫古及八重山以南各岛划归中国,将包括奄美大岛在内的五岛划归日本。总理衙门表示赞同,但美国方面不承认这是格兰特提议的。

中国消失的邻国之琉球国

1880年3月,日本正式向清政府提出“分岛、改约”案,即琉球群岛的北部和中部岛屿属日本管理;琉球群岛的南部诸岛如宫古岛、八重山,则归清政府管辖。作为交换条件,中国应修改日清通商条约,允日享有最惠国待遇。据此,清政府总理衙门大臣沈桂芬等人与日方代表进行商谈,1880年10月28日草签了《琉球条约》及《酌加条款》。琉球王国官员再三诉愿表示二岛土地贫瘠,无法生存,万不可接受。林世功也在北京总理衙门前自杀表示抗议。林世功自杀后,清政府拒绝在谈判条约上签字,协商破裂。

中国消失的邻国之琉球国

1882年,日本驻天津领事竹添进一郎与清政府恢复琉球谈判问题,但是没有达成协议。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作为战败国割让台湾、澎湖,在琉球群岛问题上就更没有发言权。1898年,日本强迫琉球人服兵役。 1901年,琉球最后一位国王尚泰去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