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香港媒体报道,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香港证监会)行政总裁欧达礼将于2020年9月任期届满后卸任。香港特区政府随即成立五人遴选小组物色接班人,将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寻找继任者。

  在任八年的改革者

  香港证监会声明称,欧达礼任职8年间,证监会实施了大量政策及改革以应对市场风险,并树立强硬、称职而有效的市场监管者地位,所有这些措施已经根植于内部并形成制度,欧达礼先生认为现在是交接给新领导层的合适时机。证监会感谢其在任期间推出一系列政策及改革,并指改革已踏上轨道。

  自2011年以来,欧达礼监督了香港双重股权架构的引入,任内采取多项强硬手段,包括打击创业板(GEM)新股“围飞”(合力申购新股并操纵股价行为),惩治保荐人违规及“啤壳”(借壳上市)等行为并致力于清理因欺诈和市场操纵而臭名昭著的空壳公司。他亦因汇丰在香港销售挂钩雷曼兄弟的结构性产品,对汇丰开出4亿港元创纪录的罚单。

  欧达礼还改革了香港证监会的内部组织结构,包括将发牌科与中介机构监察科合并后组建中介机构部,又成立由中介机构部、企业融资部和法规执行部组成的跨部门工作小组ICE,打击那些旨在操纵股价、种票或欺骗小股东的失当行为以保护投资者。他曾因相关改革导致业界不满,三年前还出现一场券商抗议集会。与此同时,证监会针对保荐人的监察日益严密,今年初证监会就曾因保荐人相关缺失而对4家投行发出近8亿元的罚单。

  力推IPO机制改革

  欧达礼任内一大重要举措是于2016年推出上市改革咨询,希望加强证监审批IPO的权力,因此建议于港交所上市科和上市委员会之上增设“上市政策委员会”和“上市监管委员会”,审批重大或有争议的上市申请,但改革最终未能按计划推行。证监会于2017年改为实行“前置式监管”,提前介入证监会认为有问题的新股申请,并取得了成效,但证监会也一直“不甘于此”。

  2018年3月9日,证监会与联交所签订《<;;规管上市事宜的谅解备忘录>;;补充文件》(“补充文件”),在《补充文件》的安排下,新的上市政策小组成立,成员包括12名来自香港证监会、收购及合并委员会、香港交易所港股00388)和上市委员会的高层代表,但上市政策小组并非证监会、香港交易所或联交所辖下的委员会。该上市政策小组仅有建议的权利,实际意义不大。且该机构的秘书为香港交易所上市主管戴林瀚。

  今年6月26日,香港廉政公署和证监会联合公告,廉署在行动中拘捕了港交所上市科首次公开招股审查组一名前联席主管及二名涉案人员,怀疑其在有关上市申请审批过程中涉及贪污或渎职。证监会表示正在对港交所执行或处理上市及其他事宜的方式进行特别检视。并指证监会作为法定监管机构,其在《证券及期货条例》下有责任监督、监察及监管港交所及联交所的活动。

  按港股目前的IPO申请机制,上市审批主要由港交所负责,暨“联交所作为前线监管机构,仍然是所有上市申请的联络点”。

  但前述香港廉政公署和证监会的联合公告则意味着目前的新股IPO审批机制或面临改革。

  继任者会接力改革吗

  据了解,香港证监会于1989年成立,2006年修订《证券及期货条例》,证监会按要求“分权”,将主席的角色与证监会的日常运作分割,首次设立行政总裁。自2006年始,先后两任行政总裁均由外籍人士出任。

  欧达礼上任后获特区政府两次续任,见证了沪深港通实现股票交易互联互通。随着香港与内地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下任香港证监会行政总裁或将需要处理好政治关系,并在监管与市场创新之间取得平衡。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指出,香港拥有稳健的证券期货市场及完善的监管制度,证监会领导层人事变更不会影响监管部门的运作或金融系统的稳定性。而港府亦未表明进行全球公开招聘,只是由财政司长带领小组进行遴选,考虑到香港目前局势,海外人士在受邀时或会有更多考虑。另据两任行政总裁传统,下任有可能由现任高层中擢升。因此市场猜测现任证监会副行政总裁兼中介机构部执行董事梁凤仪或是可能接任的人选之一。

  10月21日,梁凤仪在《首次公开招股的保荐人及对他们的规管》(IPO Sponsors and Regulations)公开演讲中提出,香港证监会未来至少把关3项工作:一是正就股票及债券资本市场的簿记建文件过程进行主题检视,并会发出指引。二是正就首次公开招股过程的架构,与香港交易所上市科展开对话。三是香港证监会正与联交所研究导致成交量偏低的原因,长远提升市场整体流动性。

  目前看来,在欧达礼的任内暨明年9月前,有关港交所上市科IPO改革的架构或将有明确结果。否则,欧达礼一旦离任,对于继任者而言这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如果届时没有完成IPO机制改革,继任者还会持续推动吗?

  有期许,也有变数

  香港证监会网站刊登的梁凤仪的演讲词中,也重提新股保荐人角色。她认为,新股保荐人具重要把关角色。证监会去年向保荐人通函提出“五大缺失”,并已套用“前置式”方针监察保荐人。在监管行动中,不单在过去30个月对8家保荐机构罚款逾9亿元,也介入重复未达标准的保荐人,包括自愿承诺来提升管治架构及其系统和监控措施。

  此外,梁凤仪指出包销商也有不当情况,在极端个案中,包销团的成员甚至可能会提交夸大或虚构的订单,这类失当行为会对价格发现过程造成严重损害。

  目前,港股市场虽然在IPO及市值方面名列前茅,但流动性却落后于其他主要市场。梁凤仪称,证监会正与联交所研究可能导致成交量相对偏低的各种原因,“从我们的研究及透过与持份者接触而得出的一致看法是,本港部分的股票缺乏成交量和流动性,与该部分的上市公司及证券所认为存在的问题有关”。“证监会最关注的是这些问题对市场质量和中介人操守的影响”。

  展望未来,梁凤仪指出,“不应只着眼于首次公开招股的集资额,我们亦需确保上市公司的质量及买卖的流动性。对优质的首次公开招股市场所作的规管,是包括设立适当的上市公司准入门槛,监察企业融资活动,以及要求中介人秉持严格的操守标准”。

  据媒体公开资料,梁此前曾任职金管局,后出任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副局长,有逾20年金融市场监管经验。其现任证监会副行政总裁兼中介机构部执行董事,该部门下辖中介机构监察科及发牌科,监管背景突出。

  而市场人士担心强监管或不利于提升市场整体流动性。若梁凤仪继任,或将因持续加强市场监管而忽略市场。由于过去历任行政总裁都是全球招聘的外籍人士,而梁凤仪是公务员出身,若其继任,不知是否会和其他港府官员一样选择安于现状,或当改革面临困境时知难而退。当然,其也有可能会在证监会既定“轨道”上继续推动系列改革。

  对于到底谁是继任者,市场充满期许,但一切还是未知。

  (作者系香港金融从业者)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