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说“泡沫经济”,那么泡沫经济是什么意思呢?根据专业解释,是指资产价值超越实体经济,极易丧失持续发展能力的宏观经济状态,最终资产犹如泡沫一般容易破裂,导致资产价值迅速下跌。
泡沫一词可追溯至1720年发生在英国的"南海泡沫公司事件,先是吹捧南海股票利润的高速增长,后由于没有实体经济的支持,犹如泡沫那样迅速膨胀又迅速破灭,还有荷兰的"郁金香事件",法国的"约翰.劳事件"等等。
20世纪出现过多次泡沫经济浪潮,其中较为著名的是日本80年代广场协议引发的泡沫经济,其主要体现在房地产市场和股票交易市场等领域大幅投机炒作上涨达四年。

可能说到房地产,大家都会想到如今飙升的房价,尤其是在发达城市的房子,许多人穷其一生也难以买到,房价的节节高升让很多人被迫成了房奴,可对于老百姓来说,房子就是家,是安身立命之所,房子已然成为人民幸福与否的标准,所以无论房子的行情如何,大部分人都在为自己买一个房子而努力,甚至是人生中的头等大事。
可对于日本人来说,他们可不敢冒着房价是否会跌的风险去买房子,宁愿选择租房住,这样的现象在日本很普遍,造成这种情况的其中一个因素就是三十年前日本所经历的“泡沫经济”,日本房产经济暴跌,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很长时间才从低迷的经济状况中走出来。
其实在六七十年代,日本的经济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特别是房地产行业,日本政府不断进行城市建设,富翁更是在世界各国投资房产。

1985年9月22日,世界五大经济强国(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和法国)在纽约广场饭店达成"广场协议"。当时美元汇率过高而造成大量贸易赤字,为此陷入困境的美国与其他四国发表共同声明,宣布介入汇率市场。
于是日元迅速升值,汇率从1美元兑240日元左右上升到一年后的1美元兑120日元,可如此大的汇率变化,导致日本产生了过剩的流通资金,再加上日本各银行纷纷开始将目光转向不动产行业(房子、土地等物),还有全球取票市场的上升,导致日本国内兴起了投机热潮,在股票交易市场和土地交易市场更为明显。
一时间,日本国内经济繁荣,投机气氛热烈,但在繁华的背后,暗自潜藏着巨大的风险,其实有些人已经预见到了日本经济会在不久的将来陷入衰退,可这样的言论却陷入全民狂欢的浪潮中,没有激起浪花。

1991年,日本遭遇泡沫经济,国家面临经济大衰退,史称“平成大萧条时期”,国内房价暴跌,各类投资人深受波及,纷纷宣告破产,可少部分人却因此获得了巨额的财富。就比如说,土地价格上升,导致租用土地的工厂或写字楼的企业盈利率下降,进而导致百姓失业,而大型不动产公司则攫取了大部分的利益。
泡沫经济导致日本10年经济大衰退,但日本没有就此一蹶不振,而是从中得出一惨痛结论,他们意识到靠哄抬土地、房屋价格所获取经济是不稳定收益,很有可能会一朝化为乌有,于是举国上下开始将目光聚向实业,不再想着虚无的收益,而是靠真实存在的产品,靠买卖真实存在的稳定收益来推动国家经济发展。

历史已经证明,老牌企业能够撑过泡沫经济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在谨慎踏实做好自己的企业产品,而没有想着投机取巧,大发横财。时至现在,日本的产业极其看重产品的质量,正是靠着质量优良的产品,日本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