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李泌奇谋”,唐肃宗并非没有进行尝试。当唐肃宗说他想要直接进攻长安、洛阳时,李泌提出了反对意见。

安史之乱中,李泌曾提出过一个“奇谋”,但最终被唐肃宗以“迂远”,未加采纳。

对此,历来人们都充满了惋惜之情。许多人认为唐肃宗如果采纳李泌之策,可以更快、更彻底地平定安史之乱。诚如此,后来的整个唐朝历史将重新改写。

其实,只要回顾当时的形势,或许未必如此!

李泌“奇谋”

766年,逃到灵武的唐肃宗向李泌问计。

李泌提出了著名的“奇谋”。

贼之骁将不过史思明、安守忠、田乾真、张忠志、阿史那承庆等数人而已。今若令李光弼自太原出井陉,郭子仪自冯翊入河东,则思明、忠志不敢离范阳、常山,守忠、乾真不敢离长安,是以两军挚其四将也,从禄山者,独承庆耳。愿敕子仪勿取华阴,使两京之道常通,陛下以所征之兵,军于扶风,与子仪、光弼互出击之。彼救首则击其尾,救尾则击其首,使贼往来数千里,疲于奔命。我常以逸待劳,贼至则避其锋,去则乘其弊,不攻城,不遏路。来春复命建宁为范阳节度大使,并塞北出,与光弼南北犄角,以取范阳,覆其巢穴。贼退则无可归,留则不获安,然后大军四合而攻之,必成擒矣。

李泌奇谋

总的来说,李泌之策,分为三步:

1、疲敌;2、先击巢穴;3、四面合击,收复中原,彻底平叛。

李泌的方略,看起来有三个好处:

1、先疲敌,再出击。

由于叛军始终未能控制山西。因此,叛军从老巢范阳到长安,形成了一条长达数千里长蛇之势。

李泌试图利用这一特点,“彼救首则击其尾,救尾则击其首”,使敌疲于奔命,然后可图。

2、适合唐军的特点。

此时的唐军所依赖的都是西北边兵,“性耐寒而畏暑”。

李泌认为:如果先攻取长安、洛阳,等待天气热起来了(洛阳的夏天确实很热),“官军必困而思归”,敌军得到喘息之机,必能复振。

如果耐心一点,把长安、洛阳留在最后一步攻取,则可避免唐军这一弱点。

3、平叛彻底。

先倾覆叛军巢穴,再攻中原,“则贼无所归,根本永绝矣”。

正因如此,历来,史家都认为:李泌的奇谋能干净、彻底平定叛乱,唐肃宗“贪慕晨昏之恋”,急切要收复两京,是重大失策。

其实,仔细回顾当时形势,人们或许高估了这个遗憾。

“疲敌”的尝试已失败

对于“李泌奇谋”,唐肃宗并非没有进行尝试。

756年12月,李泌提出奇谋后,“肃宗悦之”,开始进行了尝试。可惜,效果不佳。

郭子仪、王思礼的疲敌作战,被安守忠一军所粉碎

1、河东方向:先胜后败。

为了执行“疲敌之策”,郭子仪于757年正月,即潜入河东。

一开始,还比较顺利,由于叛军崔乾佑治军无方,其下残杀不仁,郭子仪很快找到了内应。在内应的支持下,郭子仪进展顺利。

这正是李泌计划中的“郭子仪自冯翊入河东”。

可是,在随后的作战中,唐军被安守忠大败,死者万余人,郭子仪的儿子郭旰、大将李韶光等战死,仆固怀恩抱着马首浮渡渭水而回。

此后,郭子仪放弃了河东攻势,引军入凤翔。

2、长安方向:惨败。

关内节度使王思礼驻军武功。安庆忠发起反击,王思礼失利,放弃武功,退军扶风。

叛军的游骑一度追到凤翔以东五十里,凤翔震动!

3、太原方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唯一打得好的,是李光弼的太原。

但是,由于该方向双方实力过于悬殊,李光弼能力保太原已属不易,要说出井陉反击,实在强人所难。

在这些“疲敌”尝试中,唐将都没有出现明显失误,郭子仪、李光弼甚至还表现得可圈可点。

可是,调动敌人的目的无法实现。叛军在不调动大军的情况下,即可稳住形势!

其原因在于:唐军在以上三处,是以分散对分散,而唐军都没有优势。

同时,骚扰战,快进快出,机动灵活,机动力是最为紧要的因素。

遗憾的是:机动力优势,在安史叛军一方。

安禄山叛乱前,将陇右战马好用的尽输送到范阳

事实上,在后来,当唐军并敌一向攻长安时,唐军大军集中,而叛军并未集中兵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叛军尚数次巧用骑兵,数败唐军!

因此,李泌的疲敌计划,从一开始就遇到了困难。

过期的“疲敌”之策

唐肃宗之所以没有再推进“疲敌”之策,还在于叛军方面的突变。757年正月,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所杀。

此时,虽然史思明与安庆绪还没有公开决裂,但史思明已有“自取之意”,他们彼此都已有“相图之意”。

唐军要实现“彼救首则击其尾,救尾则击其首”,前提是敌人是一个整体。

此时,敌人内部已经分裂,恐怕不再会被轻易调动了。

相反,安庆绪与史思明互不救应,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已是更好的选择。

看来:李泌奇谋中的第一步:疲敌,既已失败,且已无必要。

李泌的“备选方案”

757年2月,唐军组织反击前,李泌本人也已经对计划做出了修改:他已不再提疲敌之事,而是提出要直接进入第二步:以安西、西域之兵迂回塞北,自归、檀南取范阳。

当唐肃宗说他想要直接进攻长安、洛阳时,李泌提出了反对意见。

今所恃者,皆西北守塞及诸胡之兵,性耐寒而畏暑,若乘其新至之锐,攻禄山已老之师,其势必克。两京春气已深,贼收其余众,遁归巢穴,关东地热,官军必苦而思归,不可留也。贼休兵秣马,伺官军之去,必复南来。然则争战之势未有涯也。不若先用之于寒乡,除其巢穴,则贼无所归,根本永绝矣。

最后,唐肃宗以为“朕切于晨昏之恋,不能待此决矣”,否定了李泌的意见。

那么,如果以李泌之策,直接进入第二步,是否可以更好地平定叛乱呢?

