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决定去看电影《八月》的原因,当然也绕不开片子本身有金马最佳影片的赞誉加持,但更直接的诱因则是这一张剧照——剧中角色的一张全家福,小男主站在最边上,特地伸出一只身,图片底下有人评论,那是他给爸爸留的位置。

看到这张剧照的第一眼时,突然有种被击中的感觉,由此还发散着联想了一下片子的剧情,以为片中爸爸的角色过世了,男孩想念爸爸,不由自主的伸出手想要搭着爸爸的衣背。

事实上,片中爸爸的角色不过只是被下岗浪潮裹挟,不得已随着剧组去了外地工作而已,整个片子的情绪也远没有我所想象的那样浓烈,自始至终都是淡淡的,故事无端而起无果而终,就像是一篇散文,描述的只有一个过去了的夏天。

那一年,改革开始了,国有单位转型,铁饭碗被打破,下岗潮一波接着一波,父辈们聚在一起忆当年,唱着歌谣跳着舞,告别一个时代。看似一成不变的小城在一个夏天里暗流涌动,过去了就再也回不来。

13岁的晓雷是个话不多但却异常倔强的小男孩,他崇拜李小龙,整天拿着一套双截棍四处游荡,小学毕业了,父母为他将去哪个学校读初中起着争论,晓雷想去三中读书,只是因为那里的校服比较帅而已,还会发一条和三哥一样的腰带。三哥是城里有名的街头混混,不务正业,打架滋事欺负弱小。那个为了晓雷读三中的事情而张罗了许久之后的晚上,饭局过后,爸爸妈妈骑着自行车回家,一路上开心的合不拢嘴,爸爸载着晓雷,妈妈为晓雷,你为什么想要上三中,但晓雷说出自己的原因,爸爸非常生气,呵斥晓雷下车,留下一句:“出息”便独自先骑了回去。

这是片中为数不多让我印象深刻的段落,来自于这个晓雷爸。当这个角色为了儿子升学的事情终于陪脸陪笑做着自己并不太擅长的事情时,却得到儿子一个如此荒诞的答复,他心中似乎被某种东西刺痛。晓雷爸同样有着一个倔脾气,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是“不要低下你高贵的头颅。”铁饭碗被打破,人心惶惶之际,晓雷爸总是用着靠自己的本领就不用怕的话语自我安慰,从前他拒绝自己所不认同的,在许多事情面前,他终归抵抗不了。

电影中,有一幕我同样印象深刻,一天夜里,即将被下岗的剪辑师晓雷爸拉片结束后,突然控制不住自己,在深夜的客厅里,对着空气兀自挥拳,似乎想要打倒什么,却无处使力。他最是看不起权势,电影的最后,却不得不跟着自己最讨厌的韩胖子远走他乡去给他做剧组场记。

这是一个一切都慢慢改变也终将过去的夏天,这个夏天里,因滋事被抓走的三哥被放了出来,他得知的是自己父亲意外身亡的噩耗,他也终将会去顶父亲的班给韩胖子打下手;晓雷爸也终于低下高贵的头颅;晓雷则会穿上自己喜欢的校服,骑着爸爸留在家里的自行车,去初中学校开始自己下一段人生旅程。

如前文所说,电影《八月》就是一篇散文,110分钟的影像里,充满的是上个世纪的时代剪影,以及这个小城里一个片段接一个片段的碎片式刻画,电影很难拼凑一个完整的故事,只有一些人物和人物在当下的行为和心境。电影没有那么好也没那么差。

是的,我也谈不上喜欢,也并讨厌。说句题外话,看电影《八月》,直到看到后面,电影中明显的表露这是发生在内蒙的故事之前,我一直以为那是南方。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