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里约奥运周期,沈静思在和魏秋月,丁霞的二传位置的激烈竞争中逐渐处于下风,其主要原因就是快速传球到位率不高,而本来擅长的垫传过于暴露,后排防守和前排拦网又没有优势,虽然中国女排最终夺冠,但沈静思在本届赛事的低迷状态,使她在退出主力二传竞争的同时,也直接告别了里约奥运会。沈静思,2009年和2013年两度入选女排国家队,身高1米87,场上位置司职二传,她臂展修长,一号位定点防守和二号位拦网协防能力突出,同时,在二号位的调整攻同样具有威力,但存在传球稳定性不足的短板。

中国女排作为世界排坛的王者之师,建队以来涌现了许多优秀队员,如郎平,张蓉芳,孙晋芳,魏秋月和如今的朱婷,张常宁等等。而踏上四年一届的奥运会赛场,更是无数职业运动员孜孜追求的最高梦想,有些运动员经过努力却因为其他原因,无法如愿登上奥运舞台,留下了终身遗憾。

她们落选里约奥运会,一个选择坚持,另一个已经隐退


杨珺菁,1989年出生,身高1米90,2011年入选女排国家队,司职副攻。杨珺菁拥有独特的身高和臂展优势,弹跳好,滞空时间长,进攻十分犀利,下球力量大,三号位高球下球速度快,更有娴熟的单脚背飞技术,常常在对手还没有反应过来,球已经落地的情况发生。

2011年杨珺菁随队参加女排世界杯,在对阵塞尔维亚的关键一役中,杨珺菁敢打敢拼,在进攻端发挥十分出色,在帮助中国队最终获得第三名的同时,也收获了本届比赛最佳运动员的荣誉。

在经历了2012年伦敦奥运的失落之后,2014年杨珺菁迎来了在女排世锦赛的高光时刻,凭借自己稳定的进攻效率和之前拦网缺陷的进步,杨珺菁获得了自己首次世界大赛最佳副攻殊荣。

此时此刻,杨珺菁的职业生涯处于上升势头,但意外也随至而来,2015年10月,杨珺菁在参加军人运动会时,在比赛中遭遇了右腿十字韧带断裂的不幸,只能告别国家队进行疗伤康复。

杨珺菁离开国家队后,由于伤病原因,再也没有受到国家队的召唤,也因此遗憾地与里约奥运会擦肩而过,但是,她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排球心结,在去年武汉举行的世界第七届军人运动会上,她不仅入选了12人名单,还担任了火炬手。

她们落选里约奥运会,一个选择坚持,另一个已经隐退


沈静思,2009年和2013年两度入选女排国家队,身高1米87,场上位置司职二传,她臂展修长,一号位定点防守和二号位拦网协防能力突出,同时,在二号位的调整攻同样具有威力,但存在传球稳定性不足的短板。

2009年首次入选国家队后,她一直作为魏秋月的替补,魏秋月大赛经验丰富,和队友之间的配合默契,技术发挥稳定,因此,沈静思获得的上场机会并不多。

2013年9月举行的亚锦赛是沈静思再次入选国家队后,第一次代表国家队作为主力二传出征国际大赛,但由于比赛经验不足,在球队落后的情况下,显得措手不及,接连输给泰国队和韩国队,创下了球队亚锦赛38年来最差战绩。

2015年女排世界杯由于魏秋月手术后恢复情况不乐观,沈静思作为主力二传出征,让她迎来了证明自己的机会,但是沈静思并把握住这次难得的良机,在首场对阵塞尔维亚队的比赛中,心理波动大,传球到位率不高,导致在后面的比赛中,鲜有出场机会。

里约奥运周期,沈静思在和魏秋月,丁霞的二传位置的激烈竞争中逐渐处于下风,其主要原因就是快速传球到位率不高,而本来擅长的垫传过于暴露,后排防守和前排拦网又没有优势,虽然中国女排最终夺冠,但沈静思在本届赛事的低迷状态,使她在退出主力二传竞争的同时,也直接告别了里约奥运会。之后,沈静思选择入学深造和结婚回归家庭,慢慢淡出大众视野。

她们落选里约奥运会,一个选择坚持,另一个已经隐退


中国女排之所以取得今天的辉煌成就,离不开女排人一代又一代的努力,在这里也感谢杨珺菁,沈静思为女排的付出,祝福她们今后幸福的路越走越长!

我是翔子看球,专注体育球类项目分享,欢迎留言评论,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