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曾奇峰在精神分析讲座在谈到客体关系理论时聊起这样的的一个问题调查,结果是80个人中只有一个人选择自己去。在精神分析理论里,一个人没有安全感,是潜意识中对他人有敌意,把攻击性投射成环境对他的威胁。

坏的关系都比没有关系要好

假设把你放到一个荒岛上生活20年,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只有你自己去,一种是跟你的仇人一起去,你会选择哪一个?曾奇峰在精神分析讲座在谈到客体关系理论时聊起这样的的一个问题调查,结果是80个人中只有一个人选择自己去。因为坏的关系都比没有关系要好。

客体关系理论认为,人活着就是为了寻求跟他人的链接。人的存在必须由关系来呈现。当我们与外界失去链接的时候,力比多和攻击性没有了象征性的转化,只能转向自己,这样就导致了各种神经症甚至是人格障碍的产生。

这样听上去有点强词夺理,甚至是扯淡。在《自卑与超越》有这样的一段话:我们生存于与他人的联系中,如果我们选择孤独,便等于选择了死亡。其实,联结并不单指人与人之间的联结,也有跟动物、自然甚至是世间的一切的联结,但人与人之间的联结才是最同频的。

我们每一个人内心都住着一个小孩。TA需要与别人建立联结,需要被关爱、认可、鼓励。内在小孩就像一个需要不断蓄水的杯子一样。有时候一点小情绪会让杯子洒出一点水,难过的时候有可能整个杯子是空的。当我们空杯的时候,我们不敢去尝试新的东西,即使去了,也只是鲁莽行事。即使长大了,我们仍然焦虑、粘人,甚至退缩、自我封闭。

但那些杯子蓄满了水的人却不一样。他们可以安慰自己,可以自己解决情绪问题,和别人有良好的联结,对自己和世界有积极的看法。

在精神分析理论里,一个人没有安全感,是潜意识中对他人有敌意,把攻击性投射成环境对他的威胁。因为早年经历里,我们在与他人,尤其是父母建立联结的时候产生障碍,从而攻击性无法向外投射,转向自我形成潜意识的敌意。

只有当我们把攻击性转向一个稳定的客体,才能缓解我们对自身的攻击性。这个攻击性并不单指的是物理上的攻击,因为这是社会不允许的。但追求卓越本身也是攻击性象征化的表现,同时是社会认可、推崇的。当然,追求卓越也并单指物质财富能力的追求,追求品格上的卓越也是其中一种。

当我们感觉自己被困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妨多建立与外界的联系,找到那些让你舒服的稳定的替代品来转换内驱力,不至于成为自毁的力量。

以上,与你共勉。

相关文章