不能!

实际上,等不起的,不只是唐肃宗的“晨昏之恋”。

大唐的命门:江淮财赋

大唐平叛,需要两股力量:西北边兵、江淮财赋。

原本,江淮财赋是通过大运河运输,抵汴、洛后补给关中、中原。

自从汴、洛阳失守后,江淮财赋由淮河、长江、汉水,进入汉中洋川,再运抵凤翔。

可以说:江淮及其到凤翔的运输线,正是大唐的命门。

在这个方向,唐军的部署有两处紧要:南阳鲁炅,屏障汉水;睢阳张巡,屏障淮南。

叛军正在向唐军经济命脉及运输生命线猛攻,唐军没有充裕的时间实施“大迂回”

这两处的情况此时都很不乐观。

南阳方向:自756年5月开始,南阳就已经陷入围困。城中情势十分危急,到757年2月,城中食尽,“一鼠值钱四百,饿死者枕藉”。

睢阳方向:自756年2月,叛军开始攻略该方向,自757年正月开始,叛军即开始围攻睢阳。

如张巡、许远所说:睢阳为江淮保障,若弃之,贼必趁胜长驱,江淮必危。

当时,黔中、岭南各处精兵都已经投入到战场,南阳已无后援可待,睢阳附近贺兰进明等军也不强,难以再援。

因此,唐军反攻的先后顺序,既要考虑到李泌所说的因素(边兵耐寒畏暑等),也要考虑到时间。

唐军必须赶在江淮及其运输线沦陷前,击破叛军!否则,纵有精兵,没有粮饷,何以为继?

险!

事实上,即便是唐军采取了集中力量先取长安、洛阳的”晨昏之恋路线“,依然险些赶不及时间。

唐军集结大军,并力一向,打击长安、洛阳。

尽管唐军集中力量先收复长安、洛阳,但江淮及运输线仍然险些不保

757年5月,南阳失守,运输线江汉段几乎不保;10月,睢阳失守,江淮屏障已失。

其实,在5月南阳失守后,大唐已经府库积蓄紧张了。当时,唐肃宗只能专门以官爵赏赐,而无法用其他物质奖励了。(后世史家评论唐肃宗时,多指责这一点,其实,唐肃宗不是不知道这么做的弊端,只是真的裤兜里没钱了!

幸亏十月唐军即收复洛阳,敌来不及组织再向江淮发展,而运河又可再次使用。否则,唐军很可能面临粮饷断绝的困境了。

其实,史思明是比安庆绪更可怕的敌人;华北平原也比关中、中原更适合叛军骑兵驱驰。

如果唐军当初按李泌之计,“而更引兵东北数千里,先取范阳”,那么,耗费时间必然更长,叛军有很大的概率下江淮、取汉川。

如果真的这样,那唐军要考虑的,不是“不亦迂乎”的问题了,而是何以维持的问题了。

非军事因素:大唐天子的难言之隐

李泌的计划,还有一处隐患,为敏感的唐肃宗所注意到了。

这份敏感,不是军事敏感,而是权力上的敏感。

李泌的计划中,“命建宁为范阳节度大使”,主持对范阳攻击。

这一规划,看起来不错:1、建宁王“英毅有才略,善骑射”,确实可能承担这样的使命;2、皇子掌兵,可杜绝大将兵权重。

可是,这个规划,却触犯了当时大唐皇权的难言之隐。

1、广平王、建宁王的敏感关系。

自大唐立国开始,皇子之间的权力斗争就非常激烈

自李建成、李世民兄弟开始,大唐的皇子们还真都不是省油的灯!

由于唐肃宗称帝过程中,建宁王的“首倡之功”以及建宁王杰出的将略,已对广平王形成了竞争关系。

唐肃宗曾对李泌说:广平为帅,建宁专征,又恐势分......

李泌只得答复:我这里想的是军事,不敢问您的家事......

实际上,唐肃宗就是担心:建宁王在外兵权过重,影响皇子之间的平衡。

2、“主帅之困”。

唐肃宗本人,就是与玄宗分兵后,称帝的。所以,他对兵权是极为敏感的。

即或是欲立为继承人的广平王,唐肃宗在收复两京后,也不再以他长期领兵。他后来甚至搞出不伦不类的鱼朝恩监军,九节度不设主帅的事情来.

可见:安史之乱后,大唐天子再不放心让人兵权过重了,即便那人是亲儿子!

当年,以李渊之明、辅以初唐开国大臣之智,李渊尚且在太子和秦王的问题上处理不当。如果以唐肃宗及李辅国、张良娣诸人的统治能力,如此分兵,确实隐患甚多。

总论:不先入为主

李泌,无疑是顶尖的战略家。他对中唐的稳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唐肃宗,确实不算一个高明的统治者。他的许多举措,都有失水准。

可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并不是智者的每一个举措都正确。

如果我们去掉先入为主的偏见,去掉脸谱化的印象,深入分析当时的情况。或许,我们读到的历史,会更加色彩斑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