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事实上,姜昆除了说过那一次郭德纲的不是之外,他对郭德纲和德云社从来没有实质性的所谓打压行动,网上有些所谓的传闻虚假的可怕。凡是持有这种观点的人,你让他找出姜昆打压郭德纲的证据,基本上都是没有的。

纳尔逊·曼德拉是南非前总统,2013年逝世,但是在很多人的记忆中,曼德拉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去世了。

这就是著名的“曼德拉效应”,指的是一种群体性记忆和事实不符现象。

我们身边就有这样的现象,比如老版《西游记》第15集《斗法降三怪》里根本没有“油锅洗澡”片段,但很多人就信誓旦旦说说,而且记得很清楚。还有金庸先生,在很多人印象中他早已经去世很多年了。

关于“曼德拉效应”产生的原因,科学界没有权威答案。笔者认为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一些人在对某一个事物首次形成一个印象后,之后会很多次有意无意加强这种观点,最后就形成了固定记忆。如果再加上倾向化情绪,那就更是深信不疑了。

而在我国相声界同样存在类似的“曼德拉效应”,而且影响还不小,笔者就举几个代表性的例子:

1、曲协反三俗,目标郭德纲?

相信这是目前相声行业最经常看到的一种观点,只要曲协开会或者有人发言说了“反三俗”三个字,立刻就有一堆媒体和网友为郭德纲叫屈,说他又被打压了,着实可笑。

反三俗有错吗?

当然没错,曲艺协会如果不反三俗才是有错的,而且不光是曲协发三俗,很多行业都反三俗。三俗的东西本来就不应该存在于社会大众面前。

郭德纲相声三俗吗?

实事求是讲,郭德纲相声三俗内容有一些,但并没有多少,他也不是靠三俗成名的。所以,笔者就纳闷了,每次为郭德纲叫屈的那些人,你们真的听过郭德纲相声吗?你们为什么非得把郭德纲和三俗划等号呢。

曲协反三俗是针对郭德纲吗?

肯定不是。首先,德云社和郭德纲不是曲协会员。其次,曲协下属有全国几百种曲艺,几万名曲艺演员,他们的文件和宣言是针对几万名会员的,这里面压根没有郭德纲和德云社。最后,曲协反三俗提过郭德纲和德云社吗?没有!提了就怪了,因为根本不是他们的会员。

2、姜昆打压郭德纲?

这观点就像曲协发三俗是针对郭德纲一样,很有市场,但可惜根本不存在。

凡是持有这种观点的人,你让他找出姜昆打压郭德纲的证据,基本上都是没有的。笔者知道的,姜昆2011年确实在演讲时说过一次郭德纲,但这和打压完全两码事。姜昆作为郭德纲的师兄和相声界领军人物,提点几句郭德纲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关键是,你敢说姜昆的话没有道理吗?郭德纲在2006年-2010年所有的事情都是无可指摘的吗?恰恰相反,姜昆只不过当了一回《皇帝的新装》里的那个孩子。

当时行业内部的意见也比较客观:“两个人都是名人,平时没事的话搁媒体上一炒,全是事儿。”

事实上,姜昆除了说过那一次郭德纲的不是之外,他对郭德纲和德云社从来没有实质性的所谓打压行动,网上有些所谓的传闻虚假的可怕。

举一个例子,2008年何云伟和高峰曾经在博客发文攻击姜昆,指责姜昆在开会时提交了一个提案,建议取缔相声小剧场,这几乎引起了全体德云社粉丝在网络上攻击姜昆。

后来姜昆的提案全文被晒出来,没有一个字是关于取缔相声小剧场的。王海对媒体解释说,那是何云伟和高峰自己写着玩的,和郭德纲和德云社无关,也不代表德云社的观点。

后来又有网友跟进说那是姜昆1995年针对德云社提出的提案。姜昆在接受采访时很是哭笑不得,他解释说1995年的提案里他有一句“一些小剧场里出现了不文明表演现象”,但并没有取缔小剧场的提案。关键是,1995年也没有德云社,怎么就针对德云社了?

所以,所谓“姜昆打压郭德纲”,除了2011年那一次演讲之外,你找不到任何实质性的内容,反而是德云社方面早在2008年就拿姜昆十三年前的提案做文章,挑起无知的网友攻击姜昆。你说,这到底是谁打压谁?

另外,大家相信高峰是那种喜欢在博客上攻击同行的人吗?

3、郭德纲骂姜昆?

这也是一个奇怪的观点。笔者所知道的,郭德纲在某一次《济公传》里曾经疑似攻击过姜昆,相当于是对姜昆2011年那次演讲的回应。但郭德纲并没有指名道姓,其他如什么导演闺女之类也是其他人附会罢了。

从所有公开的证据看,郭德纲没有在公开场合攻击过姜昆和曲协,不知道一些媒体和网友动不动就说郭德纲骂姜昆或反击姜昆到底是从何而来的根据。

只不过,按照曹云金爆料说法,德云社曾让下面的徒弟发文章攻击过姜昆,这事情有相当可信度,但郭德纲并没有参与。

4、姜昆只会说歌颂相声?

网上经常有一些人持有一种很奇怪的观点,如“姜昆就会一段《虎口脱险》”“姜昆只会说歌颂相声”“姜昆没有基本功”。

事实上,多数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基本上连一段姜昆的相声都没听过,不然不会把法国电影当成姜昆的作品。

姜昆的代表作不少,而且时间跨度极大。从七十年代的《如此照相》,到八十年代的《虎口遐想》《电梯奇遇》,九十年代的《着急》《楼道曲》,还有二十一世纪的《专家指导》等。

我们可以看到,他绝大部分的代表作都是讽刺类型的,而且这些讽刺相声的水平也绝非现在的相声演员可比。

至于基本功,别的不敢说,姜昆的贯口水平比郭德纲要强一些倒是真的,网络上有视频可查。事实上,任何一个相声演员也不敢说自己基本功很强,你让郭德纲打个板说个贯口也是难为他。

在姜昆那个时代流行的是现代相声,因此没人强调让相声演员必须像旧社会学徒那样去学基本功,但即使这样,姜昆成名之后依然没忘了钻研传统相声。他说的《金刚腿》在网络上有视频可查,水平在国内可算是顶级。

如果没看过没听过姜昆的相声,那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是如果你没听过没看过,就在网络上大放厥词说他这不会那不会,那你跟造谣有什么区别?

最后,也许德云社在比较草莽的早期还需要立人设和刷热度,但德云社目前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民营相声社团,其影响力足够大,郭德纲和德云社在各个场合都没有再谈起和曲协的什么矛盾,甚至德云社还经常积极响应曲协的号召。现在网络上还有一些人在无聊挑起事端,到底是为了德云社好呢,还是仅仅是过过自己的嘴瘾?

关键问题是,关于姜昆和郭德纲的所谓恩怨和矛盾,掰开了揉碎了,你会发现压根就是捕风捉影,连点实质性的内容都没有。所以说,在很多人印象中的姜昆和郭德纲的矛盾也属于典型的“曼德拉效应”。

相信在真正的相声爱好者和真正关心德云社的粉丝那里,相声界这种关于郭德纲和姜昆的“曼德拉效应”是根本不存在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