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古村落焕发新生机:“互联网+”下的江山大陈

当前,互联网的基因早已渗透到浙江乡村的每一个角落,成为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大陈村,这个江山城北拥有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历来以优美的自然生态和丰厚的文化底蕴闻名。如今,古村牢牢抓住机遇,搭上互联网的顺风车,通过“互联网+”模式,“线上+线下”共同繁荣本土特色文化,打造出了一条魅力独具的“大陈有礼”乡村旅游产品线,走出了一条乡村文化繁荣,乡村振兴和农民致富增收的新道路。

实施“网络+文化”工程

增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

大陈村依托“书香大陈”厚重的人文底蕴,以文化为魂,注重将特色本土文化产业和互联网有机融合,着力提升软实力。在文创领域牵手炫嘉(北京)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共创多样大陈文化产品,让百年大陈焕发青春活力。

“网络+直播”唱响“一台戏”。发挥“村歌”优势,与浙江小百花艺术团合作,按照现代舞台剧的要求,精心编排打造了村歌“一台戏”。2018年举办的党建跨领域结对暨“小百花—大陈”美丽乡村之夜更是联合北京国际广播电视台东方如画(江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依托其全球网络直播平台,进行全球网络直播,让全球3亿多观众一同在线欣赏了这台好戏。

“网络+民俗”展演“一场秀”。利用古村落优势,以古村、古祠、仿古民宿、婚博馆等为依托,开展传统中式婚庆民俗展演,着力打造“村歌婚庆小镇”。借力网络平台,“村歌婚庆小镇”得以扩大宣传规模和力度。今年以来,已吸引各类人群来村承办中式婚庆民俗体验活动12次,参与人数达6000多人次。

“网络+体验”打造“一条街”。依托“大陈小市”小吃一条街和“德秀永彰”和美灯光秀,开展“小吃进大陈”网络招商活动,打造全市唯一的“大陈夜市”。借力互联网,宣传辐射半径进一步扩大。今年举办的大陈古村首届“书香大陈”乡村音乐节暨“大陈夜市”开市活动,在头3天共吸引游客1.3万人次,日均销售额破6万。据了解,接下来大陈夜市还将迎来新变革,引进全国小吃进大陈,让游客能够不出大陈,吃遍全国。

做好“电商+三农”文章

提升本土特色产品附加值

大陈村依托电商创业平台,在电商人才培养、特色产品打造方面下功夫,加强品牌打造和网络营销,着力提升农特产品的附加值。

打造农特产品电商品牌。以品牌打造为主,品牌引进为辅,通过互联网做品牌与口碑宣传,放大本土农特产品电商品牌效应。通过鼓励家庭农场、各农产品电商企业抱团经营、奖励农产品网络零售额等方式,共同打造和维护农特产品电商区域公共品牌。“大陈面”、“大陈麻糍”已成为具有较大品牌效应的线上知名品牌,并形成了直通全国的农产品电商销售渠道。杨梅、枇杷、柑橘、早竹笋、中草药等一批特色农产品已初具规模和品牌效应。

培养一批农村电商人才。依托电子商务培训和农民素质提升工程等资源,全力开展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强化电商经营理念,学习电商经营经验,把更多的村民培养成网络供货商、经销商以及品牌用户。成立青年电商创业基地,通过政策倾斜和优质服务,吸引一批在外优秀“农创客”回乡创业,培养农村电商带头人。组建电商服务队伍,为从业人员提供咨询、培训等优质服务。

打造村民电商创业平台。以开设淘宝店铺、微商或依托现有电商经营户平台等形式,开展“线上”销售业务,有效拉动农特产品的销售。打造小微农产品电商经营户23家,小吃食品电商经营户8家,催生了“粽横四海”“大陈麻糍”“汪氏包子”“就是黑”等网红店铺12家,带动全村电商网民数量新增800多人,有效地帮助村民解决了零散农产品销售难题。

推进“媒体+旅游”工程

打造魅力独具乡村旅游产品线

依托网络媒体强大、高效、便捷的传播优势,在打造“精特美”和宣传“全覆盖”上下功夫,打造一条魅力独具、特色彰显的乡村休闲旅游线路。

做精“村歌文化风俗线”。一直以来,大陈乡注重与网络新闻媒体对接,常年在全国、省、市等各级网络媒体上进行宣传报道,通过网络,有力地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独具风情的“村歌文化风俗线”参加全省示范道路网络评选,获评省“四边三化”精品示范道路。生态旅游公厕“轻松阁”、“舒园”,多次登上央视《新闻联播》。

打造“核心休闲旅游圈”。为做精做美乡村旅游,今年,乡政府建立“书香大陈”公众微信号。公众号每月发布2期,对大陈特色风俗、人文景观、历史古建等进行系统的宣传和推介。同时,加强与上海众垒、驴妈妈、中旭旅行社等旅行社合作,通过旅行社在网上新增旅游线路,吸引更多游客来大陈游玩,扩大了影响,提升了人气,集聚了商气。

建设“乡村振兴党建示范带”。大陈村始终坚持党建统领,融合村歌文化、消薄攻坚、产业兴旺、基层治理、乡风文明等方面,构成“一线一路十景观”,全方位展现大陈在党建统领下的乡村振兴新貌。在乡村振兴进程中,大陈村通过总结提炼和升华,创建了党建“1+7”品牌并在全市得到推广,创新了“心廉心”廉政“1+7”文化,走出了“文化治村”的基层治理新路子,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通过网格微信群、朋友圈、新闻媒体及网络的大力宣传,大陈经验焕发新光彩。

乡村振兴的落脚点,最终还是在老百姓真真切切的获得感上。借力互联网,大陈村发展质效提高,迸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互联网为乡村振兴铺就了发展底色,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小布邀你收藏江山发布

学会以下三步,将我们设置成星标!

这样,就能每天及时收到精彩推送啦!

来源:浙江在线

编辑:陈云芳 周云奇

喜欢就给小布点个赞呗~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