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童尚未“发育成熟”,为什么十三四岁就嫁人?说出来别不信
文/月儿读史
在我们现在这个社会,“不婚主义者”、“大龄剩女”真的比比皆是,而且她们还十分优秀,有高学历,高收入,但是没有结婚之类的,可能是没有遇到喜欢的,这也是处在当代社会的我们的幸运。现在都崇尚男女平等,不论男女都有同等的待遇,都可以受到相等的教育,甚至于很多年轻人里有些女生地位还远远高于男生,古代社会都是“女子无才便是德”,然后妻子要做到三从四德,然而现在就恰恰相反,可能大家身边的一些情侣夫妻们有很多都是男生要做到“三从四德”的。
受古代封建思想的影响,现在老一辈的人还是觉得你越早结婚越好。而我们在看古装剧,古言情小说以及关于古代婚姻制度的历史的时候会发现,古代的女童在来了初潮之后就可以嫁人了。那个年纪也就是十三四岁,花骨朵般的年纪,女童的身体还尚未发育成熟,为什么那么早就要嫁人呢?说了你别不信。
首先在我国古代的时候发展水平是偏低的,农民也偏多,是小农经济,百姓大多靠地吃饭。万一哪一年收成不好的时候,一家老小可能连饭可能都吃不饱,更不用说还要交一些赋税,所以平时的日子过得太难了。古时候思想封建,重男轻女的思想至今在我国有些地方还是存在,那时候这种思想观念更为广泛,女孩子在他们看来早晚都是别人家的。嫁出去的女儿就如同泼出去的水,与其这样还不如早早的嫁出去,还能省下来一部分口粮。二来就是还能收点彩礼,家里也能好过一些,另外少一个人吃饭,也能省下不少日用开销。
当然了,这里还有另外一些原因,这就涉及到了国家的一些政策问题。因为在古代的时候,战争是经常发生的,而每次打仗都免不了要有人死亡。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数不够,那显然这个国家最后就要走向灭亡。且古人的医疗水平和科技水平普遍落后,对一些难度较大的病情他们是束手无策的,儿童的存活率又相对较小,人的预期是寿命比现在短得多,所以人口稀少。
再者中国的历史一直以农业为主,所以劳动力对于家庭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加上多年的战争,军队也需要年轻强壮的人,让这些女性这么早就结婚也是为了更好的繁衍后代,去给国家提供充足的兵力和劳动力。于是当时的国家统治者就制定的这样的一些制度,来壮大国家的实力。所以虽然古代的女童在十三四岁的时候,身体还没有发育成熟,但是她们还是要为了国家人增多而成亲,为自己的国家献一份力量,古代的女子真的是非常的悲哀,不知道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