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国家安全机关核查,发现皮特正是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及时指导李某摆脱了皮特的纠缠,有效避免了国家利益受损。反间谍斗争是一场看不见的暗战,根据国家安全机关掌握的情况来看,境外的间谍机构总是采用逐步渗透的手段,来对我们进行破坏,危险就潜伏在你我身边,保护国家安全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职责。

随着我国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的渗透策反和情报窃密活动也更加猖獗,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严重危害我国家安全。

在3月26日举行的外交部例会上:

自日本NHK记者提问称,北海道教育大学教授袁克勤去年回中国后一直失联,有人担心他在中国被抓了,请发言人介绍相关情况。

耿爽表示,袁克勤是中国公民,因涉嫌间谍犯罪被中国国家安全部门依法审查,其本人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该案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已经被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目前在依法办理当中。办案机关也充分保障了袁克勤的各项诉讼权利。”

法新社记者:澳大利亚外长佩恩表示,中方已对作家杨军从事间谍活动提出正式指控,澳方对此强烈反对。你能否证实?对此有何评论?

耿爽:澳大利亚籍人员杨军涉嫌从事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中方有关部门正在严格依法办案。

在这一过程中,充分保障杨军的各项合法权利。

鉴于当前疫情防控需要,为保障在押人员安全,有关部门暂不安排相关探视活动,待疫情稳定好转后会另行安排。有关意见中方的相关部门已与澳大利亚驻华使馆进行了充分沟通。

最后,我们敦促澳方尊重中国的司法主权,停止以任何方式干预中方依法办案。

间谍,一个神秘的职业,大多数时候生活在阴影里,不为人所了解。人们所熟知的间谍形象,通常是出现在银幕上的詹姆斯·邦德、伊森·亨特和阿漆这样的电影角色。

电影就是套路深,不管是否在农村。间谍片里永远都少不了香车、美女、高科技、惊险动作还有那剪影下谜一般的OOXX……

军事战略方面的第一名著《孙子兵法》里面《始计》篇,主要就在谈一个叫作“庙算”的事情,说白了就是研究国家之间军事较量的战略性问题。

这篇中,孙子专门强调了进行战略规划的时候应当要知道哪些因素——这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性保证。

怎么知道呢?这就需要情报工作了。

一个国家战略决策的第一步就是要有足够的情报支持,确保自己的战略决策不是盲人瞎马般乱来,否则这个国家再强大也不会有啥好下场。

《孙子兵法》在第三篇里专门强调:“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知晓敌人情报如此重要,那么硬币的另一面当然是不能让敌人“知”!

想想看“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要是“彼知而己不知”,会有什么后果?

对于破坏国家安全的间谍,中国政府的态度是坚决的。2014年,中国出台了《反间谍法》,首次明确了间谍行为的法律定义,间谍行为最高可判死刑。

间谍战一直被视为没有硝烟的战斗,别以为只有战争年代才有,和平年代同样惊心动魄。

建国以来,中国的情报机构曾破获过多起间谍大案,其精彩程度不下于谍战大片。

比如郑州特大间谍案。

自从2013年12月以来,每当夜幕降临,郑州的上空就会出现一个神秘的信号,该信号就从未间断。这个可疑信号的出现,引起了侦查人员的格外关注。

侦察人员立即进行了技术分析,结果令侦查人员十分紧张。这个西方国家的情报机构,实力雄厚,在世界上颇有影响力。那么在郑州,会有谁给该国间谍机构发送数据呢?

张某的出现令侦查员有些意外,因为无论是张某的工作性质,还是他所拥有的地位,都不应该和间谍有所联系。

张某手握国家的核心机密,如果他涉嫌间谍犯罪,那么,他的行为给国家造成的损失,将无法估量。郑州市国家安全局立刻行动,对张某展开了更加深入的调查。

张某除了掌握我国重要武器装备的研究外,还从事着某重点领域的研究,这种技术事关我国尖端武器的研发和装备,也是目前全世界最尖端、最前沿的科研项目之一,更是世界各军事大国争夺的制高点,同时更关乎着我国的重大安全。

在调查的同时,侦察员却得到一个消息,张某即将再次出国,还很有可能携带了在境内搜集到的涉密材料,一旦流入境外间谍机关手里,后果不堪设想。时间非常紧迫,绝对不能让张某离开国境。经过慎重研究,2014年6月份,郑州市国家安全局决定对张某实施抓捕。

在张某被捕以后,案件转入了正面的审查阶段,面对办案人员地审讯,张某却始终闭口不言。侦察员对他所在单位的办公室以及郑州的家中进行了搜查,搜查中发现了更多重要的证据和线索。

面对大量的证据,张某终于低头认罪,向干警们讲述了他是如何坠入间谍之路的。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间谍!老祖宗那里早就说明白了,《孙子兵法》的最后一篇就是“用间”。

随着未来我们国家的国力发展,国际斗争必定更加复杂,各色间谍机关出于不同的目的,必然会耍着不同的花招奔着我们而来。他们可不像电影里演的那么简单,除了金钱美色外,更可能利用各种人性的弱点。

当下互联网络的快速发展,使得间谍与人们的距离越来越近,我们应防范于未然,增强自觉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让间谍无处可逃!

案例一

某高校博士李某,在境外参加学术会议期间,结识了一名自称某国际研究机构研究员的男子皮特,回国后一直与其保持联系。两人多次通过邮件交流学术问题,皮特也多次从境外给李某邮寄学术资料及小礼物。

经过长达一年的交往后,皮特提出可以为李某办理“绿卡”,条件是李某向其提供正在参与的涉密科研项目情况。李某拨打“12339”举报电话反映这一情况。经国家安全机关核查,发现皮特正是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及时指导李某摆脱了皮特的纠缠,有效避免了国家利益受损。由于举报及时,李某不仅没有受到处罚,而且还受到了国家安全机关的奖励。

原以为是国内外学术上的友好交流,却没想到对方“来势汹汹”。

案例二

2018年10月,刚进入大学校门的小李,收到了一个来自陌生人的QQ好友邀请。对方称,他叫陈某,浙江宁波人,长期生活在国外。最近在做军民融合项目调研,希望小李能够提供一些国内的相关信息,事成之后将支付丰富的报酬。小李对军事方面并不了解,但为了挣到这笔丰厚的跑腿费,他趁空余时间专门跑到学校图书室,查阅相关资料。刚开始,陈某想让小李拍一本名叫《航空及空军装备》的杂志,承诺只要拍下来,就直接给他200块钱,但小李翻遍校园图书馆也没找到。

寒假期间,小李回到老家,最终在当地图书馆找到了相关的军事书籍。8本杂志共1000元,收到图片后,陈逸辰很快就将报酬支付给了小李。随后,小李又按照要求拍了《海军杂志》,对方又给他转了400块钱。接下来,对方要的东西越来越倾向军事领域,比如军校淘汰学生的信息,这个领域普通人很少会关注。

而他并不知道,自己向境外传送照片的一举一动,早已被锁定。

原以为是“两全其美”的事情,没想到却进了对方的圈套。

朋友们,人生得意之时,稍微想想你是谁,你的国家的利益在哪里,这样就可以避免掉入那个黑色的血盆大口。

反间谍斗争是一场看不见的暗战,根据国家安全机关掌握的情况来看,境外的间谍机构总是采用逐步渗透的手段,来对我们进行破坏,危险就潜伏在你我身边,保护国家安全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职责。

(责编:孟向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