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舒晴swag!

2019年4月25日,也就是昨天在上海开启了《中国新说唱》地第一轮海选,我的抖音、看点各大网站平台上全是关于这件事情的,作为资深说唱迷的我,当然是激动万分了。

但是今天,我不想写说唱,而是想和大家聊聊《中国新说唱》这个节目。

很多人都知道,这档综艺节目刚开始的名字并不是这个,是从《中国有嘻哈》更改而来。

《中国有嘻哈》作为爱奇艺2017年唯一一档s+级的重点自制综艺在网络上横空出世。有着31.3亿播放量,微博上有77亿的阅读量,2813万人参与讨论,“超级网综”的名号得知无愧。

凭借着小众的嘻哈文化在2017年暑假众多综艺的包围中突出重围,成为当时的综艺之王,作为一档节目,它无疑是成功的。当然,这一切都不是偶然,我相信有了解的人对该节目背后的匠心都是有目共睹的。

《中国有嘻哈》是我国首档大型Hip-hop音乐选秀节目,在内容上,选用大众陌生,小众熟悉的题材,正好匹配当代有个性的年轻人,以精准内容对应精准受众。节目更是主张年轻人的态度和价值主张,节目里的人员选择大多是一些无法无天、怼天怼地的存在,以此增加了很多节目的话题性。

在传播上,爱奇艺为该节目投入了3亿元的广告预售额,在微博上全方位营销,利用话题炒作、节目赛制结合微博渠道、嘉宾和选手的微博传播进行推广,抖音和嘻哈进行联动营销,品牌借势营销持续加持,多个方面的共同运作,把节目的宣传效果做到了最好。在导师的选择上,不仅有极具实力的热狗,更是有一个超人气的明星吴亦凡,他带动的收视率绝不会少。

正因为这些,爱奇艺打造了一个现象级网综。

但是在另一个方面,因为该节目里出来的一些选手的一些事情,爆火的嘻哈突然就成为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虽然没有白纸黑字红头,“平嘻令”却是大家心照不宣的存在。过度严格的审查标准铸就了最密集的过滤网,但凡是沾染一丁点负面消息的人、事、物,都会被勒令退回。

因此到第二季的时候,《中国有嘻哈》改名为《中国新说唱》,《中国新说唱》作为现象级网综的续集,却没有达到预想中的效果,在现实条件的打击下,让《中国新说唱》有了天然的劣势,无形的压力贯穿了节目的始末,压得选手拉长衣袖遮纹身、捂紧嘴巴避粗口、降低身段免个性。这样的结果是说唱音乐直接失去了原本的味道,并且这还是不能改变的。

在先天条件不好的情况下,节目组本应从自身做起,用绝佳的内容在这个“内容为王”的时代里进行绝地反击,可是《中国新说唱》又人为的恶化病情。漏洞百出的规则设定,多重连环的隐患生根发芽。

举个例子,艾热在与刘伯辛的比拼中以0比4的结果惨遭淘汰,身为四大主流音乐平台大佬的评委给出来的理由竟然是艾热的音乐传唱度不高。难道这是为了制造主流意见与地下原创音乐的冲突吗?可是打开音乐软件的榜单,结果却不像是评委们说的那样啊?

到最后总决赛的时候,百位rapper的投票存在了太多的不合理之处,艾热常年混于地下,人际关系上自然会占据优势,还有就是,既然是提出了地下音乐向流行市场发起冲击的命题,那为什么又不把比赛的决定权交到观众和市场手上呢?

就于此,《中国新说唱》的口碑暴跌也是情有可原了。如今,第三季的海选已经开始,也不知道几个月后的《中国新说唱》到底是绝处逢生,还是跌入十八层地狱?

就我目前看来,《中国新说唱》的新意已经消失,吸引观众长期驻足的卖点也已不存在,只能依靠吴亦凡、邓紫棋等明星,以及请一些在说唱上有建树的OG来提高收视率,可是这样得来的收视率又会存在多久呢?会不会只是昙花一现。

作为一档节目,最难做的就是它的长久性,如《天天向上》、《快乐大本营》、《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这种屡屡突破自身极限而长盛不衰的综艺也比比皆是,而《中国新说唱》这才开办了两季,就已经处于这种情况,它的未来真的不容乐观,甚至于这档节目会不会消亡也是不可而知的。

如今第三季的海选已经开始了,你会期待它的到来吗?说说你的看法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