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只爱科学不爱钱 ! “ 蛟龙号 ” 设计师崔维成: 希望于2020年完成11000米载人下潜最深极限 地球上最高的地方是珠穆朗姆峰。这个极限高度,已经有几千人成功登顶。还有一个极限,就是位于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这是地球上最深的地方,水深超过 1 万 米。这是比珠穆朗玛峰更难到达的地方,至今世界上只有 3 个人下到过沟底。不过现在,有一个中国人,他打算驾驶自己研制的深潜器下到沟底!

  民资打造我国首艘万米级深渊科考母船:向着地球最深处出发

  2016年12月,一艘名为“张謇号”的大船从上海驶出。一路乘风破浪,向着地球上最深的海域——马里亚纳海沟驶去。科考队员们既满怀兴奋又忐忑不安。兴奋的是,他们将完成一项史无前例的创举;不安的是,在茫茫大洋深处,没人知道会发生什么。科考队的负责人叫崔维成。在整个团队中,只有他曾经下潜到7000米以下。

  挑战深渊极限项目总设计师 崔维成:下面漆黑一片,温度很低,只有1.5-2摄氏度。

  张謇号

  目的地到了,但海面上汹涌的风浪一直持续不断,这样的天气显然无法下潜。科考队整整等了三天。当风浪渐渐弱下来的时候,崔维成果断下令,将一台无人深潜器放进大海。

  在6000米以下深潜器拍摄到的画面

  深潜器在6000米以下,拍摄到了钩虾,钩虾跟平常的虾不一样,是弯曲形的。水下几千米或者到11000米都有钩虾的存在,很多人好奇,这个生物为什么生存能力这么强,从最深的地方到最普遍的地方,它都能生存。

  无人深潜器已经创纪录地下到10895米。在这样深的区域依然有生命存在。如果人不加保护下到这个深度,就会被压瘪,爆裂而亡。

  挑战深渊极限项目总设计师 崔维成:10895米下的动物是不聚在一起的,甚至有很多动物藏在瘀泥底下,当我们带一个诱饵,放到附近,地下的动物闻到味道以后,好多就从地底下冒出来。

  无人深潜器下到10895米

  随后,崔维成又把三台着陆器放到海底继续作业,分别负责采集海底的水样、泥巴和鱼虾。几个小时后,海底的水样、泥巴和鱼虾分别被采集上来。这是史无前例的一次采集。亿万年以来,这些东西第一次和人类见面。不过令人惋惜的是,深海的鱼虾采集上来以后由于气压相差太大,很快就都死了,这个问题在国际上还没有解决。

  海底的泥巴

  这次到马里亚纳海沟下潜,是崔维成的一次探索性试验,像这样的试验还要做若干次。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超过70%的面积被海洋所覆盖。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把目光投向了海洋6500米以下的区域,这片区域在科学上叫做深渊区。崔维成的目标是:到2020年,把他的载人深潜器送下万米深渊。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辞去了曾经担任的中船重工702所副所长,打算自主研发万米载人深潜器。

  深渊区

  促使崔维成走上自主研发万米载人深潜器之路的深层原因,还有一个人对他的刺激,这个人就是美国著名导演卡梅隆。他的诸多影片赢得了中国观众的普遍青睐。但不为人知的是,卡梅隆还是一位深海下潜爱好者。2012年3月,卡梅隆驾驶自己的深海探测器,下潜到马里亚纳海沟11000米以下。他因此成为继1960年唐 ·沃尔什之后,人类历史上第三个到达这里的人。但在崔维成看来,美国人的这次深潜试验还存在很大的缺憾。

  挑战深渊极限项目总设计师 崔维成:卡梅隆到了海底以后,12个推力器坏了11个,所以潜水器只能在原地,他本来可以很自由航行,却都坏掉了,只能在原地不动拍一点点照片和影像。但是,以这样子上来也是不圆满。

  卡梅隆驾驶深海探测器

  崔维成的设想,要建成一个被称为“深渊科学技术流动实验室”的系统。它由三个着陆器、一个无人潜水器、一个载人潜水器,以及一艘4000吨级的科考母船组成。整个项目的花费,至少在十亿元人民币。对这十个亿,崔维成觉得并不可怕。

  挑战深渊极限项目总设计师 崔维成:我们要的10个亿,是5年到10年所需要的钱,所以我分解到每一年就是一个亿左右,这个时候,如果从学校里边支持点,地方政府支持一点,民间再投资一点,大家拼一拼的话,对我来说中国那么大,这一点钱不是问题。把“深渊科学技术流动实验室”的意义,它的价值说清楚的话,获得几个人的支持就够了。

  “深渊科学技术流动实验室”系统

  这个在常人看来无异于痴人说梦的想法,在崔维成看来完全可行。从702所辞职后,他受聘到上海海洋大学,组建“深渊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当崔维成变成一名直接面向市场的科学家以后,他首先面临的一道难题是第一笔启动资金从何而来。

