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股票市场拓荒史之一:敢为最先

文根据中国证券市场创始人之一张晓彬所述整理。回望中国改革开放40年,中国股票市场的创建和发展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史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自1990年开市以来,中国的股票市场始终在争论中波浪式前进,在牛市和熊市间螺旋式上升。近30年来,中国的股票市场从“婴儿期”,步入“而立”之年。尽管,各种客观存在的体制性问题仍在困扰着中国股市,但其在推动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推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健全现代金融体系、将发展成果惠及百姓等方面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毋庸置疑。。值改革开放40周年、股票市场成立30年之际,张晓彬,这位中国股票市场的核心创始人之一,证券交易所研究设计联合办公室(以下简称“联办”)秘书长和中国最早的风险投资公司——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以下简称“中创”)的首任总经理,回顾这段拓荒史如是说。改革开放东方潮起改革开放可以说是现代中国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富民强的新起点。从1979年到2018年这40年间,改革开放让中国的经济获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有人说这是国运,我认为这也是时代大潮。这个大潮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世界的格局。这个大潮不仅摧枯拉朽,也带来了日新月异。80年代以来,中国先后实行了农村土地承包制、企业股份制等重大经济改革。随着商品经济的合法地位被确立,经济改革的主战场又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并掀起了全民下海的浪潮,甚至出现了“十亿人民九亿倒,还有一亿在寻找”的现象。新机制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新问题。尤其是1988年,计划经济下的流通体系出现问题,国内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与此同时,企业股份制的推行,越来越多的股票发行,也呼唤有一个规范的交易市场来实现流通和优胜劣汰。在缺乏其他完整市场手段的情况下,发展股市是比较创新的尝试。鸿鹄之志与猪肚丝1987,我以艾森豪威尔学者的身份赴美国学习考察金融机构和股票市场,对股票市场有了认识。6月,结束考察回国后,一天中午,岐山来我办公室聊天,我们就一起到附近的一个小酒店吃饭。当时我们的办公室租在北京市劳保馆,在虎坊桥13号。往南一点有个南华酒店,地方不大却不失特色。我们俩就在那里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因为那里的酱猪肚子做的好,切成丝,加上醋蒜,别有风味。就是在那顿饭上,我们讨论了筹办股票市场的事。我记得,当时我说起了在美国的见闻和金融机构的接触,了解到股票市场的情况。岐山说,国内正在搞企业股份化,早晚也得搞股票市场。当时我们就商量着多找几个人深入聊聊,并提出了几个人选:一个是大宫(宫著铭),一个是小川(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大宫当时在人行和体改委都兼职,常直接给中央领导提建议;小川是经贸部的部长助理,好像当时还在读博士,经常在国务 院研究中心和体改委讨论有关改革的问题。他们都能说会写,人脉也广。当时国内很少有人了解股票市场。没想到,这个设想提出以后,反响极大。然后组织讨论、提出建议、起草文件、取得支持、领导批准、形成组织、筹钱做事等等,三年半的时间达成。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办事效率是很高的,大家都有一种争分夺秒的劲头,我们的确是赶上那个做事的年代了。有幸的是,当时有许多开明的老一代领导人,是他们在推动和指导改革。又有一批志同道合的青年学者、官员、干企业的,大家想到一起,走到一起,能够做些想做的事。万寿宾馆会议敢为最先被大家广为称道的万寿宾馆会议是1988年9月8日那次。岐山和我召集,大宫主持,中央财经领导小组、计委、体改委、人行、财政部、外经贸部、国务 院发展研究中心等当时中国经济界最有实权的机构,还有康华这样的国有信托公司都参与了。这么多政府部门和企业界人士集中参与,专门讨论证券交易所的事,还是第一次。这也是研究中国资本市场最早的一个比较正规的研讨会。那次会上,我介绍了“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方案,分析了设立北京股票交易所的可行性。这份方案是岐山和我发起,其他几大信托投资公司参与起草的。会上,大家都谈了观点,有赞同,有争议。也是在那次会上,康华的副总经理贾虹生带来了王波明,请他介绍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工作情况。会后吃饭时,岐山对他说,你干脆不要去康华了,就参加我们的筹备工作好了。当时王波明刚刚从美国回来,打算到康华工作。他提出可以再找一些国外回来的留学生参加。因为有许多留学生已经在当地工作,有实战经验。比如,高西庆在华尔街当过律师,波明也在纽约证交所工作过,还有从欧洲和日本回来的一些人。在这之前,我们都是兼职在做筹备工作,有了这批人也就有了专职干事的人了。

(图:九家信托公司代表一起讨论“联办”工作)

(图:经叔平、宫著铭和张晓彬(中)在“联办”会议上)1988年9月,小组会同社会上部分金融、法律的专业人才,每周都组织讨论会,就筹备工作和文件起草一起碰头。仅花了一个多月,拟就了“中国证券交易市场创办与管理的设想”(简称“白皮书”)和“中国证券体系规划图”等一系列文件,对建立证券交易所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具体管理组织机构等方面都做了具体陈述,而且提出了对起草证券法的设想,以及建立国家证券管理委员会的建议。

(图:“白皮书”关于资本市场结构的设想,如今基本已实现。)10月底,我把“白皮书”转给了国务 院研究中心副总干事吴明瑜,由他提交到中央高层。10月31日,赵紫阳的批示就下来了,提出让财经领导小组开会听取我们的汇报。当时,赵紫阳兼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长,姚依林是副组长。11月7号,我接到电话通知,说中央领导已经有批示,安排我们9号上午到中南海向国务 院领导汇报。在汇报会上,国务 院领导的表态以及对筹建工作的具体部署对后续工作的开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此后,筹建工作开始步入正轨,一直到1989年3月15号,成立联办,有了正式的组织,有了人和资金,开展证券市场创建的具体设计筹备工作就算落实了。到1990年12月中,深圳和上海两个股票市场先后开市,中国股票市场拓荒第一阶段初步完成。

(图:赵紫阳批示,请财经领导小组听取汇报。此为张晓彬所做电话记录手稿)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