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笔画粗细大致均等、整齐漂亮的板书标语把又黑又瘦的陈进发刷成了学校的“名人”,高中毕业后“补员”接替父亲的工作,也就顺利成为一名中学美术教师。陈进发,泉州市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两岸关系协会书画交流分会理事、福建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泉州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福建江夏学院客座教授、闽台书画院名誉院长。

翻看陈进发老师的书法作品,很容易被他的隶书吸引。他的隶书,笔画平直,均匀严实,很有装饰味道;大字则让人横生痛快淋漓之感,真有伊秉绶“愈大愈壮,气势恢宏”之特点。

说起书风的偏好和形成,竟然跟读书期间的一段经历有关。陈进发老师饶有兴致地跟我们聊起了往事。

从小学到高中毕业的十年,到处可见铺天盖地的板书标语,这让本来就喜欢画画的陈进发对刷板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为父亲家教严厉,要求儿子从小要学会一点本事,在家里涂涂画画,就有了很多便利。

到了南安一中读高中时,陈进发因为写得一手漂亮的板书派上了用场,学校的标语墙就被他和一个叫吴若冰的同学“承包”了。而他在书画方面的特长也引起了时任美术教师黄仲平老师的关注。作品多次获全国性大奖,甚至被制成邮票的黄老师,开始经常指导他画画和习字。很快,绘画和板书大有长进的陈进发走出校园,到街上去画宣传版画、写标语。

笔画粗细大致均等、整齐漂亮的板书标语把又黑又瘦的陈进发刷成了学校的“名人”,高中毕业后“补员”接替父亲的工作,也就顺利成为一名中学美术教师。那段时间,陈进发有较多的时间研习他喜爱的书法。他从唐楷入手,临摹颜真卿、欧阳询的帖子,在严谨的“法”中建立自己的书法观。

到机关和基层工作后,繁忙的事务让他不得不放下喜爱的书画。陈进发说,真正比较系统地学习书法,那是2001年之后的事了。那个时候,他的书法得到过蔡宗伟、林汉宗、林剑朴、陈怀晔等书坛师友的指导,尤其是经过香港诗人、书家李大洲先生指点后,书艺大有进步。

在研习了大量前人书帖后,更符合自己性情的伊秉绶和王铎书风很自然地成了陈进发的最爱。他渐渐释放自己的真性情,也大胆融入自己的审美追求,一种气势轩昂而又潇洒秀逸的个人风格开始形成。他书写的行草从疏密有致的分行布白中显现生动的气势、节奏、旋律;他的隶书则朴拙厚重,章法自然,饶有古趣。

因此,其作品能够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第四届刻字展、第四届正书展、第八届国际刻字展,并顺利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那是很自然的事。

人生的每一段经历都是一笔无价财富,陈进发把刷板书的劲道痛快、出规入矩,从政的雷厉风行,都融进了书法创作。退休后的他笔力更显雄健洒脱,挺拔大气。难怪中国书法家协会原主席沈鹏夸他“笔意不错”,并欣然为其题签。

陈进发,泉州市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两岸关系协会书画交流分会理事、福建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泉州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福建江夏学院客座教授、闽台书画院名誉院长。

作品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第四届刻字展、第四届正书展、第八届国际刻字展、首届公务员书法展、第八届国际兰亭(釜山站)展、第十届国际兰亭(东京站)展、福建省首届兰亭展。作品多次在北京、上海、南京、济南、广州、重庆、成都、杭州、南宁、大连等地展出。

吴日锦 林良标 文/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