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万和正在介绍他的摄影作品。新华社记者孙晓宇摄

新华社哈尔滨2月6日电(孙晓宇、黄腾)中国黑龙江大兴安岭呼中区,位于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北麓,平均海拔在800米以上,素有“兴安之巅”之称。尽管气温已降到零下三十余摄氏度,但境内的呼玛河一处河段却常年不结冰,雾气升腾,雾凇夹岸,吸引众多摄影爱好者前来拍摄。

72岁的张万和熟练地操作相机,随着“咔咔”快门声,一张张精美的雾凇照便出现在屏幕中。张万和是1970年到大兴安岭呼中区工作的,刚来不久,他就被这里独特的风光打动,开始用相机记录大兴安岭的美丽。

“一幅好的作品,必须具备四个要素,主体突出、用光考究、构图恰当、简洁明了。”为让更多人掌握摄影技术,张万和在老年大学给大家讲授摄影技巧,还为当地的新闻工作者开展摄影培训。外地摄影爱好者来到呼中,他会分享最佳摄影地点。

张万和将自己的作品拿出去和人们分享。他认为摄影是宣传家乡很好的方式,摄影爱好者们把好照片积极展示出去,能吸引更多游客到这里观光旅游。

2017年10月,在北京国际摄影周,来自呼中区的60幅摄影作品受到好评。2018年11月,外交部黑龙江全球推介会在北京举行,张万和的《傲视苍穹》《冰河红柳》等作品被作为主图展示。

如今,呼中区已经连续四次和中国摄影家协会、黑龙江省摄影家协会举办“中国最冷小镇风光摄影大赛”,吸引数千人参加。获奖作品在多地展出,让很多观众了解到了大兴安岭深处小镇的旖旎风光。

“随着摄影人的拍摄和宣传,呼中的旅游资源得到了推广,每年接待摄影旅游团不下100个。”呼中区摄影协会秘书长高鹏飞说,在一批又一批摄影爱好者的努力和推介下,呼中区已然成为摄影爱好者们逐梦的热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