  崔维成说服了妻子和儿子后,拿出了给儿子买房主的首付款,凑了几百万元,但这对于距离10亿元的大项目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必须找到更大的投资人,而这个人选崔维成已经想好了,就是他上大学时的师弟,吴辛。

  上海彩虹鱼海洋科技股份公司董事长吴辛

  崔维成毫不隐瞒,向师弟说出了自己的计划。让吴辛放弃原来的生意,改行做海洋产品开发。崔维成反复陈述这件事的重要意义和美好前景,让吴辛和他联手,干一件惊天动地的事业。在崔维成的苦心劝说下,吴辛对这项逐梦万米深渊的事业,越来越有兴趣。

  上海彩虹鱼海洋科技股份公司董事长 吴辛:我的任务就是要把崔老师在研制11000米载人潜水器过程当中的新工艺、新材料、新的IP拿来跟市场对接。

  吴辛放弃了多年经营的城市规划设计业务,注册了上海彩虹鱼科技股份公司,从零起步,要和崔维成携手干一场轰轰烈烈的载人深潜事业。崔维成后来感慨地说,请来吴辛相助,犹如刘备请来诸葛亮,举步维艰的事业一下子变得柳暗花明。

  上海彩虹鱼科技股份公司

  经验丰富的吴辛运用他的平台和智慧,很快就和浙江一家企业合作,造出了一艘4000吨级科考母船。它可以搭载80多人和所有深潜设备,驶入大洋中任何一个地方。

  4000吨级科考母船“张謇号”

  科考母船建成后,崔维成命名为“张謇号”。出生于江苏海门的张謇,在中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他不仅是晚清的状元,更是近代史上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

  挑战深渊极限项目总设计师 崔维成:张骞当时分析了清朝面临的形势,用了一个方法实业救国,教育救国。他就是觉得只有这个东西才真正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所以张骞为了赚钱,他先去做事业,然后搞教育。

  张謇

  “张謇号”建成后,投入了商业化运营。 “彩虹鱼”公司的业务节节攀升,未来上市应该不成问题。到那时,崔维成很可能会成为中国最有钱的科学家。但是,崔维成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和彩虹鱼公司划清界限。

  为了保证所有科研人员以简单纯粹的心态全力攻关,崔维成把自己带领的海洋大学研发团队和彩虹鱼公司截然分开。科研团队的人员只拿固定的薪酬,包括崔维成在内的所有人,不占彩虹鱼公司一分钱股份。只爱科学不爱钱!吴辛说,崔维成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单纯、执着、心无杂念,只为追求心中的梦想。

  崔维成团队

  作为一名享誉世界的科学家,崔维成生活简单得令人难以想象。他穿的衣服都是几十元一件的便宜货;他吃饭只需要几个包子一碗粥;他没有自己的汽车,平时出行都是坐公交地铁;他的房子是90年代的老房子,只有60几平米,但他从来没打算换新房。

  挑战深渊极限项目总设计师 崔维成:我觉得挺舒服,我们能够洗澡、能够生活,我觉得那个条件就很好,所以我一直跟家里面灌输理念,我们只占有我们生活所需要的。

  崔维成一家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当年孔子称赞得意弟子颜回的这句话,无意中竟成了崔维成的真实写照。崔维成把自己的物质生活降到了最低,但他每年都会从自己的收入中拿出五万元,捐给家乡的小学。后来,他又帮助家乡的小学建起了一个深海科学课程,现在已经被评为江苏省的优质示范课程。

  海门市三阳小学校长 张泳:崔维成每年资助我们学校100名学生,到上海的彩虹科普基地去研学,所有费用都是崔老师从自己工资中间节省下来的。

  海门市三阳小学

  简单快乐的崔维成并非没有压力。相反,他目前面临的压力非常大。吴辛的彩虹鱼公司虽然做得很好,但要完成既定目标,至少还有两个亿的资金缺口。眼下技术的攻关对崔维成来说已不是难题,最大的难题还是资金。为此,崔维成经常出去做演讲,也参加各种电视节目,推介他的计划,希望能得到有效的帮助。

  在不同场合很多人都会问他同一个问题:“2020年能否成功下到马里亚纳海沟海沟沟底呢?这个问题,崔维成暂时还不好回答。

  挑战深渊极限项目总设计师 崔维成:理论上,今年我只能找到100万元、200万元,明年我找到2000万元、3000万元,然后我这么慢慢去找,一边找一边干,这个项目它总是可以做完的。

  挑战深渊极限项目总设计师崔维成

  【半小时观察】执着前行 圆梦深海

  节目中我们看到,作为一个顶尖科学家,崔维成的物质生活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但精神生活却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富足、单纯、快乐。虽然因为资金不足,要在2020年实现马里亚纳海沟探险的目标还面临着许多困难,但崔维成没有畏缩不前,一步一个脚印,执着坚定地向着梦想迈进!我们希望这个万米深海的中国梦能够早日实现。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