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转载(Wechat公众号):WPOBS

最近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了《2018年全国50城房价收入比报告》,看到一线城市喜马拉雅式的房价收入对比,生活在北上广深的朋友纷纷吐槽,不吃不喝攒30多年钱才能买上房子,真是北上广不相信眼泪啊......

1.什么是房价收入比?

顾名思义,就是房价与收入的比值,一般用房屋总价与家庭年收入来衡量。

这一指标衡量的是普通居民家庭购房的难度——不吃不喝要多少年才能够买得起一套房,能直接反应出一个城市的房价高低。

全国房价收入比排名出炉!不吃不喝30年能买个啥

2018年,我国50城房价收入比均值为13.9,相比2017年的14.1下降了1.4%。这也是2014年房价收入比触底之后,连续3年快速攀升后的首次回落。

意味着,2017年,50城的居民在没有其他消费情况下,平均要用14.1年的收入,才能买起一套房,而到了2018年因为地产寒冬,房价下降,房价收入比则降到了13.9年。

2.房价收入比高的城市都有哪些?

全国房价收入比排名出炉!不吃不喝30年能买个啥

排名第一的是深圳,深圳房价收入比已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榜首,2018年房价收入比高达34.2,不仅远超北京上海,而且接近广州两倍。

原因在哪里呢?

一方面土地供应短缺,深圳算一线城市中土地面积最小的一个仅有1996.85平方公里,而同为一线的北京占1.641万平方公里,上海则有6340平方公里。土地少,房屋供应量自然就少。

另一方面,深圳的魔力吸引人口不断流入。

在政府规划的粤港澳大湾区内,深圳的定位是发挥其作为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引领作用,并且努力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

经济方面,深圳更是发展迅猛,今年首次超过了老牌经济特区——香港。

在产业支撑上,深圳的科技创新引领全国。无论是研发无人机的大疆,还是提供人类基因检测的华大,还有腾讯,百度,华为等大的科技创新企业都在深圳。

在这片资金储备充足,发展前沿,每天都有新富豪产生的土地上房价收入比高并不惊奇。

过去几年,深圳为了吸引人才,也在不断的出台落户政策。根据官方统计,深圳常住人口保守估计有1302万,而根据手机注册用户显示,拥有深圳号码的人口大约有2180万。说明深圳实际人口远远超过官方统计,人多,房子需求就大。

供应短缺,需求旺盛,房价高也就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了。

房价收入比高的除了深圳,还有厦门和三亚。

三亚和厦门这两座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双双超过了一线城市,相信这是很多朋友都没有想到的。

但是仔细分析,一切又仿佛有规律可循。

三亚和厦门的共同点是旅游城市。

它们气候宜人,环境优美,依山傍水,吸引很多外地人来投资买房,因此房价的收入比高。

厦门市国土房产管理局的数据,2014年厦门本地人购房面积为117.17万平方米,占了33.45%。

而外地人总共购买了20501套商品住宅面积233.14万平方米,占了66.45%。

全国房价收入比排名出炉!不吃不喝30年能买个啥

与厦门相比,三亚更有甚之。数据显示,近年来三亚岛外购房者比例保持在85%以上,投资者以东三省居多,这类旅游城市,不能用当地的收入去对比房价,因为购买人群是全国人民。

3.哪些城市房价收入比低呢?

排在末五位的城市分别是长沙、乌鲁木齐、烟台、韶关和沈阳,房价收入比都不超过8。

长沙这座城市属于二线较强城市,和属于同类城市的武汉,南昌和郑州房价收入比都远高于长沙。

原因在哪里呢?

主要是政府调控的结果,2016-2017年全国房价上涨初期,长沙市政府就开始大量供应土地,2018年又出台了严厉的反炒房政策。

接二连三的调控,让长沙的房价在同类城市中并不高。

另外长沙距离深圳比较近,湖南省的人口流向深圳的比较多,这让长沙的人口聚集效应明显减弱。

房价收入比是大家在买房时,一项衡量当地房价是否有泡沫的重要指标,当然比值越低越好,但是我们不能光看指标表面,也要学会分析背后的原因。

比如一线城市的房价收入比是很高,但是长期看房价下跌的可能性还是很小,因为这样的城市不愁人口流入。

另外旅游型城市像昆明,三亚,丽江等地方。房价收入比也很高,但在一城一策调控思路的背景下,房价下跌的概率也很小,因为这类城市吸引的是全国人民的购买力。

有些城市虽然房价收入比不高,看似泡沫不大,但是如果这个城市的人口、经济等基本面不行的,风险也是比较大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